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1篇
  22篇
综合类   75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46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This study describes a successful method of somatic embryogenesis and genetic transformation using immature cotyledons of Prunus mume. Immature cotyledons from four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stages of eight different P. mume cultivars were used for the experiments to optimize somatic embryogenesis and genetic transformation protocols. Somatic embryogenesis was induced when the explants were cultured on somatic embryo inducing medium consisting of MS basic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1 μM 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 (2,4-D) and 1 μM 6-benzyladenine (BA). They were cultured for 30 days and then transferred to somatic embryo propagation medium containing 0.1 μM α-naphthaleneacetic acid (NAA) and 5 μM BA. It appeared that the developmental stage of the immature cotyledons used as explants wa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for somatic embryogenesis; higher frequencies of somatic embryogenesis were observed when the immature cotyledons were less than 5 mm in length regardless of cultivars. For genetic transformation, the immature cotyledons were inoculated with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EHA101 harbouring a binary plasmid vector with neomycin phosphotransferase II and an intron-interrupted β-glucuronidase gene under the control of cauliflower mosaic virus 35S promoter, and three transgenic plant lines were obtained from inoculated “Sirakaga” immature cotyledons. Transgenic somatic embryos and shoots were selected using 25 mg l−1 kanamycin. Integration of transgenes in the genome of GUS-positive putative transgenic shoots was confirmed by PCR and Southern blot analyses.  相似文献   
32.
《核农学报》2012,26(2)
以98份花椰菜自交系资源为试材,测定了盐胁迫下种子的发芽率(GP)、发芽势(GR)、发芽指数(GI)、活力指数(VI)、苗高(SH)和根长(RL)等指标的耐盐系数,采用隶属函数法进行了耐盐性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花椰菜种质材料萌发期的耐盐性强弱评价结果受多个指标的影响。运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并赋予测定指标以相应的权重,计算出种质材料耐盐性强弱的综合评价D值,对98份种质材料耐盐性的强弱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排序。综合评价D值与GP、GR、GI、VI、SH、RL的耐盐系数隶属函数值的相关性均迭极显著水平(r=0.910^**、0.921^**、0.955^**、0.972^**、0.585^**、0.686^**),综合评价D值可以全面反映供试种质材料的耐盐性。分别对综合评价D值、GP、GR、GI、VI、SH、RL的隶属函数值进行聚类分析比较,发现GR、GI、VI、RL可以作为花椰菜种质材料萌发期耐盐性筛选的指标,而GP、SH不宜直接作为花椰菜种质材料萌发期耐盐性筛选的指标。基于综合评价D值聚类分析,可以将98份种质材料的耐盐性分为强、中、弱、差四大群类,其中有7份材料属于强耐盐性群类的种质,可供花椰菜耐盐性品种选育改良利用及耐盐性机制、耐盐遗传机理等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33.
于海欧  樊艳燕 《蔬菜》2022,(7):33-36
摘要:为了筛选出优质的松花菜根肿病抗源材料,为后续选育抗根肿病松花菜新品种提供优异的种 质资源,采用伤根灌菌法对35份松花菜自交系和9份杂交种进行室内根肿病人工接种抗性鉴定,共筛选 出抗病材料2份,即C17和C32;中抗材料10份,分别为8份纯合自交系(C2、C3、C4、C7、C13、C14、 C19、C28)和2份杂交种(C36、C41)。这2份抗病材料均为早熟自交系,而中熟及晚熟自交系中无抗病 材料。  相似文献   
34.
AP2/ERF为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超家族,其中ERF家族成员被证实在植物逆境胁迫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研究花椰菜中不同ERF转录因子的功能,本研究对花椰菜ERF家族中的一个成员BobERF17进行了克隆、表达及功能探究。序列分析显示,BobERF17编码区全长576 bp,编码一个由191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聚类分析表明,BobERF17与双子叶植物,特别是芸薹属植物中的ERF17序列具有较高相似性,但与单子叶植物中该转录因子序列差异很大。不同逆境胁迫处理条件下的表达谱分析证实,BobERF17在干旱及高温胁迫条件下均呈现显著上调表达,但对盐及低温胁迫响应不敏感。将构建的BobERF17过表达载体转化入拟南芥,获得过表达BobERF17拟南芥纯合株系。功能分析显示,在拟南芥中过表达BobERF17对转化株的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但可以显著提高转化株对干旱及高温胁迫的耐受。本研究结果证实,BobERF17在花椰菜干旱及高温胁迫中可能发挥重要的正向调控作用,为进一步探究BobERF17的功能及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5.
孔令波 《蔬菜》2022,(2):32-34
花椰菜是辽西地区主要蔬菜之一,露地栽培面积较大,但农民在栽培管理上尤其在施肥管理上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针对施肥问题,从育苗、整地、栽植、生长期等不同方面阐述了合理的施肥方法.即根据土壤养分状况、花椰菜需肥规律,提出不同生长时期的施肥方法,包括培育壮苗肥、施足基肥、少施栽苗肥、不同生长期追肥及叶面喷肥等.通过合理施肥,...  相似文献   
36.
本试验研究了四种种植密度及四种施肥水平对花椰菜产量的影响,得出高山反季节花椰菜高产的适宜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结果表明:四种不同的种植密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理想的种植密度为667m2植2400株;四种不同的施肥水平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理想的施肥水平为667m2施78kg;理想的组合是667m2植2400株,施肥78kg。  相似文献   
37.
花椰菜花球产量与其他主要性状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花椰菜BrassicaoleraceaL.var.botrytis白杨品种研究花球产量与其他主要性状的关系并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花椰菜生育过程植株、根、茎和叶鲜质量及叶面积均呈单峰曲线增长,叶质量、叶面积、株质量、花球茎直径、花球直径与花球质量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并得出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花球质量=0 190×叶质量-0 009×叶面积+0 313×株质量-11 758×花球茎直径+23 828×花球直径-191 439(R2=0 958).通径分析表明植株质量和花球直径对花球质量有直接的显著影响,叶质量、叶面积和花球茎直径则是通过显著影响前二者而间接影响花球质量.  相似文献   
38.
筛选适宜陕西太白高山冷凉地区种植的松花菜品种,为该地区松花菜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引进15个供试松花菜品种,以高山宝75为对照品种,运用DTOPSIS法对参试松花菜多个性状进行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台松90、松不老80、正能松80、正能松90和松美80综合性状均优于对照品种。其中,松不老80主要性状接近理想值,综合排名第1位,表现高产,稳产,品质优良;台松90综合排名第2位,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较优;正能松80综合排名第3位,可作为优良品种推广。综上所述,15个参试松花菜品种中,台松90、松不老80和正能松80综合性状表现优良,适宜在陕西太白及周边生态环境相似的地区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9.
以新鲜白菜花为试验原料,通过对其失重率、呼吸强度、VC、褐变度、还原糖、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研究其采后贮藏过程中的生理变化。结果表明:菜花采后贮藏过程中,失重率、褐变度均呈上升趋势,呼吸强度和VC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还原糖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过氧化物酶活性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40.
本文研究了BA、NAA、AgNO_3、子叶龄、培养密度以及Km对花椰菜子叶再生系统的影响,建立了一个高频再生系统,使再生频率达100%,其最佳各成分的配比是:MS BA4.5mg/L NAA0.1mg/L AgNO_35.0~10.0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