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目的]明确在现有生产栽培条件下川芎病虫害种类及其发生危害规律。[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3块川芎田块作为系统观察田块。从川芎出苗开始,每7d调查1次,定点调查。每块田块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调查20株,分点调查记载病害名称、有病害株数、病死株数;虫害名称、有虫株数、虫数。同时,记载病害和虫害危害症状。从川芎病害田块中采集病株,用病株的病健部按常规方法分离病原菌,并进行纯化培养,鉴别病原菌种类,并观察其培养性状。采集川芎害虫样品,在室内鉴定害虫种类。[结果]川芎的主要病害有根腐病、白粉病、斑枯病。在苓种阶段,以根腐病、白粉病危害最重,大田期以根腐病危害严重。根腐病4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进入盛发期,在苓种田块7月中旬达到发病高峰,连作、排水不良、氮肥施用量大的田块发病严重;白粉病一般在5月下旬开始发生,6~7月高温高湿时发病严重;斑枯病在5月上旬开始发生,5月底6月初川芎即将收获时大田发生普遍,7~8月苓种叶片老熟后发病严重。川芎的主要虫害有茎节蛾、斜纹夜蛾、蛴螬、红蜘蛛和种蝇等。在苓种阶段,主要有茎节蛾、斜纹夜蛾、蛴螬和种蝇,在大田期以种蝇危害最为严重。其中,茎节蛾以6月中旬到7月中旬的二、三代发生危害最为严重;斜纹夜蛾在7~8月大发生;蛴螬7月中旬进入为害盛期;叶螨在高温低湿的6~8月发生危害严重;种蝇在川芎整个生育期均可造成危害,在春、秋季发生最为严重。同时在水肥充足条件下发生普遍,尤其是粪肥施在表面时发生严重。[结论]明确了川芎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危害规律,为川芎重要病虫害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2.
采用水稻移栽前10 d秧田期药剂处理,研究了脱落酸·吲哚丁酸和脱落酸对水稻的影响.两年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移栽后15 d,脱落酸·吲哚丁酸33.3、50.0和100.0 mr/kg处理.秧苗分蘖数平均比清水对照增加15.63%、17.52%和15.78%;脱落酸1.0 mg/kg处理分蘖数增加5.38%.水稻移栽后30 d.脱落酸·吲哚丁酸上述3种浓度处理秧苗分蘖数依次增加8.88%、10.63%和9.16%;脱落酸处理增加0.87%.水稻成熟期调查,脱落酸·吲哚丁酸3种浓度和脱落酸处理.有效穗、结实数均比清水对照有所提高.脱落酸·吲哚丁酸33.3、50.0和100.0 me/kg处理和脱落酸1.0mg,/kg处理,水稻实收产量顺次比清水对照增产4.95%、6.03%、9.35%和5.89%.品质测定结果显示:脱落酸·吲哚丁酸3种浓度处理和脱落酸处理.稻米垩百度、蛋白质等质量指标与清水对照相比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33.
茄子品种资源抗黄萎病性鉴定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茄子黄萎病是由大丽轮枝孢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严重影响了茄子的产量和品质,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控制茄子黄萎病的经济有效措施之一。本文采用伤根接菌法对茄子品种资源进行了统一标准的抗黄萎病性鉴定。结果表明。茄子品种资源对黄萎病具有较好的抗病性,在35个参试的茄子品种中,属于抗黄萎病的有242-90P、41-1和35-R5等10个,耐茄子黄萎病的有23个。通过鉴定评价,推荐了41—1、35-R5和47-R1等一批抗黄萎病资源,被育种单位利用后已转育出EF9910等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34.
采用水稻移栽前10d秧田期药剂处理,研究了脱落酸·吲哚丁酸和脱落酸对水稻的影响。两年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移栽后15d,脱落酸·吲哚丁酸33.3、50.0和100.0mg/kg处理,秧苗分蘖数平均比清水对照增加15.63%、17.52%和15.78%;脱落酸1.0mg/kg处理分蘖数增加5.38%。水稻移栽后30d,脱落酸·吲哚丁酸上述3种浓度处理秧苗分蘖数依次增加8.88%、10.63%和9.16%;脱落酸处理增加0.87%。水稻成熟期调查,脱落酸·吲哚丁酸3种浓度和脱落酸处理,有效穗、结实数均比清水对照有所提高。脱落酸·吲哚丁酸33.3、50.0和100.0mg/kg处理和脱落酸1.0mg/kg处理,水稻实收产量顺次比清水对照增产4.95ok、6.03%、9.35%和5.89%。品质测定结果显示:脱落酸·吲哚丁酸3种浓度处理和脱落酸处理,稻米垩百度、蛋白质等质量指标与清水对照相比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35.
