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26篇
  9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棉花ms5ms6核雄性不育花药中碳水化合物和游离氨基酸的变化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棉花ms5ms6核雄性不育花药中缺乏淀粉积累.不育花药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异常,游离天门冬氨酸、游离谷氨酸含量明显高于可育花药,游离脯氨酸、游离苯丙氨酸含量明显低于可育花药.不育花药中缺乏淀粉积累和游离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异常与花粉败育有关.  相似文献   
32.
留营养枝棉花群体干物质积累分配规律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研究结果表明,留营养枝对棉花叶和生殖器官的干物质积累分配无显著影响,但影响主茎的生长,使主茎干物质积累量减少;早打主茎顶心促进营养枝的生长,群体总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从产量构成因素分析,留营养枝棉花主茎果枝结铃数量减少,平均单铃重略有降低,但由于叶枝结铃可以弥补主茎结铃损失,群体总结铃数加有增加,皮棉产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留营养枝早打主茎顶心,营养枝结铃数量增加,单铃重降低,但衣分提高,对群体铃数及皮棉产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3.
偏分离及对植物遗传作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偏分离是遗传作图中的普遍现象,是一种强有力的进化动力。在植物方面,标记偏分离的比例、程度、来源、遗传效应等因物种、群体类型、杂交组合、标记类型等的不同而有很大变化。从偏分离的表现和共同特征、偏分离产生的原因、偏分离基因位点的标记定位、偏分离对遗传作图的影响及克服方法等方面,对植物(主要是作物)中的偏分离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34.
棉花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棉花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于山东农业大学棉花科研基地德州市抬头寺经济开发区试验田进行试验,设棉花秸秆还田与未还田2个处理,研究连续4年棉花秸秆还田对0~6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秸秆还田能够显著增加0~20 cm,20~40 cm,40~60 cm土层周年土壤微生物平均总数量,分别比未还田增加了19.87%,20.07%,56.15%;其中周年土壤细菌和真菌平均数量分别比未还田增加了20.91%、26.38%(0~20),20.59%、31.18%(20~40)和56.85%、32.30%(40~60),均达显著差异水平;周年土壤放线菌平均数量分别比未还田增加了4.29%,11.62%,54.00%,其中在20~40 cm和40~60 cm土层提高效果显著。棉花秸秆还田有利于提高土壤脲酶活性,0~20 cm,20~40 cm,40~60 cm土层土壤脲酶活性分别比未还田提高4.27%,13.43%和24.03%,其中对20~40 cm全部取样时期(9月除外)和除7月外40~60 cm土层其他取样时期的提高效果达显著差异水平;秸秆还田使土壤蔗糖酶活性在0~20 cm全部取样时期,除5月外20~40 cm土层其他取样时期,除8月外40~60 cm土层其他取样时期均得到了显著提高,分别比未还田提高了27.08%,46.96%,57.59%;除7,8月外,0~20 cm土层其他取样时期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在棉花秸秆还田条件下得到了显著提高,比未还田提高了8.73%,但除5,6月20~40 cm土层外,秸秆还田对20~40 cm和40~60 cm土层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提高效果未达显著差异水平。以上结果说明持续棉花秸秆还田有利于保持和改善土壤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35.
以棕絮1号、陇绿棉2号和对照品种普通白色棉鲁棉研28为试验材料,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彩色棉胚珠表皮细胞的形态变化、纤维的早期发育及色素沉积过程,旨在明确彩色棉与普通白色棉的纤维分化发育差异及彩色棉纤维色素的沉积过程。结果表明:各供试材料胚珠中部的部分表皮细胞均于开花前1 d开始分化;开花当天,胚珠纤维细胞均有突起;开花后1 d,纤维细胞突起增多,体积增大,其中鲁棉研28的纤维细胞已有伸长的态势;开花后3 d,纤维细胞均已伸长。除分化程度在各供试材料间差异不显著外,突起数量、发育和伸长程度,均以鲁棉研28最优,棕絮1号次之,陇绿棉2号最差。在纤维发育过程中,棕絮1号与陇绿棉2号纤维色素的形成时间及在纤维内的沉积部位均存在差异。陇绿棉2号的纤维色素形成时间较棕絮1号早,且沉积于纤维中腔和次生壁内层,而棕絮1号仅沉积在纤维中腔内。上述结果表明棕絮1号和陇绿棉2号的纤维品质差,可能与彩色棉纤维早期发育过程中,胚珠表皮细胞的突起时间相对较迟、数量相对较少和色素在纤维中沉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6.
