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4篇
综合类   14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梁梦玲  胡兵辉 《南方农业学报》2019,50(10):2249-2256
[目的]探究不同灌溉方式对秋葵生长生理与水分利用的影响,为制定西南高原季节性旱区秋葵丰产节水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5种灌水处理,其中,3种定量灌溉方式,分别为T1(5 mm)、T2(15 mm)和T3(25 mm);2种交替灌溉方式,分别为T4(5 mm与15 mm交替)和T5(5 mm与25 mm交替).分别在秋葵的苗期、花期和成熟期测定其株高、茎粗、叶面积及叶片数;使用Li-6400光合测定仪于上午9:00—12:00测定其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果实成熟期测定叶绿素含量;试验结束后测定其植株的干重、鲜重及根系活力.[结果]与T2处理相比,T5处理秋葵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含量分别显著增加39.3%、25.0%和35.9%(P<0.05,下同),其根系活力显著增加26.5%,根冠比显著提高13.8%,平均茎粗显著增加18.8%,而在花期时株高减少7.4%,差异不显著(P>0.05);T5处理在叶片光合速率下降不明显的情况下,花期的叶片蒸腾速率较T3处理显著减少33.5%.与T5处理相比,T3处理水分利用率显著降低48.8%,平均茎粗增加7.8%;与T5处理相比,T4处理产量显著减少46.8%,水分利用率显著降低12.2%.从各处理下的秋葵农艺指标结果来看,T1处理的株高、茎粗、叶面积等各项指标均为最小值,发育明显迟缓.从叶面积来看,除T1处理外其余各处理叶面积间差异较小,但交替灌溉下的平均叶面积比定量灌溉(T2和T3处理)小,差异不明显.[结论]适宜水量交替灌溉有利于提高秋葵的农艺性状、生理指标及水分利用率,尤其在水量为5和25 mm干湿交替灌溉下各项指标均达最佳状态,可在西南高原地区节水栽培秋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2.
陕西省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建立健全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既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具体体现,也是加强陕西省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本文评析了陕西省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现状,总结探讨了陕西省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做法及经验,并提出建立健全陕西省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3.
掌握水分调控方式对于农田的有效耕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作物水分的消耗主要用于叶片的蒸腾和光合作用,把握这2个重点对于节水模式和灌溉方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该文综述了农田土壤水分生态过程及其调控,植物水分生态过程及其调控,土壤-植物-大气连续系统水分生态过程及其调控,并展望了作物根系吸水作用和耐旱植物的培育,为今后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4.
对西南干热河谷地区夏玉米农田土壤在不同覆盖方式下其温度变化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方式下,旱地玉米农田土壤温度变化情况呈现出差异性。在0~25 cm土层范围内,夏玉米生育前期秸秆覆盖土壤日均温度比裸地要低,而地膜覆盖土壤日均温度要高于裸地,到了生育后期,不同覆盖方式下的土壤温度日均差异明显降低,其中以地膜覆盖方式下的土壤目平均温度变化最小;土壤温度随土层加深变化幅度逐渐减小,且不同覆盖方式下的温度变化逐渐趋于一致,其中地膜覆盖的增温缓温作用优于秸秆覆盖;土壤温度的变化与气温的相关函数均呈正向相关性,但随土壤深度增加,相关性减弱;最后通过比较产量数据,得出稳定的土壤温度有利于提高夏玉米产量,且地膜覆盖方式在增产增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25.
北方农牧交错带县域典型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对比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能准确地描述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合理性,并从时间序列上反映系统产业结构的动态演变特征,立足北方农牧交错带,在近31a的时间尺度上,以偏农区的榆阳区和偏牧区的乌审旗县域典型农业生态系统作为比较研究对象,采用系统组分优势度、系统结构优势度和系统稳定性指数作为研究模型,对两地农业生态系统的产业结构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显示种植业是偏农区农业生态系统的主导产业,其组分优势度在后期下降较快;林业在两地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组分优势度均较小;畜牧业是偏农区最具发展潜势的产业,是偏牧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渔业组分优势度在两地均为最小,基本对系统无贡献;偏农区农业生态系统结构较为优越,而偏牧区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较为突出。结合研究结果,并就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在北方农牧交错带偏农区和偏牧区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以期为当地及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生态系统产业模式优化和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26.
针对西南干热河谷旱季休闲农田面积扩大的实际,选择旱季初和旱季末2个时段,研究24 h休闲农田温度与农田蒸发量的变化规律及协同关系。结果表明:休闲农田温度曲线和蒸发量累计曲线大致呈现波形函数曲线变化,随着土壤深度和农田覆盖物的增加,曲线依次向后推移,波幅也逐渐变小,表明农田覆盖物对土壤起到一定的稳温和保水作用,可明显降低农田土壤水分散失;休闲农田温度与农田蒸发量的协同函数均呈现正向协同关系,且协同系数普遍较大,随着土壤深度和地表覆盖物逐渐增加,协同关系逐渐减弱,而干旱却有利于协同关系加强,说明在气候干燥区,农田温度升高,农田蒸发量增大,温度与蒸发量的协同关系增强,农田温度仍然是农田蒸发的主要推动因素。故西南干热河谷地区要开发利用季节性休闲农田,就必须做好旱季农田土壤水分的保蓄,增加地表覆盖物,减少农田水分的无效蒸发,为休闲农田的开发利用奠定良好的水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