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3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117篇
  13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为满足青藏高原等牧区青草制辫机械化需求,参考赛络纺的工作原理,设计了一种青草制辫成型装置,实现草辫的加捻和合股。通过力学分析,得知青草制辫成型与草辫轴向移动速度、加捻滚筒旋转速度、加捻滚筒半径以及喂入量有关,并分析出稳定草辫的最终捻度和捻回角,与加捻滚筒转速及牵引辊线速度有关,与加捻时间和加捻区的长度无关。结合实际,提出将草辫承受的最大拉力作为评价草辫紧实度考核指标的一种方法,并对草辫进行了受力分析,得出草辫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与捻回角成正相关。样机试验结果表明,成型机生产率为427 kg/h,工作功率为0.428 k W,成型草辫堆积密度为143.3 kg/m~3,成型草辫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00~350 N,试验结果满足实际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212.
苜蓿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苜蓿是优质牧草之一,随着"粮-经-草"三元结构到"粮-经-畜-草"四元结构发展模式的扩大,国内对苜蓿的需求量日渐增大。为了向我国苜蓿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提出了适宜我国国情的苜蓿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对国内外苜蓿机械化生产技术现状进行了概述,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我国苜蓿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包含苜蓿种子工程、土地整理、播种、田间管理、刈割收获、储藏运输和草产品加工7种机械化生产技术工艺,30多个具体的机械化生产环节。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的苜蓿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但与国外苜蓿机械化生产技术还存在一定差距,存在生产环节发展不均衡,机械化生产技术存在短板,产业化程度低,基础性研究落后,生产工艺与机械化生产技术联动性差,以及生产装备适用性与可靠性低等问题。构建完整的苜蓿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苜蓿机械化生产体系,加强土壤-苜蓿-机具相互作用关系理论技术体系研究,实现苜蓿生产机械集成化、智能化,将是我国苜蓿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13.
随着保护性耕作技术和低扰动土壤处理技术的发展,新型土壤耕作部件越来越多地采用窄类或极窄类刀齿形式。通过理论分析和室内土槽试验,对矩形齿和三角形齿两种极窄刀齿贯入土壤造成的土壤失效机理、刀齿工作时的主要阻力来源、刀齿形状尺寸参数对贯入阻力的影响以及刀齿贯入阻力预测模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极窄刀齿在贯入土壤过程中,土壤与刀齿相互作用产生应力场和速度场,土壤主要受到刀齿的挤压而失效;刀齿所受阻力可以通过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力学分量进行预测,特别是该预测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刀齿在不同深度下所受阻力的变化趋势,研究还发现在土壤参数一定的情况下,极窄刀齿所受阻力与刀齿和土壤的接触面积直接相关,极窄刀齿的形状尺寸参数是其受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14.
我国大型牧场在营养免疫与管理效率等方面对犊牛集约化养殖要求不断提高,为此设计了犊牛饲喂信息系统,与养殖管理人员工作模式变革的需求相适应,实现不同日龄犊牛饲喂全过程数据的可视化管理,利用改进的Logistic回归算法预测犊牛的给奶量,实现自动化精确饲喂,保障犊牛的健康发育。基于B/S架构设计了犊牛饲喂信息管理系统,能够采集犊牛基本信息、犊牛体质量、犊牛历史饮奶信息、犊牛实时饮奶信息、饮奶站工作状态等全流程、全要素的各类数据,并实现数据的前端显示和后端保存,实现犊牛饲喂全过程中数据的可视化。基于改进的Logistic回归算法,建立了犊牛给奶量和代乳粉浓度预测模型,改进后的算法运行时间可缩短至0.3s,算法的效率提高12倍。犊牛养殖试验表明,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准确性,试验中犊牛平均实际饮奶率达到95%以上。提高了牧场犊牛管理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降低了饲喂成本,提高了奶牛场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215.
设计了一种棉花圆模成型装置,可以对棉花进行均匀喂棉、打捆成型、缠网及断网作业。对喂棉装置、成型装置、缠网送网装置、切网装置等关键部件进行设计与分析,以保证装置的合理性。进行传动方案设计,并对输棉传送带的速度与密实度调节辊的速度关系进行了理论推导,保证装置能正常工作。利用Solid Works对棉花圆模成型装置进行三维建模,并对成型装置进行静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成型装置在正常工作下的最大位移是0.006m,最大应力是6.57MPa,远低于屈服强度。对成型装置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棉花圆模成型装置能满足各项作业要求,且工作稳定,可以为棉花圆模成型装置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16.
