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5篇
  2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目的】分析生防细菌与化学杀菌剂复配效果,筛选出有效防治棉花枯萎病的配方组合处理种子,为棉花病害绿色防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棉花枯萎病主要致病菌尖孢镰刀菌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平板对峙试验筛选拮抗细菌,含毒介质法对化学杀菌剂进行毒力测定,相容性测定筛选出与生防细菌协同使用的化学杀菌剂;评价盆栽试验防病效果。【结果】6种生防细菌对尖孢镰刀菌均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在56.69%~79.53%,其中枯草芽孢杆菌KXZ-33对其抑制率最好,为79.53%。化学药剂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福美双抑菌效果较好,EC50分别为15.840 1、18.018 0、12.794 0 mg/L。KXZ-33与20 mg/L的甲基硫菌灵的相容性最高为90.46%,活菌数为2.18×107 cfu/mL。KXZ-33与10 mg/L多菌灵在7 d防治效果最高为90.5%,28 d下降为27.0%;KXZ-33与10 mg/L甲基硫菌灵协同防治棉花枯萎病7 d防效为87.7%,28 d防病效果为43.7%。【结论】枯草芽孢杆菌KXZ-33种子处理与喷施50%甲基硫菌灵10 mg/L防治棉花枯萎病可以起到提高防效,弥补生防细菌在农业生产中的防效不稳定的同时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22.
以5个对黄萎病抗性不同的棉花品种及10个棉花杂交株系为材料,在黄萎病田连续3年种植,与常规田种子进行发芽率、发芽指数及带菌率对比测定,对结果做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病田种子带菌率明显增高,由平均带菌率0.499%上升到2.28%,增加了1.781%;发芽率相较常规田种子相差不大,常规田种子平均发芽率为98.49%,病田种子平均发芽率为97.78%;而病田种子发芽指数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发芽指数由49.436降至45.719.杂交株系M 37与M44相比,杂交株系M 37种子对黄萎病菌感染耐受能力较强,病田种植3年种子平均带菌率为1.502%,比杂交株系M44低1.498%.  相似文献   
23.
本试验在新疆吉木萨尔县三台镇黄蒿湾村未施过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制剂的马铃薯地中,喷施两种转基因苏云金芽孢杆菌粉剂UV1和GO。经过田间土样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工程菌可在田间存活一年以上,但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并且土壤中工程菌的数量随田间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呈现不断的波动。通过在距试验区不同距离的地点进行取样分析检测,发现工程菌可扩散到距离试验点20m以内的隔离区。在隔离区外(20m以外),无论在植物叶片还是在土壤中都未检测到工程菌的存在。  相似文献   
24.
通过细胞学鉴定判断新疆甘草栽培种乌拉尔红皮的染色体基数和倍性,了解其染色体核型,为甘草属植物类群间的遗传分化提供参考依据.以乌拉尔红皮萌发的根尖为研究材料,通过常规核型分析方法进行核型研究.结果表明,乌拉尔红皮的染色体基数为x-8,是二倍体(2n=2x-16),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16=1L 4M2 1M1 2S,核型公式为2n=2x=2st(SAT) 4sm 6m 4T,核型不对称性为3C型;次缢痕位于染色体长臂上,具有2对小染色体.  相似文献   
25.
以C17为基本培养基分别添加2,4-D、Dicamba和PAA三种等激素对大赖草的幼胚进行了离体培养,试验表明,部分幼胚可在原培养基中依次完成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及植株再生,2,4-D和Dicamba对大赖草幼胚愈伤组织诱导效果好,PAA对一步成苗有良好的促进作用.C17和W14两种培养基对大赖草花药培养的试验结果表明,C17的诱导效果优于W14,应在大赖草的组织培养中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26.
