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11篇
综合类   3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棉花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f.sp.Vasinfectum(Atk)Snyder & HansenFor)和黄萎病(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Vd)是世界性的毁灭性病害,运用抗病品种防治枯萎病效果明显。目前,黄萎病缺乏抗原,尚无理想抗病品种,而且药剂防治两病的效果也不理想。近年国内开展了棉花及其它植物抗真菌蛋白的研究,以期深入  相似文献   
22.
植物病害生防芽孢杆菌抗菌机制与遗传改良研究   总被引:93,自引:5,他引:93  
 芽孢杆菌是土壤和植物微生态的优势微生物种群,具有很强的抗逆能力和抗菌防病作用,许多性状优良的天然分离株已成功地应用于植物病害生物防治。芽孢杆菌抗菌防病机制包括竞争作用、拮抗作用和诱导植物抗病性。其中,核糖体合成的细菌素、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等抗菌蛋白以及次生代谢产生的抗生素与挥发性抗菌物质产生的拮抗作用是生防细菌最主要的抗菌机制。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提高抗菌基因的表达水平和实现外源杀虫或抗菌基因的高效稳定共表达是增强生防芽孢杆菌抗菌活性和扩大防治对象的重要途径。基因组和蛋白组研究的迅猛发展必将极大地促进芽孢杆菌抗菌分子机制和抗菌基因工程研究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3.
甜菜褐斑病菌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抗药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980~1981年期间,自各地甜菜褐斑病病叶样本上分离出563个单孢菌株,并测定了各菌系对甲基托布津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山东高密、江苏东辛农场等地单独使用苯并咪唑杀菌剂3~4年以后,病菌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黑龙江巴彦、呼兰、山东薛城等地因没有或极少用药防治,病菌仍然表现敏感。山东菏泽、滕县等地已有一定数量的抗性菌株,但分布尚不普遍。试验证实,抗性菌株对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和苯来特等三种苯并咪唑杀菌剂具有交互抗性,百菌清、醋苯锡和毒菌锡对抗性及敏感病菌均有良好效果。目前可选择百菌清作为苯并咪唑类的主要替换药剂。初步观察,停止用药后三年以内抗性菌株的数量及抗性程度仍然保持稳定。此外,甜菜频繁调种加速了抗性病菌的扩散。建议未发现抗性的地区应尽量避免从抗性严重的地区调种。  相似文献   
24.
[目的]建立一套高效、稳定的甜高梁农杆菌遗传转化体系,并在甜高梁中验证来源于苏云金芽胞杆菌新型杀虫基因cry1Ah表达产物的杀虫活性.[方法]以甜高粱幼穗愈伤组织为转化受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密码子优化过的Bt cry1Ah导入2个甜高梁品种"BABUSH"和"MN-3025"中.对获得的再生植株进行 PCR检测、RT-PCR分析及除草剂抗性、目的蛋白表达水平和抗虫性鉴定分析.[结果]对336块幼穗愈伤组织块进行了农杆菌侵染,经双丙氨膦(Bialaphos)梯度筛选后共获得66株再生植株,PCR鉴定在8个转化事件中有22株为阳性植株,平均转化率为2.38%.RT-PCR检测结果表明,cry1Ah在T.甜高梁转基因植株中能够正常转录.Western blotting分析和ELISA定量测定显示,有5株可检测到Bt蛋白,但Bt蛋白含量差异较大,最高可达165.69ng·g-1叶片鲜重(FW),最低的仅为1.93 ng·g,-1叶片鲜重(FW),平均为87.50 ng·g-1FW.饲虫试验表明,有2株转基因甜高粱植株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表现为抗性.[结论]利用建立的以甜高粱幼穗为外植体的农杆菌遗传转化体系,可获得具有玉米螟抗性的转基因甜高粱植株,其后代遗传稳定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5.
