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2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65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我们对16只绵羊造成皮肤缺损创,测定了血清总蛋白、血清球蛋白和白蛋白以及4种血清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血清总蛋白初期有所增强,此后降低,但一直在正常范围内;血清球蛋白,尤为γ球蛋白,逐渐升高;白蛋白显著地(P<0.05)低于正常;血清酶除酸性磷酸酶基本在正常范围内以外,其它3种血清酶,特别是碱性磷酸酶,都低于正常。证明局部组织损伤必然引起全身性变化。本研究对于临床上创伤的合理治疗、诊断和预后及病后护理有一定参考价值。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2.
16只绵羊造成皮肤全层缺损创,用7.53焦耳/cm^2的氦氖激光照射,进行了创伤形态学,组织病理学和抗张强度的分析。结果表明激光能使创伤提前3.25天愈合,上皮化过程提前3-4天完成,并加快毛细血管的生长和生发层细胞的再生,增加胶原纤维的数量和肉芽组织的形成,使胶原纤维的排列和力的方向一致,新生组织质地紧密,实验组比对照组抗张强度增加1.06公斤/cm^2。  相似文献   
23.
介绍了鸡传染性交气管炎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主要特征、流行病学等生物学特性以及冠状病毒引起的动物疾病,并阐述了上述3种病毒引起的疾病的诊断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4.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的流行病学及其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牛病毒性腹泻一粘膜病(BVD—MD),又称牛病毒性腹泻或牛粘膜病.是由病毒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极为复杂、呈多临床类型表现的疾病。1946年由Olafson等在纽约首次发现。本病在世界各国都有比较普遍的发生和存在.尤其养牛业发达的地区.这种疾病的发生更为严重。我国在1980年.由解放军兽医大学从病牛的流产胎儿脾脏中分离到该病毒毒株.以后又在一些省市引进种牛中检出了感染牛.  相似文献   
25.
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α)为原料制备免疫去势疫苗,并参照相关标准分别对抗原乳剂进行了无菌检验、安全性检验、物理性状检查以及免疫效力测定,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6.
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兰州地区幼犬轮状病毒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幼犬轮状病毒感染阳性率为57.1%,其中2~4月龄的幼犬占阳性病例的75.0%,4月龄以上者感染率最低为42.86%.  相似文献   
27.
28.
魏锁成 《畜禽业》2006,(14):47-48
对在兰州市相关动物临床上见到的299例表现各种性质和程度的腹泻病犬进行了较全面的流行病学统计分析,得出犬腹泻主要发生在每年春秋季节,以1岁以内的小犬多发,中度腹泻病例为主,平均病死率高达15.05%(8.11%~27.27%),本病的关键在于预防。  相似文献   
29.
用7.52J/cm^2氦氖激光照射绵羊的皮肤缺损创,测定了血清总蛋白、白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血红蛋白含量及A/G值与血清pH值。结果表明,激光照射能显著提高血清总蛋白(5.43%)和血红蛋白(4.12%)含量,增加球蛋白(14.16%),尤其是γ球蛋白(26.67%)的百分比,相应减少白蛋白的比值,对血清pH无明显作用。这些变化在创伤后15-21天达高峰,说明激光照射  相似文献   
30.
张家川县牛"猝死症"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近几年来发生在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境内的牛“猝死症”进行了广泛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并对尸体进行了剖检分析;该病发生突然,病程短,多数为突然死亡,发病率三年内平均0.29%,致死率91.50%,死亡率0.268%,高发区更严重,危害惨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