温室检测棉花黄萎病抗性的4种接种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陆地棉和海岛棉共31个棉花品种为材料,采用了温室棉花抗黄萎病鉴定中常用的4种接种方法,同时与病圃的剖秆病指做比较,分析比较不同接种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切根蘸菌法是相对较好的接种方法;叶片针刺涂抹法发病最快,接种24 h后即可发病,并且发病比较均匀,接种10 d后发病显著;切根蘸菌法发病速度仅次于叶片针刺涂抹法,接种10 d后开始出现症状;定量法发病比切根蘸菌法慢,接种15 d后才发病,而且发病不均匀;菌液浇根法发病速度最慢,发病也比较轻,接种后20 d左右才出现症状,50 d后才达到发病高峰。与病圃品种抗病性鉴定结果相比,切根蘸菌法一致性最高达到93.5%,菌液浇根法最差,只有71.0%的棉花品种抗性与病圃鉴定结果一致。通过4种接种技术得到的鉴定结果,海岛棉的病指都高于病圃鉴定的病指。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分析不同棉花品种黄萎病抗性与其生理结构之间的关系,为优化棉花组织结构抗性鉴定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个不同棉花品种为材料,采集接种棉花黄萎病菌V76前后的棉花根、茎、叶部组织,对其横切面做连续石蜡切片,观察不同抗性品种之间的组织结构差异.[结果](1)接菌前随棉花相对病情指数的增高,根表皮与导管细胞的平均细胞面积增大,细胞密度降低;接菌后随棉花相对病情指数的增高,根皮层薄壁细胞的平均细胞面积增大,细胞密度降低.(2)接菌前随棉花相对病情指数的增高,茎表皮细胞的平均细胞面积增大,细胞密度降低,而木质部细胞的平均细胞面积减小,细胞密度增高;接菌后随棉花相对病情指数的增高,茎皮层薄壁细胞与木质部细胞的平均细胞面积增大,细胞密度降低.(3)接菌前随着相对病情指数的增高,叶上表皮细胞的平均细胞面积增大,细胞的密度降低;接菌后随着相对病情指数的增高,叶肉细胞的平均细胞面积增大,细胞密度减小.[结论]接菌前感病品种单位面积的根表皮细胞与根导管细胞排列疏松;接菌后感病品种单位面积的根皮层薄壁细胞数目少于抗病品种,因而细胞间隙扩大,导致菌丝在其内快速生长;接菌前感病品种单位面积的茎表皮细胞数目少于抗病品种,而茎木质部细胞多于抗病品种,接菌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即感病品种单位面积的茎木质部细胞数目少于抗病品种,导致菌丝在其内生长缓慢或者阻止迅速生长,有利于棉株的正常生长发育;接菌前感病品种单位面积的叶上表皮细胞数目少于抗病品种,而接菌后感病品种单位面积的叶肉细胞数目少于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28.
用花粉管通道法将新疆的大赖草 DNA导入普通小麦花培品系 761 ,从转化的 D3和 D4代变异中筛选出大穗(主穗长大于 1 4cm)、多穗 (主穗粒数大于 60粒 )品系 50个 ,并能稳定遗传和正常结实 ,各品系连续多年种植 ,在穗长、穗粒数和粒重上表现突出。经对供体、受体和转化后代进行酯酶同工酶和 RAPD分析 ,证明供体 DNA片段已进入受体引起 DNA重组  相似文献   
29.
新疆大赖草的性状鉴定及与普通小麦有性杂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普通小麦近缘野生种新疆大赖草(Leymus racemosus(Lam.)Tzvel.)的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和抗性进行的鉴定观察,以及与普通小麦(T.Aestivum L.)进行的杂交试验表明,新疆大赖草表现为茎粗抗倒,穗大,粒多,植株高大,叶片蜡质化;蛋白质含量为18.3%,17种氨基酸平均比普通小麦品种高出28.96%。它对干旱、盐碱、寒冷、瘠薄等非生物胁迫具较高耐性,并对白粉病、锈病、根腐病、黄矮病、赤霉病等真菌、细菌和病病害抗性良好;新疆大赖草与普通小麦杂交难以获得杂种后代。  相似文献   
30.
通过研究棉花抗黄萎病性与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关系,为棉花黄萎病的抗性鉴定提供依据。采用在室内用棉花黄萎菌孢子悬浮液对不同抗性的4个海岛棉(Gossypiumbarbadence)品种和10个陆地棉(Gossypiumhisutum)品种进行接菌,苗期发病后测定叶片s0D、POD、CAT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并与未接菌的对应品种叶片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经过棉花黄萎病菌的诱导,棉花叶片中SOD活性比未接菌时下降,其中耐病、感病品种(In〉20)的降低幅度大于高抗、抗病品种(0〈In≤20);MDA含量比未接菌上升,耐病、感病品种(In〉20)的增加远大于高抗、抗病品种(0〈In≤20);棉苗叶片中POD、CAT活性在棉花黄萎菌的诱导下产生的差异比未接菌的酶活性差异要明显,对生理生化产物的测定效果比未接菌时测定的效果好。SOD活性和MDA含量可以作为鉴定棉花抗黄萎病性的生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