不同类型钾肥对棉花苗期生长发育和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田问试验条件下,研究了单独施用速效钾肥、控释钾肥以及两者配合施用对棉花苗期生长发育和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钾肥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棉苗的株高、单株叶面积、倒四叶叶面积、单株叶片数和地上部干质量,促进棉苗的生长发育.同时施钾能够促进棉花功能叶片(倒四叶)叶绿素的合成,增强光系统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潜在的光化学活性(Fv/Fo)、电子传递速率(ETR)、实际光化学效率(φP Ⅱ),从而提高了功能叶片的光合速率.同时施用钾肥还提高了棉花功能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降低了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减少了膜脂过氧化物MDA的产生,有利于延缓功能叶片的衰老.不同类型钾肥处理中,单独施用速效钾肥及速效和控释钾肥的配施均能够促进棉花的生长发育和改善叶片的生理特性,但单独施用控释钾肥的效果并不显著,因此在土壤缺钾较严重条件下单独施用控释钾肥时,配合施用一定的速效钾肥对于促进棉花苗期的生长发育和改善叶片的生理特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7.
1山农棉7号 山农棉7号(原名泰丰棉7号)是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与山东滨州博洋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高产、高抗黄萎病的自育非转基因中熟品系880B(山农269×JH26后代系统选育)为母本,转Bt基因抗虫棉KB-5系(GK-12×Ao97010后代系统选育)为父本配置的一代杂交种。  相似文献   
38.
彩色棉纤维发育过程中超分子结构变化与纤维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棕絮1号、新彩棉1号、陇绿棉2号、绿1-4560和普通白色棉对照品种鲁棉研28为试验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了彩色棉纤维发育过程中纤维品质与超分子结构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旨在探寻彩色棉纤维品质差的原因。结果表明,各供试品种的最终棉纤维长度、3.2mm隔距比强度、成熟度及马克隆值均表现为白色棉鲁棉研28棕色棉棕絮1号和新彩棉1号绿色棉陇绿棉2号和绿1-4560;相应的横向晶粒尺寸均随纤维发育进程不断增大,取向参数逐渐减小(优化),但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与白色棉鲁棉研28相比,棕色棉棕絮1号和新彩棉1号纤维的横向晶粒尺寸初始值低,日增幅偏大,终止值略低;取向参数初始值低,日变幅小,终止值偏高;绿色棉陇绿棉2号和绿1-4560纤维的横向晶粒尺寸初始值低,日增幅小,终止值偏低;取向参数初始值高,日变幅小,终止值高。相关分析显示,彩色棉纤维的横向晶粒尺寸与3.2mm隔距比强度密切相关(r=0.89621*),ψ角和φ角与3.2mm隔距比强度、成熟度、马克隆值呈显著负相关(r=-0.93816*~-0.90233*),α角与纤维长度极显著负相关(r=-0.97314**)。表明彩色棉纤维品质差与纤维发育过程中横向晶粒尺寸初始值和终止值低及取向参数终止值高,进而影响纤维3.2mm隔距比强度、成熟度、马克隆值和纤维长度有关。  相似文献   
39.
关于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色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的重点建设项目,如何搞好特色专业建设是摆在许多高校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从大学的作用和性质入手进行分析,提出了特色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并对培养方案、学时、教学运行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0.
阐述了山东农业大学农学本科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的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