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篇
  3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 毫秒
31.
2016年,本研究在对山东黄瓜病毒病调查时发现当地黄瓜上出现一种叶片表现黄化植株伴有轻微矮缩的病害,为明确其中伴随的病毒种类,我们对田间病样进行了采集,提取总RNA后利用瓜类病毒引物进行RT-PCR检测,结果发现在利用瓜类褪绿黄化病毒(Cucurbit chlorotic yellows virus,CCYV)引物检测样品时,田间采集的25份疑似病样中13份能扩增到400 bp左右的目的条带。为进一步确认,我们又针对CCYV的外壳蛋白基因(CP)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对13份阳性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均能扩增到目的片段,对获得的CP基因片段进行克隆并测定序列,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其CP基因序列全长753 bp,编码1个由250个氨基酸组成的分子量28 700的蛋白质。进一步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其与CCYV已报道分离物有很高的同源性,并聚类到同一个大的分支,其中与日本分离物、希腊分离物及中国其他地区分离物相对近缘,聚类到一支,而与伊朗分离物近缘关系相对较远。这些结果说明山东黄瓜黄化病样上检测到的病毒为瓜类褪绿黄化病毒,这也是该病毒在山东侵染黄瓜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32.
33.
大麦黄花叶病毒和大麦性花叶病毒是由土壤真菌传播并引起大麦黄花叶症状的两种重要病原病毒,用常规方法较难区分这两种不同的病毒。我们以江苏如东、杨州等地的大麦病苗为材料,利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成功地扩增出了两病毒RNA-1 3‘端区域的1.1kb左右的特异性片段,建立了这两种病毒的RT-PCR快速检测方法,并对利用RT-PCR技术对该两病毒害进行早期快速诊断的实用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4.
结果表明,在夏玉米出苗后3~5叶期、杂草2—5叶期,大多数杂草出齐时施用莠·乙·47%浮剂150-200g/667m。(1057.7-1410g.a.i/hm^2),对夏玉米田阉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均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并且有较长的持效期,对夏玉米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35.
缩节胺处理棉株对棉铃虫的影响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棉株施用缩节胺后能减少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 Habner)在棉株上的落卵量48.8%—88%,田间虫量减少39.5%—77.3%,取食嫩叶、花蕾后的2龄幼虫体重下降、发育历期延长,死亡率增加,化蛹率和羽化率都有下降,总的生存率降低了57.62%。测定表明施用缩节胺后,棉株各部组织内棉酚有增加趋势,以蕾内增加较多,为49%—92.1%,铃壳次之,为13.8%—65.5%,叶内较少,为3.6%—39.7%。而单宁量除大铃壳内有增外,大多下降。施用次数与剂量的增加,与棉酚量的提高有共同趋势。花蕾期施用,棉酚量的增加高于花铃期。  相似文献   
36.
结果表明,在夏玉米出苗后3~5叶期、杂草2~5叶期,大多数杂草出齐时施用莠·乙·烟47%悬浮剂150~200g/667m2(1 057.7~1 410g.a.i/hm2),对夏玉米田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均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并且有较长的持效期,对夏玉米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37.
稻瘟病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菌株的致病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稻瘟病(Magnarporthe grisea)菌株ZA49、131为供试菌株,进行原生质体的制备试验。结果表明:用9种酶均能消化该菌细胞壁,并获得一定数量的原生质体;产生原生质体效率最高的是酶Novozym ^TM234和Driselase,且这两种酶以10mg/ml浓度产生的原生质体数量最多,消化2 ̄3h后即可获得相当数量的原生质体,最适作用温度分别为30℃和32℃。以几丁质降解酶与Novozym ^TM234或Driselase混且时对制备原生质体有很好的增效作用。作用认为,Novozym ^TM234和Driselase的作用浓度以5mg/ml最为经济、实用。所制备的原生质体均能再生菌丝和具有产生与原菌株相同致病性分生孢子的能力。  相似文献   
38.
为掌握江苏省豆类作物上的病毒病种类,本研究于2018年对江苏省蚕豆作物病毒进行了调查,累计采集田间疑似病样55份,为明确其中伴随的病毒种类,我们对田间采集的疑似病样提取总RNA后进行了分子检测,结果发现,在用菜豆黄花叶病毒(Bean yellow mosaic virus,BYMV)检测引物进行RT-PCR扩增时有16份样品扩增到1条525 bp左右的条带,与目的片段大小一致,说明其中可能伴随有菜豆黄花叶病毒的感染。为进一步确定这一结果,我们针对BYMV CP基因设计了引物,以阳性样品RNA为模板进行RT-PCR,结果发现均扩增到预期大小的目的条带,对该片段回收、克隆并测定碱基序列,结果发现其CP基因碱基序列全长819 bp,编码1个由273个氨基酸组成大小约20 800的蛋白质。BLAST分析结果显示其与BYMV同源性最高(AB439731,99%),表明其属于BYMV的一个分离物。利用MEGA软件对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发现这些分离物与日本的蚕豆分离物(AB439731)同源性最高,其次是澳大利亚的蚕豆分离物(HG970867)和中国青海的菜豆分离物(9-16)。这些结果表明江苏蚕豆上检测到的病毒是菜豆黄花叶病毒的一个分离物,这是该病毒在江苏侵染蚕豆的首次分子鉴定报道。  相似文献   
39.
 2012年,江苏南京菜豆上出现了一种新的病毒病害,病株表现明显的叶片皱缩、植株矮化等症状。根据其症状及介体发生状况,对其伴随的病毒种类进行了研究,结果从中检测到一种粉虱传双生病毒,对其基因组DNA-A组分克隆测序后发现其全长2 781 bp,编码6个ORF,BLAST及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该病毒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同源性最高(99%),是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一个分离物。这是江苏省番茄黄化曲叶病毒侵染菜豆的首次报道,暗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可能是我国菜豆种植的重要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40.
吴淑华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6):44-44,94
介绍了亳州市耕地养分现状,分析了施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