为提高苜蓿干燥过程中的均匀性和热利用效率,设计了一台热风红外联合干燥装置,并进行了干燥腔内均风板结构的优化设计,分析了在侧向进风条件下的不同结构参数对流场均匀性的影响。采用数值分析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均风板进行结构参数优化,以均风板级数、孔径、孔径比、开孔率和均风板间距为试验因素,以气流速度的变异系数为评价指标,确定了最佳的结构参数并进行试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结构参数为一级均风板孔径12mm、孔径比0.75、二级均风板开孔率12.57%、两级均风板间距20mm时,整体流场的变异系数最低为6.15%。验证试验结果显示:平均速度的相对偏差为4.92%,流场的变异系数的相对偏差小于2%,空气流速的相对偏差低于12%,气流均化效果明显。研究结果可为苜蓿干燥装置均风板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17.
“雷雨天气时,最好把家用电器电源全部切断,并拔掉电源插头。不要在室外接打电话,不要站在电线杆下、大树下避雨……”2022年8月17日,在江苏省宝应县氾水镇新阳村,国网江苏宝应县供电公司氾水供电所台区经理袁跃忠正在为新阳村留守老人、儿童宣讲夏季安全用电知识。今年55岁的袁跃忠,从事电力工作已有37年。“每天与村民打交道,让群众用好电、安全用电,就是我的职责所在。工作虽辛苦,却意义非凡。”袁跃忠说。  相似文献   
218.
针对现有王草收获机作业时农艺匹配性差、配套动力不足等问题,优化设计了一款履带自走式王草收获机专用底盘;基于减少割茬碾压、低速平稳收割的作业要求,设计了行走装置与无级变速驱动装置;根据小地块、缓坡地的地形特征,设计和选型了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与车架。开展了整机的稳定性分析及性能试验,结果显示:王草收获机底盘的最高行驶速度为9.02 km/h,最小转弯半径为1 349 mm,最大爬坡度为26°;在横向倾角为15°~16°的坡地等高线行驶时无侧滑、倾翻现象;在坡度为10°~12°的纵向坡道,沿上、下坡方向可靠停驻时间均大于5 min;在坡度为8°~9°的缓坡地作业时可实现速度0~4.19 km/h无级变速,动力充足且运行平稳,王草的平均割茬碾压率为7.43%。研究表明,设计的履带自走式王草收获机底盘能够满足小地块、缓坡地王草机械化收获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219.
为探索chac1基因(ChaC glutathione specific gamma-glutamylcyclotransferase 1)在早期胚胎发育中的功能,本研究以斑马鱼(Danio rerio)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斑马鱼Chac1蛋白的序列特征并用qRT-PCR检测了chac1在斑马鱼胚胎不同发育阶段和成鱼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chac1基因的三个外显子上设计了3条sgRNA并通过测序及qRT-PCR检测其敲除效率。苏丹黑染色3 dpf(days post fertilization)野生型和chac1突变型斑马鱼幼鱼的中性粒细胞数量;qRT-PCR检测突变斑马鱼髓系造血相关因子。结果显示:chac1是母源基因,在受精后0~3 hpf(hours post fertilization)时其表达量较高,之后随着母本基因的影响逐渐变小,chac1的mRNA表达量下降;在斑马鱼成鱼中,其在肌肉、卵巢、脑中高表达;此外,突变型斑马鱼较野生型斑马鱼相比,其苏丹黑染色阳性信号更多;chac1突变后髓系造血转录调控因子pu.1的mRNA水平上调。综上...  相似文献   
220.
为分析牧草同向异形堆存方式的优势与合理性,进行了苜蓿同向异形制备与堆存理论分析及试验。通过苜蓿同向异形制备试验,分析了抄板高度、抄板数量以及旋转筒转速3个因素对苜蓿同向异形单元单位长度质量和产量的影响。通过分析牧草同向异性堆存的传热传质过程,建立了牧草同向异形堆存的传热传质模型;通过与散草堆存热质传递模型的对比,证明了同向异形堆存的热质传递较快,牧草的同向异形堆存有着能够改善牧草自然通风干燥品质的实际意义。通过苜蓿同向异形堆存试验,测定了堆存过程的温度变化以及腐败变质比例。结果显示:经过同向异形调制整理后的苜蓿,在堆存过程中,牧草的植物活性提高,短期内部的发热较为严重,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苜蓿同向异形堆存的温度下降;苜蓿同向异形堆存比散草堆存的腐败变质减少23.7%~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