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6篇
  4篇
综合类   46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通过在砒砂岩与沙不同比例混合形成的复配土上种植玉米,研究复配土中硝态氮、铵态氮的分布及运移情况。结果表明,土壤硝态氮容易被水分淋洗,且复配土中沙的比例越大,土壤硝态氮淋洗的速度越快、淋洗的深度越深;复配土中铵态氮含量普遍偏低,复配土含沙量越高,铵态氮变化越大。因此,在含沙量较高的复配土中应采取适当措施,减小养分流失造成的肥力浪费。  相似文献   
32.
棕地土壤的污染及其开发再利用的不合理造成了各种"毒地"事件的频发,使其在社会中的矛盾愈加突出,引发了人们对棕地治理及其研究进展的广泛关注。对棕地土壤修复的技术进行了综述,阐述了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并对棕地土壤修复技术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3.
荒漠——绿洲过渡带的生态系统稳定性直接影响着过渡带的演化方向,对于荒漠化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文献搜集的方法,指明了新疆荒漠化产生的原因,从过渡带植物多样性特征、群落结构分布格局、土壤、水文条件等方面对新疆荒漠-绿洲过渡带的研究热点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总结了防治经验,指出以后的研究方向应该是系统研究荒漠-绿洲过渡带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过程,揭示了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机制,研发水土高效利用、地下水联合利用、荒漠植被与人工植被融合及过渡带生态保育等关键技术体系,研发绿洲生态产业技术,构建绿洲生态安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34.
【目的】给石油污染土壤水分调节利用以及修复治理提供参考。【方法】系统归纳总结了现有石油污染对土壤水理性质的影响研究成果,同时对污染引起土壤水理性质产生变化的机理进行探讨。【结果】石油污染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大量负面影响,使生态环境承载了巨大的污染负荷。当石油污染物进入土壤后,会影响了土壤孔隙结构,改变土壤颗粒表面润湿性,同时石油中含有的挥发、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会对土壤水分运移产生阻滞效应,从而会对土壤的持水能力、毛管水运动特征、土壤渗透性能等多方面产生影响。【结论】为准确揭示石油污对土壤水理性质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仍需进一步从微细观上深入开展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35.
为天麻种植地选择与天麻种植方式提供参考,介绍了天麻生长与海拔、温度、水分、光照、坡向、土壤高度的关系及贵州天麻的种植面积、分布、模式、经营方式等。  相似文献   
36.
《现代园艺》2020,(5):208-209
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草坪绿化越来越受到园林景观建设人员的重视和关注,其在城市绿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阐述了草坪养护管理过程中常见的几种问题及相关的针对性解决措施,为草坪建设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草坪管护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37.
《农技服务》2019,(11):87-89
为咸阳市科学合理开采利用潜水资源以及水文灾害防治研究提供参考,对咸阳市城区降水径流以及潜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咸阳城区降水特征与径流特征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潜水动态年内变幅较大,夏季潜水温度随着埋深的增加而降低;潜水中阳离子以钠(Na~+)为主,阴离子以碳酸根(HCO_3~-)、硫酸根(SO_4~(2-))为主,总硬度在155~380毫克/升,酸碱度(pH)值为7.8~8.4。  相似文献   
38.
《农技服务》2019,(10):38-40
为土壤修复和治理提供理论支撑,阐述了土地工程中的替代性成土材料的选择原则及有机土体材料的来源,并展望土体材料在土地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9.
自然因素及基础工程建设形成了各种类型的边坡,因地制宜地选择边坡生态防护技术,开展以环境保护为目标的边坡生态防护建设是亟需解决的科学问题。边坡生态防护主要考虑选择低价、亲和、针对性强、实施方便的材料和技术模式,最终不仅要实现稳固坡体的作用,同时也要使坡面景观与当地自然环境相融合,这是目前边坡防护工程需要突破的技术难题。本文通过长期工程实践总结及文献查阅,总结出了各类边坡生态技术的基本原则、适应性及限制因素,对各类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展望了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指导坡面工程建设实现生态防护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砒砂岩与沙不同混合比例的复配土壤中粉粒和黏粒的运移规律,为促进毛乌素沙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定1∶1、1∶2和1∶5 3种砒砂岩与沙不同复配比例小区试验,分别于作物收获后对土壤粉粒和黏粒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在3种复配土壤中,粉粒和黏粒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0~30 cm处,下层土壤中粉粒和黏粒含量都较低;从不同砒砂岩与沙的混合比例来看,由于1∶1复配土壤中砒砂岩的比例较高,表层土壤中粉粒含量最高,其大小关系为1∶1比例处理1∶2比例处理1∶5比例处理。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粉粒和黏粒富集土层有向下运移的趋势,尤其是表层土壤中的粉粒向下运移的趋势十分显著。同时,下层土壤中的粉粒和黏粒比例也有小幅增加。[结论]复配土壤中这种粉粒和黏粒的运移规律从长久来看将会导致复配土上层土壤趋于沙化,下层土壤趋于壤土化,整个土壤剖面中的宜耕层可能将会有越来越厚的一个趋势,从而更加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