以广东某制药厂的药渣和浙江某制药公司的废水为原料,研究制药废渣废水的厌氧产气能力。结果表明:药渣TS产气率为211.42mL/g,VS产气率为237.84mL/g,有机物降解率为40%左右,系统中不存在产气抑制物;制药废水的TS产气率为400.94mL/g,VS产气率为580.23mL/g,COD降解率85%以上,系统中亦不存在厌氧抑制物。药渣沼气和废水沼气的CH4浓度分别为57.65%和55.05%,H2S含量分别为875ppm和440ppm。  相似文献   
36.
研究表明,引起麦冬、丹参、川芎等中药材根腐病的主要病原种群是尖孢镰刀菌及腐皮镰刀菌.为了有效防治中药材根腐病,保护环境,提高品质和产量,通过不同生态区的土样采集,采取病原菌诱饵法及稀释平扳法分离菌株,经筛选、纯化得到抑菌拮抗效果达80%以上的哈茨木霉生防菌T23;不同剂量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哈茨木霉T23生物制剂7.5kg/hm^2效果最佳,田间防治麦冬、丹参、川芎等中药材根腐病效果达70%以上,显著优于50%多菌灵粉剂,比对照增产14.2%~24.5%.大面积防治中药材根腐病的防病增产效果与田间小区试验的一致.  相似文献   
37.
棉花抗枯、黄萎病育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棉花抗枯、黄萎病育种技术,选育棉花抗枯、黄萎病的多抗性新品种。【方法】试验采用致病力强的菌种,培养备制成棉枯萎病棉籽粉载菌体和棉黄萎病孢子悬浮液,研究不同菌量、不同接菌方法、致病温度因素、病圃接菌选择及多抗病性育种选择技术指标。【结果】播前土壤接棉枯萎病菌棉籽粉载菌体,棉苗2片真叶时,伤根接黄萎病菌孢子悬浮液,盖膜保温诱导发病,淘汰感病群体及感病个体。大田病圃是在重病地接种发病棉杆,移栽时再用棉黄萎病菌孢子悬浮液沾根,发病高峰淘汰棉枯、黄萎病感病群体及感病个体,结合丰产、优质性状的遗传选择,培育出抗病棉花品种。【结论】该项技术是在研究棉花苗期诱导抗性和大田病圃筛选相结合构建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8.
麦冬、丹参、川芎根腐病的发生及生物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表明,麦冬、丹参、川芎等中药材根腐病的一般发病株率为15.2%~67.5%,重病地高达80%以上。通过采取染病植株进行室内分离、纯化鉴定,3种中药材根腐病的病原,属尖孢镰刀菌及腐皮镰刀菌。利用筛选出的哈茨木霉T23生物制剂,对麦冬、丹参、川芎等中药材根腐病防治试验,结果以每公顷施用7.5 kg的剂量最佳,防治效果分别为74.5%、71.2%及70.9%,显著优于多菌灵粉剂农药处理,产量比对照增产14.2%~24.5%。大面积防治示范,防病增产效果一致。  相似文献   
39.
川杂棉26号是以自育的抗病虫核不育两用系GA18为母本,抗病恢复系00-160作父本配制的F1代杂交组合。2008年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抗黄萎病、抗枯萎病、产量高、杂种优势强、适应性广,在长江流域棉区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0.
茄子品种抗黄萎病性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通过研究茄子黄萎病抗性鉴定方法,明确了茄子黄萎病抗性鉴定的接菌方法、接菌量、接菌时期以及抗性型划分标准。结果表明,将黄萎病菌培养制成2×107.mL-1的孢子悬浮液,在茄苗3~4片真叶移栽时伤根接菌,按每株10 mL的量施用孢子悬浮液接种黄萎病菌,接菌后60 d,按5级法分级调查各品种的黄萎病发生情况,根据病情指数可以确定品种的抗性型。利用该方法对31个品种进行鉴定,不同抗性反应型品种的病情指数差异显著,鉴定结果与多年生产上的抗病性表现一致,表明该方法鉴定结果准确可靠,能客观反映茄子品种的抗病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