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10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正近年来,广西农机事故时有发生。2013年,全区发生农机事故21起,死亡20人,受伤2人;2014年,全区发生农机事故5起,死亡8人,受伤12人。相继出现重特大农机事故给我们农机安全监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不妥为应对,将严重制约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发展,已经到了必须下决心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更加重视"防患于未然",要做"事前诸葛亮",使潜在的可能发生的农机事故无法形成,  相似文献   
22.
水稻叶绿素b减少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及其相关特性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对水稻镇恢249叶绿素b减少突变体的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性状是由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的质量性状。 与镇恢249相比,突变体的叶绿素含量降低,光合速率低,但其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和饱和光强高,光合速率高 值持续期与叶片寿命的比值大。突变体虽然生长量和单穗重较低,但分蘖力增强,成穗率增高,熟期适中,因而仍然具 有每公顷6750kg的较高产量。以上特性决定了该突变体在杂种优势利用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3.
周玮  张荣铣  李瑞  钟亮  陆巍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314-10315
[目的]建立一种甲基紫精诱导完整水稻叶片产生氧化胁迫对叶片无损伤的处理方法。[方法]建立叶鞘引入法,分别用浸根引入法、叶鞘引入法和涂抹引入法处理水稻幼苗叶片后,测定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和Rubisco含量,分析不同氧化胁迫诱导方法和不同处理液浓度对诱导效果的影响。[结果]通过叶鞘引入100μmol/LMV的氧化胁迫诱导方法对水稻叶片无损伤,其效果比涂抹引入法和浸根引入法要好。在此条件下,20~40μmol/L MV处理可使水稻第5叶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发生显著变化。当处理液浓度达到100μmol/L时,Rubisco含量下降约50%。[结论]叶鞘引入法可用于以叶绿素荧光参数或Rubisco含量为标准进行水稻抗氧化胁迫突变体的筛选。该方法的建立为水稻抗氧化胁迫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4.
选取厦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公园绿地21处,调查固氮树种组成、分布并通过观察根系根瘤有无和固氮酶活性测定,对厦门40种园林树木的固氮能力进行了初步筛选,结果表明:刺桐、鸡冠刺桐、紫藤、印度紫檀、流苏相思、翅荚决明、黄花槐、红花洋金凤、常春油麻藤是适于我国南方的高效固氮树木,可配置用于厦门地区的园林绿化。  相似文献   
25.
水稻叶源量的调节与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杂交水稻汕优 6 3为材料 ,于抽穗时增施氮肥 (112 .5kg/ha) ,可使光合速率最高值比对照提高 3.5 5 %,光合功能期延长约 3d ,叶源量和产量分别增加 7.93%和 5 .70 %。采用 4× 4NCII设计对水稻叶源量进行遗传分析 ,结果表明 ,叶源量的狭义遗传力和广义遗传力分别达到 70 %和 30 %以上 ,说明叶源量可作为育种指标。基因的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对杂种一代叶源量形成的影响同等重要 ,叶源量受父母本互作效应影响较大。利用亲本一般配合力效应之和可以预测杂交稻叶源量的表现。  相似文献   
26.
普通野生稻和栽培稻光合功能衰退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普通野生稻(Oryza sativaL.f.spontanea Roschev.)和五种栽培稻包括粳稻品种9516(O.sativa L var.9516)、武育粳3号(Wuyujing3)、97-7,籼稻品种NAU303和杂交籼稻汕优63为材料系统地比较了野生稻与栽培稻之间、栽培稻不同品种之间光合功能衰退进程的差异并对造成这些差异的生理生化机理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自  相似文献   
27.
秸秆集中沟埋还田对土壤氮素分布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秸秆集中沟埋还田(DB-SR)是一种新型土壤耕作方式,能够形成特殊的"秸秆层"结构。通过研究秸秆层及其界面土壤的氮素含量和微生物群落结构,以期阐明秸秆层对土壤氮素分布以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设置秸秆沟埋还田深度为20 cm、40 cm以及对照(秸秆不还田)3个处理,测定秸秆层及其界面土层(±5 cm)的NH~+_4-N与NO~-_3-N含量,分析微生物量碳(MBC)及群落结构特征。研究发现,"秸秆层"对氮素具有滞留作用,并能够持续60个月。在20 cm埋深下,秸秆层提高了其界面上下土层的MBC,但对多样性指数的影响不显著;在40 cm埋深下,水稻秸秆层界面土壤MBC随时间先减小后增大,多样性指数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小麦秸秆层界面土壤MBC随时间先增大后减小,多样性指数随时间先减小后增大。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主成分分析表明,秸秆层微生物能很好地利用各类碳源,其界面土壤的微生物代谢活性也比CK处理有所提高。对应分析表明,小麦秸秆在20 cm埋深下,NH~+_4-N、NO~-_3-N与界面土层微生物群落具有相关性,MBC与秸秆层微生物群落显著相关;在40 cm埋深下,NH~+_4-N、NO~-_3-N和MBC与秸秆层微生物群落变异显著相关。综上可知,"秸秆层"能有效滞留氮素,减少土壤氮素淋失,增加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  相似文献   
28.
自然条件下杂交水稻Ⅱ优129的光抑制及其恢复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田间高产杂交籼稻Ⅱ优129与对照汕优63的光响应曲线、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探讨了Ⅱ优129剑叶光合作用的光抑制特性及其对强光的适应机制。结果表明, 田间自然条件下杂交水稻叶片发生光抑制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热耗散的增加,尤其是依赖叶黄素循环的热耗散的增加,而不涉及光合机构的破坏。具有超高产潜力的水稻品种Ⅱ优129比对照汕优63耐光抑制,其原因主要是Ⅱ优129具有较高的饱和光强、最大光合速率和叶黄素循环活力,遭受光抑制伤害后的恢复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29.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富氢水对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生长和光合作用的调控及其作用机制,为富氢水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用富氢水(hydrogen-rich water, HRW)灌溉草莓,测定草莓生长、光合气体交换和光合效率等参数。以地表水灌溉为对照。[结果]HRW处理后草莓叶面积增加,叶片干重、鲜重分别增加57.7%和60.4%,相对生长率和净同化率分别增加50.0%和59.9%,表明HRW对草莓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HRW处理后叶绿素a含量增加14.4%、叶绿素b含量无明显变化,叶片净光合速率提高22.3%,叶片可溶性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显著增加。HRW处理后,经过PSⅡ的电子传递速率增加但不显著,而光合系统Ⅱ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O)的显著降低表明草莓叶片光合机构保护调节能力提高;经过PSⅠ的电子传递速率及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Y(Ⅰ)显著增加,暗示PSⅠ环式电子流的提高。进一步分析发现跨膜质子梯度(ΔpH)显著高于对照,占跨膜质子动力势的主要部分,ATP含量较对照增加43.9%,验证环式电子流增加的结果。[结论]富氢水通过增强环式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