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 毫秒
31.
嘧菌酯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明确嘧菌酯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安全性,科学合理使用嘧菌酯。采用室内模拟法研究了嘧菌酯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脲酶活性高;土壤粘粒结构比例高的土壤对土壤酶有保护作用。低浓度的嘧菌酯对供试土壤的脲酶有激活作用,高浓度的嘧菌酯对土壤脲酶有抑制作用,但抑制作用不明显且可消除;随着培养时间的增长,嘧菌酯对土壤脲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能够得到恢复。综合评价认为,嘧菌酯对土壤中的脲酶不具有明显毒性效应,对土壤环境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2.
气质联用法测定二甲戊灵在马铃薯及土壤中的残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GC-MS检测方法测定了二甲戊灵在马铃薯块茎及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同时还测定了施药马铃薯田土壤中的残留动态。二甲戊灵在马铃薯块茎及土壤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1 0%~87 0%和89 3%~98 0%。长春和济南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喷施33%二甲戊灵乳油(2475 0g hm2,有效成分)测出最终残留量在马铃薯块茎上分别为长春0 005~0 010mg kg,济南<0 001mg kg;在土壤中的原始沉积量分别为长春8 42mg kg,济南1 75mg kg;半衰期分别为长春1 2d,济南3 4d。  相似文献   
33.
多抗霉素B在鲜人参中的储藏稳定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鲜人参样品中多抗霉素B的简易样品前处理程序和HPLC-MS/MS检测方法,对0~150 d低温储藏的鲜人参添加样品进行了分析,考察了多抗霉素B在鲜人参样品中的低温储藏稳定性。结果表明,所建立分析方法在0.01~2.0 mg/L范围内线性响应良好,0.2~5.0 mg/kg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78.0%~94.7%,定量检测限为0.275 mg/kg;鲜人参样品在-18℃和-20℃储藏条件下多抗霉素B的平均降解率均小于30%,说明多抗霉素B在鲜人参样品中至少可以稳定储藏150 d。该结果为多抗霉素B在人参上的残留登记试验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4.
丁香菌酯在水中的光解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更好地了解丁香菌酯(coumoxystrobin)在环境中的归趋,基于《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推荐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 分析方法研究了光源(500 W氙灯和20 W汞灯)、初始质量浓度 (1、5、10和15 mg/L)、pH值(4、7和9)和添加助溶剂吐温80对丁香菌酯在水中光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丁香菌酯的光解反应均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在500 W氙灯和20 W汞灯两种光源条件下,其半衰期分别为2.23和1.10 h,20 W汞灯下的光解速率约为500 W氙灯下的2倍;在同一光源下,光解速率随丁香菌酯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二者呈负相关关系;丁香菌酯在pH值不同的3种缓冲溶液中的光解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pH 9、pH 4和pH 7;吐温80对丁香菌酯的光解有抑制作用。该研究结果可为丁香菌酯的合理使用及环境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甲基毒死蜱在甘蓝及土壤上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采用气相色谱(GLC-FPD)分析技术测定了甲基毒死蜱在甘蓝及土壤上的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喷施40%雷丹乳油(有效成分,720g·hm-2)测出甘蓝和土壤上的原始沉积量分别为5.82mg·kg-1和2.12mg·kg-1,半衰期为0.4d和1.4d,对甘蓝施药3次,最后一次施药距采收7d,测得甘蓝上残留量为0.02mg·kg-1。甲基毒死蜱属于易降解农药。  相似文献   
36.
采用气象色谱法测定了烯啶虫胺在水稻田土壤、田水及水稻体内的残留消解动态。结果表明,施药后30d烯啶虫胺在土壤、水和水稻植株中消解率均大于80%。从消解速率测定结果看,在本实验条件下,烯啶虫胺在上述环境介质中较易降解。  相似文献   
37.
为研究硝酸根离子和不同pH缓冲溶液对氟苯虫酰胺的光化学降解行为的影响,采用液液分配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在不同浓度的硝酸根离子存在时和不同pH缓冲溶液中氟苯虫酰胺的光解动态。研究结果表明,在300 W汞灯的照射下,氟苯虫酰胺在不同浓度硝酸根离子溶液中的光解半衰期为0.55~1.36 h;氟苯虫酰胺在酸性(pH 4)条件下光解速率最快,在中性(pH 7)条件下次之,在碱性(pH 9)条件下光解速率最慢。氟苯虫酰胺的光解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硝酸根离子会抑制氟苯虫酰胺的光解;氟苯虫酰胺在不同缓冲溶液中的光解速率顺序为pH 4>pH 7>pH 9  相似文献   
38.
【目的】了解烯酰吗啉在马铃薯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为其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时的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首先建立一种用气相色谱仪测定烯酰吗啉残留量的检测方法,然后于2012和2013年在山东、吉林进行田间试验,对烯酰吗啉在马铃薯植株、块茎、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进行检测,并对施药后可能产生的膳食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结果】2012年和2013年烯酰吗啉在马铃薯植株中的半衰期分别为0.7d(吉林)、0.6d(山东)和2.5d(吉林)、1.2d(山东),在马铃薯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0.7d(吉林)、0.5d(山东)和4.3d(吉林)、9.6d(山东)。烯酰吗啉施用剂量、施药次数不同,则其在马铃薯植株、块茎及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也不同,烯酰吗啉最终残留量在马铃薯植株中均低于1.240mg/kg,在土壤中均低于3.405mg/kg,在马铃薯块茎中均低于或等于检测方法的最低定量限0.02mg/kg,也低于我国制定的烯酰吗啉在马铃薯中的最大残留限量0.05mg/kg。采收后马铃薯块茎中烯酰吗啉的估计暴露量为1.64×10-5 mg/kg,风险商值为8.18×10-5(远小于1),膳食风险较低。【结论】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推荐施药剂量为450g/hm2,施药次数不超过3次,施药间隔期7d,采收安全间隔期14d,此条件下食用收获期的马铃薯可靠安全。  相似文献   
39.
乙氧氟草醚光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正确评价乙氧氟草醚在环境中的光解行为,建立了乙氧氟草醚在水溶液中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以高压汞灯为光源,研究了乙氧氟草醚在水溶液中的光降解情况。结果表明,在不同pH缓冲溶液中,乙氧氟草醚的光解速率为:pH 9>pH 7>pH 5,说明乙氧氟草醚在偏碱性环境中稳定性较差。乙氧氟草醚起始浓度对其光解有一定影响,光解数率随浓度增加而减小。其在pH 5、pH 7、pH 9的缓冲溶液中光解半衰期分别为63、20.69、13.67 min。为指导乙氧氟草醚的科学合理使用和正确评价乙氧氟草醚在水环境中的残留动态和安全效应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研究了l0%%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WG在大白菜及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在白菜和土壤上喷施10%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50.60g/hm^2测出白菜和土壤中的原始沉积量分别为1.0×l0^-4mg/kg和1.25×10^-4mg/kg,半衷期分别为0.6d-22.1d,1.2d-24.9d,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化学反应动力学方程,在收获期未检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