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47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7篇
  19篇
综合类   77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1.
[目的] 探究京郊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后土壤含盐量、盐分分布及碱化特征,为该区及类似地区土壤盐渍化改良利用和果树经济效益的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北京市通州区原农田调整为果园(梨、樱桃、葡萄、苹果、桃)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0-20 cm和20-40 cm深处全盐量、主要离子组成、pH值、电导率、碱化度等指标,利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①研究区土壤阳离子以Na+为主,阴离子以HCO-3为主,全盐含量0.83~5.39 g/kg,pH值 7.45~8.23,碱化度1.52%~12.77%,电导率0.1~2.37 mS/cm。 ②水平方向主要为中等强度变异,垂直方向无显著差异。 ③全盐量与电导率呈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R2=0.864)。 [结论] 北京市通州区果园土壤盐分离子呈表聚积累,总体呈碱性,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提升土壤肥力,形成生态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12.
钾肥不同施用方式对春玉米钾素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先玉335为供试品种,通过连续两年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钾方式对春玉米钾素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2钾作基肥施用、1/2钾在拔节期追施的处理产量两年均最高,且肥料回收利用率提高1.7~10.3个百分点,玉米的干物质量和钾素积累量在整个生育期表现最好。施钾可显著提高春玉米产量,钾肥分次施用比一次性基施的产量有所提高。钾肥追施次数过多、追施时期过晚对玉米产量和钾肥利用率的影响均不显著,且不利于玉米营养体中的钾素向子粒转运。综合考虑玉米产量、钾肥利用效率和钾素吸收利用等因素,1/2钾作基肥、1/2钾在拔节期作追肥为最佳施用方式。  相似文献   
213.
为探究北京市通州区绿地土壤有机碳(SOC)及其组分的含量与分布规律,以城市绿地、果园、苗圃、平原造林地4种典型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基于化学组成和密度分组技术分析不同土层(0~20、20~40 cm)SOC、富里酸碳(FAC)、胡敏酸碳(HAC)、胡敏素碳(HC)、轻组有机碳(LFOC)和重组有机碳(HFOC)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并结合相关性分析探究SOC与土壤理化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0~40 cm土层内,不同绿地的SOC、FAC、HAC、HC、LFOC、HFOC含量分别为7.30~18.29、1.71~2.96、1.57~4.92、3.98~10.41、2.24~6.23、4.85~12.06 g·kg-1。在垂直分布上,SOC及其组分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整体呈下降趋势。不同绿地0~4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密度为46.50~88.41 t·hm-2,以果园最高,且显著(P<0.05)高于其他绿地类型。SOC及其组分含量与总孔隙度、田间持水量、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与pH和土壤容重呈极显著(P&...  相似文献   
214.
不同施肥模式下玉米氮、磷、钾吸收利用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两年田间试验,研究农民习惯施肥模式与优化施肥模式对玉米产量、氮磷钾积累分配及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施肥模式的玉米产量较农民习惯施肥模式提高了9.2%和8.5%,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施肥可显著提高玉米苗期至成熟期氮、磷、钾积累量,优化施肥模式可提高玉米灌浆期至成熟期氮、磷、钾积累量和开花期至成熟期阶段养分分配比例。与农民习惯施肥模式相比,优化施肥模式的玉米肥料吸收利用率提高50.2%,农学利用率提高51.7%,偏生产力提高36.5%,养分收获指数提高8.3%。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相关分析表明,玉米苗期至开花期和开花期至成熟期氮、磷、钾积累量与玉米产量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优化施肥模式通过控制氮、磷、钾肥总量与氮肥分期调控,使玉米产量、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均优于农民习惯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