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7篇
  2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不同杂交棉品种高产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探讨杂交棉高产形成的生理机制.[方法]在相同的密度和栽培条件下,研究常规棉花与不同品种杂交棉的性状表现.[结果]杂交棉新陆中31号和新杂1号与常规棉中棉43号相比,主茎功能叶叶绿素含量要高且保持时间长,从盛花到初絮间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明显较高,分别高出10;和70;左右,且杂交棉成铃数多,单株成铃6~7个,成铃率高,单铃重大于5 g.[结论]棉铃在空间分布上,以中、下部果枝为主,而杂交棉第2果节的棉铃数与常规棉相比对产量的增加起了更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基于形态指标和品质指标,评价筛选适合瓜棉套作模式的棉花品种。【方法】以14个棉花品种为材料,测定在瓜棉套作模式下棉花株高、果枝节位、果枝数、吐絮铃数、有效铃数、单铃重、衣分、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和生育期10项数量性状,运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逐步判别分析等对参试棉花品种进行评价和筛选。【结果】10个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复杂。其中,3对数量性状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2对数量性状间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P<0.05);前5个主成分代表了14个棉花的10项数量性状89.77%的信息,其贡献率分别为26.89%、21.94%、18.19%、13.23%和9.53%;当类间距离为4.75时,14个棉花品种被聚为3类。第Ⅰ类形态不繁茂且低产型有6个品种、第Ⅱ类形态较繁茂且高产型有2个品种、第Ⅲ类形态繁茂且产量较高型有6个品种;聚类分析的判对概率是100%,分类结果准确可靠;加权关联度高于岱字-80(CK)的品种包括:兴农7号、陆地棉系1号、新陆中49号、新陆中51号、新陆中40号和中棉63号。【结论】陆地棉品种兴农7号和新陆中51号在吐鲁番瓜套棉栽培模式下具有生产潜力和推广应用价值。陆地棉系1号、新陆中40号、新陆中49号,3个品种可作为储备品种。  相似文献   
33.
为探寻新疆南疆地区籽棉9000 kg·hm-2超高产机理以及相关的指标,对南疆地区生态条件下超高产田、高产田、中高产田进行了调查研究与数据采集。研究发现:要获得超高产,首先要有良好的基础地力,有机质含量超10 g·kg-1,种植密度18×104~21×104株·hm-2为宜;其次,塑造良好株型,株高65~75 cm,茎粗接近10 mm,果枝9~10台,棉铃空间分布均匀,纵向上、中、下果枝棉铃比例3.2∶4.7∶2.1,横向第一、二果节比例7∶3,初花至盛铃LAI、SPAD、Pn一直维持较高水平,盛铃前后达到最大,后期下降缓慢;最后,氮磷钾分配上,前期差异不大,进入花铃期生殖生长明显增强,蕾花铃氮磷钾比例明显增大,一直维持到见絮,超高产处理的蕾花铃干物质量比例明显高于其它处理8%以上,见絮时蕾花铃干物质量达到了6 402 kg·hm-2。以指标数据作参考,塑造良好株型,协调棉铃空间分布,维持较高较长的光合速率,减缓LAI、SPAD下降速度,促进生殖生长,合理养分分配,便能实现产量目标。  相似文献   
34.
种植密度对棉株氮素库源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寻不同密度处理棉株的氮素库源分配情况,找出密度与库源分配合理的搭配以指导生产实践.[方法]设置5种(A1 ~A5)不同密度,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棉株库源器官中氮素的分配比例及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种植密度对棉花氮素的吸收、利用影响较大,单株的氮素含量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盛铃-见絮期积累速度大,各处理积累量均达到最高,9.0×104株/hm2处理最大,为430g/株,27.0×104株/hm2处理最小,仅为161g/株.在不同库源器官氮素分配中,根系作为氮素营养吸收器官,苗期浓度较高,随后基本维持在1;左右,且因滴灌模式,密度影响只在苗期和吐絮期才较明显的显现出随密度增加而减小;各处理叶源的氮素浓度最高且超过2.5;,其次为库器官蕾、铃,最后为茎源.[结论]中间密度处理氮素在源库分配中,相比其他处理铃库与叶源比例较高且相对协调,都达40;以上,更有利于干物质的供应与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35.
