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33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333篇
林业   485篇
农学   398篇
基础科学   391篇
  336篇
综合类   2766篇
农作物   412篇
水产渔业   219篇
畜牧兽医   1612篇
园艺   503篇
植物保护   205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215篇
  2018年   197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189篇
  2014年   353篇
  2013年   282篇
  2012年   344篇
  2011年   382篇
  2010年   365篇
  2009年   337篇
  2008年   273篇
  2007年   249篇
  2006年   251篇
  2005年   244篇
  2004年   249篇
  2003年   207篇
  2002年   237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210篇
  1998年   173篇
  1997年   187篇
  1996年   163篇
  1995年   172篇
  1994年   144篇
  1993年   122篇
  1992年   128篇
  1991年   120篇
  1990年   107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5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1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23.
为了探究牛肉及副产物中稳定碳、氮同位素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确证稳定碳、氮同位素在牛肉加工制品产地溯源中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本试验通过对牛肉进行不同时间的水煮、烤制和油炸3种处理,其中水煮和烤制加工时间分别为5、10、15、20、25和30 min,油炸加工时间分别为1、2、3、4和5 min;采用元素分析仪-稳定同位素比率质谱仪(EA-IRMS)测定脱脂牛肉、粗脂肪及副产物中δ13C和δ15N值。结果表明,脱脂牛肉中δ13C值在水煮、烤制和油炸3种加工方式不同加工时间之间均无显著差异,水煮和烤制后粗脂肪中δ13C值无显著变化,油炸后的牛肉粗脂肪δ13C值主要受植物油的影响,加工方式及加工时间对其无显著影响;水煮脱脂牛肉δ15N值在加工25、30 min时与对照组牛肉存在显著差异,但平均差值仅为0.3‰~0.9‰。牛肉稳定碳、氮同位素在不同加工过程中分馏效应较小,可有效用于牛肉加工半成品及成品的原产地溯源。  相似文献   
24.
基于机器视觉的马铃薯晚疫病快速识别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晚疫病是马铃薯的一种严重病害,可造成减产甚至绝收。因此马铃薯晚疫病的识别与控制对提高其产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文基于机器视觉技术对马铃薯叶部晚疫病进行检测,根据马铃薯叶片上晚疫病斑的颜色、纹理和形状特征参数的不同,提取叶片表面的特征参数,并建立数学模型对病害程度做出评价。在RGB、HSV颜色空间中,根据马铃薯叶片在患病早期叶片颜色发生变化且与健康叶片不同,利用颜色特征,建立马铃薯晚疫病的无病和患病模型,该模型对马铃薯患病早期的识别率为67.5%。利用灰度共生矩阵,采用纹理统计参数进行病害等级评价,用熵值和能量值描述晚疫病的严重程度,纹理特征对患病程度的识别率比较稳定,对患病中期与后期的识别率分别为72.5%与80%。利用形状特征的相对特征,根据病斑面积比进行晚疫病诊断,该方法对马铃薯叶片晚疫病患病后期的诊断取得较好效果,识别率为90%,但由于叶片患病早期的病斑面积小且分散,识别难度大,识别率仅为50%。针对颜色、纹理及形状特征在识别马铃薯叶片晚疫病时的优势与局限性,提出颜色纹理形状特征结合的识别方法,对患病中期与后期的识别率分别为90%和92.5%。通常马铃薯晚疫病的理化值检测法耗时数天,但利用机器视觉识别马铃薯晚疫病患病情况非常快速,根据颜色特征进行病害识别的时间约为4 s,纹理特征识别的时间为7 s,形状特征特征识别的时间为3 s,综合颜色纹理形状特征的识别由于计算量较大,识别时间为9 s。该研究可为基于机器视觉的马铃薯晚疫病的快速检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5.
[目的]为获得适宜在青海民和地区种植的小黑麦品种,[方法]在当地进行国内外小黑麦品种的适应性试验,测定其生育期、株高、出苗率、发芽等指标。[结果]结果表明:国内的小黑麦品种比国外的品种生育期短2-10 d;株高相比较而言“Pingpong”最高,达164.3cm,其次是“中饲1048”(158.07cm)和“中饲3241”(153.50cm);出苗率“中饲1048”最高,为60.67%;综合发芽指标及千粒重分析表明, “中饲1048”最高,“中饲3241”次之,在该地区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结论]因此,“Pingpong”、“中饲1048”和“中饲3241”三个品种可以作为该地区种植的推荐品种。  相似文献   
26.
正农产品上行是电商扶贫的重要内容,从目前的实践来看,虽然已经取得不小的成绩,但面临的问题同样不少。从各地推动农产品上网的程度来看,梳理出以下八种状态,需要针对性反思和改进。第一种养在深闺人未知大多数的贫困地区农产品是默默无闻的,可能生态环境很好,可能品质很佳,但缺少应有的知名度,无法在市场上引起足够的关注。  相似文献   
27.
针对云南省丘陵山地中马铃薯种植区地形复杂、土壤黏性较大、培土阻力大等特点,在现有市场培土器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仿生优化设计,目的是为了减小培土过程中的阻力,降低微耕机功率消耗。前期工作包括对马铃薯种植区的耕作条件及土壤相关数据的采集,以及农机市场的调研等。然后利用Creo软件对培土器进行三维建模,进行导曲线拟合优化,添加仿生凸包。该培土器的设计适用于60~75 cm的垄距作业,通过仿生优化之后,有效减小了土壤的黏附,降低了450 N的培土阻力,减阻率达到37.5%,培土效果符合相关的马铃薯种植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28.
运用温室葡萄水热平衡观测资料,分析了东北日光温室葡萄的能量平衡和能量分量日变化、生育期变化以及分配规律,同时也分析了潜热通量(λET)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水热通量各分量在整个生育期日变化总体上呈现为单峰趋势,净辐射(Rn)的峰值最大为618.75 W·m-2λET峰值最大为242.73 W·m-2,感热通量(H)峰值最大为327.93 W·m-2;在新梢生长期,白天λET较小,为34.55 W·m-2,随着生育期推进,λET逐渐增大,在果实着色成熟期达到最大值(78.49 W·m-2)之后减小;H在各生育期能量中均占了绝大部分;白天潜热通量占净辐射的比例(λET/Rn)在新梢生长期最小,为25.28%,在果实着色成熟期最大,为44.17%;感热通量占净辐射比例(H/Rn)整个生育期几乎都达50%以上,土壤热通量占净辐射比例(G/Rn)相对较小,变化范围为4.46~12.32 W·m-2;在整个生育期能量比率大小依次为H/Rn>λET/Rn>G/Rn。在不同生育阶段瞬时尺度上,Rn是影响潜热变化最主要的气象因子,R2高达0.88。在日尺度上,各气象因子对潜热通量的影响在逐渐变弱,相对湿度(RH)与λET相关系数仅为0.28。但无论从瞬时尺度还是日尺度,Rn都是影响潜热通量最主要的气象因子。各气象因子对潜热通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Rn>VPD>Ta>RH。  相似文献   
29.
研究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既有助于推动农业与工业的发展,又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内容之一。本文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并就水文水资源中气候变化研究技术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30.
<正>中国的西南山地位于西藏东部、四川西部、云南西部一带,分布着一系列南北走向的山脉——横断山系。这片约36.4万平方公里的区域仅占中国国土面积的3.8%,却拥有中国一半以上的鸟种,包括绿尾虹雉、红喉雉鹑、藏马鸡、四川旋木雀等40多种中国特有的珍稀鸟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