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20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27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黑龙江省推广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的生产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是我省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大豆产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民的收入,而干旱是影响大豆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研究指出,干旱和半干旱区占全省16个农业气候地区50%,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大豆种植面积占全省大豆种植面积的60%。所以,保护土壤水分是大豆全苗、壮苗、提高产量的主要措施,黑龙江省九三农垦局研究推广的大豆行间覆膜栽培技术是一项保水、抗旱、  相似文献   
22.
1994~1997年对引入的20份美国矮秆半矮秆大豆品种进行田间种植鉴定,从中筛选出7份材料为育种利用,利用这些矮秆半矮秆基因材料与国内的早熟丰产大豆品种配制了57个杂交组合。已选育出F6稳定的矮秆半矮秆品系,并从中选出多个育种中间材料。  相似文献   
23.
美国矮秆半矮秆大豆的特性及育种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4-1997年对引入的20份美国矮秆半矮秆大豆品种进行田间种植鉴定,从中筛选出7份材料为育种利用,利用这些矮秆半矮秆基因材料与国内的早熟丰产大豆品种配制了57个杂交组合。已选育出F6稳定的矮秆半矮秆品系,并从中选出多个育种中间材料。  相似文献   
24.
郭泰  齐宁 《种子》2001,(6):60-61
本文报导了合丰41号的研究与试验结果及育种经验,合丰41号是采用有性杂交、定向选择及异地鉴定的方法育成的优良品种。具有耐瘠簿、高油、高产稳产、适应性好等突出特点,深受生产欢迎,一般产量2407-3000kg/hm^2,增产幅度为10.5%-12.9%,具有4201.5kg/hm^2的产量潜力,该品种的育成在育种目标制定和育种方法等方面均有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25.
半矮秆大豆新品种不同栽培方式产量表现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半矮秆大豆新品系通过垄作和平作窄行密植产量比较,同一品系垄作高产、平作窄行密植不一定高产。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平作窄行密植栽培直接影响单株粒重的性状是单株粒数,其次产百粒重,单独选择任一性状都可提高产量。间接影响单株粒重的性状是单株英数、有效分枝数。垄作栽培直接影响单株粒重的性状是单株荚数,间接影响单株粒重的性状为有效分枝数、单株粒数。矮秆、半矮秆育种F1 ̄F5代主要是针对与产量有关的性状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26.
野生大豆资源在大豆种质拓宽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79~2003年,先后收集、整理、鉴定了野生大豆资源材料989份,组配各类型种间杂交组合676个。筛选出一批蛋白质含量480mg·g-1以上优异野生大豆种质49份;抗孢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高抗种质8份;抗花叶病毒的野生大豆种质5份;多花荚、多分枝、抗逆性强等类型野生大豆种质9份;创造出蛋白质、脂肪双高661.6mg·g-1(龙品8807)品系1份和新种质类型8份。通过种间杂交,获得一批变异丰富、蛋白质含量高、百粒重在6~20g、抗逆性及丰产潜力大的优异中间材料,此外,选育推广了龙小粒豆1号特用新品种大豆,成为黑龙江省出口创汇的骨干品种。与此同时,利用花粉管通道技术,采用外源DNA导入技术,在中国首次选育出“黑生101”大豆新品种,拓宽了大豆种质遗传基础,丰富了大豆种质基因库。  相似文献   
27.
利用中子和γ射线辐照大豆感灰斑病丰产性好的杂交后代种子,在人工接种三江平原灰斑病混合菌种条件下,选育出一批抗灰斑病品种和抗灰班病资源合辐86—1043、合辐86—57等。  相似文献   
28.
东北春大豆推广品种蛋白质脂肪含量变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齐宁 《大豆科学》2001,20(1):45-48
对东北三省自 50年代至 90年代 3 2 0份大豆推广品种的蛋白质脂肪含量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看出 ,三省大豆推广品种的平均蛋白质含量以辽宁省品种最高为 42 .45% ,吉林省品种蛋白质含量最低为 3 9.87%。平均脂肪含量吉林省最高为 2 0 .49% ,辽宁省最低为 1 9.48% ,黑龙江省品种平均蛋白质脂肪含量均居中 ,分别为 40 .57%和 2 0 .2 0 %。五十年来 ,三省大豆推广品种蛋白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提高的幅度吉林 >辽宁 >黑龙江。平均脂肪含量吉林辽宁两省品种 50年代至 90年代均呈下降趋势 ,黑龙江品种平均脂肪含量略有提高。吉林辽宁两省不同熟期品种蛋白质含量均从早熟组至晚熟组呈逐渐上升趋势 ,脂肪含量则从早熟组到晚熟组依次降低 ,黑龙江品种蛋白质含量从早熟组到晚熟组逐渐降低 ,脂肪含量从早熟组到晚熟组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9.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明确大豆杂种优势的大小,探讨大豆杂种优势的遗传规律,筛选出一批高优势组合.试验共选用国内与国外引入的优良大豆品种(品系)715份做亲本,其中国内品种(品系)624个,国外引入品种(品系)91个,从1996至2000年分别在七个地点配制杂交组合1326个,并进行F1代子粒产量测定.试验采用间比法按熟期组及组合顺序排列,二次重复,以当地相近熟期组的主推品种为对照品种.从中筛选出176个优势较高的组合,进行第二次产量测定,方法与第一次测产相同,试验在二个地点同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亲优势率平均为6.8%,对照优势率平均为11.9%,高亲优势率超过30%以上的组合占19.8%,对照优势率超过30%以上的组合占25.3%,高亲与对照优势率同时超过20%以上的组合占18.3%.对不同类型组合杂种优势的分析显示,"本地品种×本地品种"组合的杂种优势低于"本地(引入)品种×引入品种"的组合,而"本地(引入)品种×引入品种"组合的杂种优势又低于"中国品种×国外品种"的组合,这种趋势是较为明显的.二次测产组合结果显示,高亲优势率平均为22.5%,对照优势率平均为21.1%,高亲与对照优势率同时超过20%以上的组合占22.1%.这说明从一次测产组合中筛选出的高优势组合有大部分会被淘汰掉,而通过二次测产所筛选出的高优势组合应具有一定的可靠性.通过二次测产,最终筛选出39个高优势组合.  相似文献   
30.
高抗灰斑病高产大豆新品种合丰34号的选育齐宁,郭泰,刘忠堂,商柏廷,张荣昌(黑龙江省农科院合江农科所)黑龙江省是我大豆的的主要产区,也是重要的大豆出口生产基地。近年来,大豆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但大豆灰斑病始终是阻碍大豆生产发展的主要病害,使大豆产量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