构建了含有Bt杀虫基因cry1Ah和耐草甘膦基因2mG2-epsps的双价植物表达载体pMAGUHM,通过基因枪轰击Q31×Z31杂交组合的胚性愈伤组织,以2mG2-epsps为筛选标记,通过1mmol/L草甘膦异丙胺盐筛选,获得T0代转化植株80株,其中PCR检测有36株为阳性植株,阳性率达45%。对得到的阳性植株的T1、T2代进行了跟踪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玉米基因组中并正确表达。草甘膦及玉米螟抗性检测结果表明,有5个转基因品系表现出具有耐草甘膦和抗虫的双重特性。  相似文献   
26.
构建了含有耐草甘膦基因mG2-epsps的植物表达载体pUmG2,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其导入优良玉米自交系X90中,对Tn代1542株植株进行草甘膦喷洒实验,共得到32株能够耐受0.25%草甘膦药液的抗性植株;对这32株抗性植株的PCR检测结果表明,其中29株为PCR阳性植株,平均转化率为1.88%;Southern杂交和Western杂交检测结果证明mG2-epspps基因已整合至玉米基因组并正确表达。  相似文献   
27.
ERF转录因子及其在植物防卫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植物防卫反应基因的表达调控是植物防卫反应中的重要环节,而转录因子在转录调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综述论述了ERF转录因子的结构特征及其功能特性,并结合我们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它们在植物防卫反应中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8.
ARDRA方法在荧光假单胞菌分离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荧光假单胞菌的分类方法,分离筛选拮抗性较强的荧光假单胞菌。【方法】利用紫外下产生荧光的特性,采用梯度稀释及鞭毛染色的方法,对采自云南、海南、山东和新疆的488份植物根际土壤进行分离筛选,分离菌株进行ARDRA分析,采用室内平板对峙法筛选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并对其进行生理生化分析和分子鉴定。【结果】分离筛选到102株紫外下产生荧光的杆状单极生鞭毛菌株。ARDRA分析产生荧光假单胞菌类型、恶臭假单胞菌类型以及一个未知的谱带类型。以油菜立枯病菌作为靶标菌,筛选到25株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其中TC222产生的抑菌圈最大,进一步的生测结果表明该菌株对9种重要的植物病原真菌如番茄灰霉病菌等具有很强的拮抗活性。TC222的 16S rDNA核苷酸序列与荧光假单胞菌PfO-1同源性达到99%,其最终鉴定为荧光假单胞菌。【结论】ARDRA方法在分子水平上为荧光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探索了一条新途径;TC222菌株具有拮抗多种植物病原真菌的能力,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9.
用棉铃虫和粘虫制备不同组织匀浆液,分别进行了蛋白质含量和氨肽酶N活性测定,不同组织样品与毒蛋白点杂交测试,中肠可溶性蛋白与Bt毒蛋白的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棉铃虫和粘虫肠部组织酶活性都非常高,并且肠部组织样品和Bt毒蛋白都有点杂交结合;但只有棉铃虫中肠刷状缘膜小泡(BBMV)和Bt毒蛋白有Western印迹,而粘虫中肠BBMV和Bt毒蛋白没有Western印迹。  相似文献   
30.
芽孢的萌发是芽孢杆菌从芽孢成长为营养体的第一步。在芽孢菌属中,有些菌株对人畜具有致病性。研究芽孢萌发过程对解析其致病性和生理功能至关重要。本文优化了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芽孢的萌发条件,确定芽孢萌发的适宜条件为:缓冲液为NaH2PO4(10mmol·L^-1)与NaCl(100mmol·L^-1)的混合物、pn值为7.2、萌发温度为37℃,萌发剂为肌苷或L-丙氨酸(1mmol·L^-1)与其它单一氨基酸(100mmol·L^-1,除酪氨酸和色氨酸为1mmol·L^-1)组成的混合物;利用该萌发条件,检测了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HD-73及其无晶体突变株HD-73^-在利用不同氨基酸途径中的芽孢萌发率差异,发现缺失质粒pHT73的无晶体突变株HD-73^-在肌苷与天冬氨酸和肌苷与谷氨酸为营养萌发剂的条件下,萌发率明显高于菌株HD-73,说明在质粒pHT73上可能存在对这两种途径起负调控作用的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