于2021—2022年在76 cm等行距种植方式下,采用裂区设计,设种植密度为主因素,分别为15.00(M1)、20.25(M2)、25.50万株·hm-2(M3);缩节胺用量为副因素,分别为195 (D1)、390 (D2)、585 g·hm-2(D3),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与缩节胺用量对棉花株型结构、籽棉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以筛选适宜76 cm等行距种植模式棉花产量提高的种植密度与缩节胺用量组合。结果表明:缩节胺用量相同时,降低种植密度会提高棉花株高7.09%~21.66%、茎粗4.36%~13.02%、株宽5.76%~18.69%,增加果枝始节高度、主茎节间长度、果枝数和果枝长度;种植密度对果枝始节位与果枝夹角影响不显著。种植密度相同时,降低缩节胺用量会增加棉花株高7.01%~21.83%、株宽4.61%~9.01%、果枝数1~2台,并有效增加果枝始节高度、果枝始节位、主茎节间长度、果枝长度与果枝夹角,但会降低棉花茎粗3.39%~8.30%。籽棉产量随密度与缩节胺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M2D2处理籽棉产量最高,两年分别为6 6...  相似文献   
36.
关于新疆喀什地区棉花生产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新疆5个主要棉花种植县市为对象展开走访调研,了解棉农及植棉情况。结果表明:以麦盖提县为代表的喀什种植区棉农年龄较尉犁和沙湾地区棉农平均年龄小5岁;而高中、大专等高学历的棉农占比为零,明显少于尉犁和沙湾的20.1%和20.8%。麦盖提地区户均植棉规模最小,667 m2平均产籽棉267.8 kg,较尉犁和沙湾地区低30 kg以上。合作社植棉水平明显高于单个农户,但相比尉犁和沙湾,麦盖提棉花合作社规模仍较小,成熟度低。建议喀什地区采取集中管理的方式和发展合作社模式来提高棉花产量和植棉效益。  相似文献   
37.
南疆氮肥施用量对不同节位棉花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南疆生态条件下对不同氮素水平(155.25、207、258.75、310.5和362.25kg/hm2尿素)处理下的棉花品质进行了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氮肥对棉株上、中、下部棉花纤维长度、整齐度、比强、马克隆值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施氮量的增加有助于增加棉花纤维长度和整齐度,氮肥用量超过一定量之后,纤维长度和整齐度显著减少;纤维强度和马克隆值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38.
棉花超高产群体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对南疆皮棉产量3000kg/hm2的超高产田进行研究,得出超高产棉株生长稳健矮壮,成铃数多,单株成铃5~7个,成铃率高,单铃重5.5g,衣分达42%;总干物质积累14223~22056kg/hm2,吐絮期比一般高产棉花铃重占干物质总重的比值高;叶面积指数最大为3.99,出现盛铃初期到盛铃期之间且维持时间长。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不同氮效品种之间农艺性状,氮素积累及光合特性,为合理施氮提供参考。【方法】以棉花品种新陆早32号(氮高效品种)和新陆早36号(非氮高效品种)为材料,设置240、360 kg/hm2两个氮素水平,寻找差异,优化品种选育,提高氮素效率。【结果】无论在低氮还是高氮条件下,新陆早32号的株高、茎粗和果枝数均高于新陆早36号,分别相差8.34 cm、2.34 mm和1.56台。在氮素积累上,2个品种根的含氮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但新陆早32号高于新陆早36号;在低氮水平时新陆早32号的茎后期可以积累更多的氮素,与叶片积累相反,而高氮水平时,后期茎的氮素积累相差不大,叶片则一直是新陆早32号含量高,差距保持在3.0 g/kg以上。在光合特性上,新陆早32号的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基本高于新陆早36号,而蒸腾速率则相反。【结论】高氮水平下新陆早32号产量最高,为4 022.82 kg/hm2。不同氮水平下氮效品种均有差异,尤其是在低氮条件下,氮高效品种更能有效的利用氮素,保证产量,并在氮充足条件下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40.
不同密度水平对覆膜棉花田间小气候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棉花群体结构对棉田小环境的影响状况,确定不同密度对产量影响的内在因素,进行了不同棉花密度田间小气候测定试验.研究表明:密度不同棉花的植株形态会发生很大变化,因此大田的光、温、热等气候因子也会跟着改变.随着密度的增加不同层次的透光率均有减小趋势,盛花后最小的透光率仅为10%左右.土壤水分方面,密度过小地表散失严重,密度过大叶片蒸腾过多耗水量大,而18万株/hm2密度更能充分利用水分.不同层次的温湿度上,密度过小叶片蒸腾水分易散失,密度过大散失虽慢但蒸腾多,所以也是中等密度18.0和22.5万株/hm2处理好,不过各处理温度变化较小.产量上,随密度增加,产量先增大后减小,18.0万株/hm2处理最高,平均产量为3 247.4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