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4篇
  20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长期施肥土壤钾有效性与腐殖质组分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长期施用不同肥料对栗褐土钾有效性的影响,利用20 a的长期定位试验比较了8种施肥处理的土壤速效钾、缓效钾含量,并分析了二者与土壤腐殖质组分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长期单施氮肥和氮磷配施土壤速效钾、缓效钾含量以及速效钾与缓效钾的比例、速效钾和缓效钾占全钾的比例均无显著差异;施用有机肥的5个处理(M、M1N、M1NP、M2N、M2NP)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速效钾与缓效钾的比例、速效钾和缓效钾占全钾的比例大幅度提高,施高量有机肥的2个处理(M2N、M2NP)效果更佳;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与腐殖质总量及其组分间均呈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对于长期以来几乎不施钾肥的栗褐土来说,坚持施用有机肥是提高土壤供钾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2.
探讨了硫磺粉、硫酸亚铁和糠醛渣 3种物质对石灰性褐土上小麦产量及其地上部吸磷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单施酸性物质或与氮磷肥配合施用均可提高小麦产量及其地上部吸磷量 ,增产幅度可达 6 2 %~ 12 0 % ,吸磷量可增加 3 7%~ 2 7 7% ,其中硫酸亚铁与氮磷肥配合施用的增产效果最好 ,单施硫酸亚铁的处理次之。施用酸性物质代替部分磷肥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肥料投入  相似文献   
23.
黄土丘陵区土壤—作物系统氮素特征与管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基于长期定位试验,对黄土丘陵区的晋西北河曲县砖窑沟试验区土壤氮素资源与分布,土壤氮素变化和农田氮素平衡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该区氮素管理策略和施肥方案。结果表明,试验区土壤全氮含量平均为0.4.g/kg,土壤碱解氮为16.76.mg/kg,氮素水平低,供氮能力差。土壤氮素含量呈现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态势。经过连续13年的施肥处理,施有机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020cm土层全氮含量显著提高了12.0%~105.6%,2040cm土层全氮含量变化没有显著差异;各施肥处理020cm土壤碱解氮均呈上升趋势,增加了32%~299%,土壤有效氮的增加与连续施入有机肥的量有关。施肥处理的糜子农田的土壤氮素均呈现出盈余状况,马铃薯田则基本保持平衡。因此,在轮作周期中应根据前茬作物的需氮特性和收成情况确定当季作物的氮肥施用量。糜子和马铃薯的施肥应以氮肥和有机肥为主,氮磷比例分别为1∶0.5~0.7和1∶0.7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24.
为提高石灰性土壤磷的有效性,通过培养试验探讨了糠醛渣、固体草酸、硫酸亚铁、硫磺粉和醋渣对石灰性土壤磷的活化效果.结果表明,除醋渣外,其他几种酸性物质均可显著提高石灰性土壤磷的有效性,其效应从高到低依次为糠醛渣、固体草酸、硫酸亚铁、硫磺粉,速效磷的平均值依次较对照提高了26.3%,212%,15.8%,14.2%;活化效应具有时效性,糠醛渣和固体草酸呈速效型,有效期主要在开始的60d以内,硫酸亚铁和硫磺粉属缓效型,有效期主要在30~60d和30~75d时段内.由此选出比较理想的糠醛渣、硫酸亚铁和硫磺粉进行了田问试验,探讨其生物效应,并与磷肥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几种物质均可促进冬小麦对磷的吸收;糠醛渣和硫磺粉的增产效果较明显,硫酸亚铁和磷肥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硫酸亚铁与磷肥相比施用成本较低,糠醛渣投资小,效益比较高.  相似文献   
25.
长期施肥对晋西北农田硝态氮累积与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19年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施肥后NO3--N在晋西北土壤中的残留效应,结果表明:单施低量有机肥后,NO3--N不会在土壤中累积,在土壤剖面的分布呈直线型;其他施肥处理都造成了N0--N在土壤中的累积,凡呈倒"S"犁分布,在20~80,140~200 cm土层出现了2个NO3--N累积层,在80~140 cm土层形成了NO--N 累积的低值区域.单施氮肥大幅度提高了NO3--N的累积量.配施磷肥后,可显著减少NO3--N在土壤中的累积;配施低量有机肥后,NO3--N的累积最基本上与单施氮肥处理持平;配施高量有机肥后,加重了NO3--N在土壤中的累积.  相似文献   
26.
1999年10~11月份,分3批使用阴道栓+FSH超数排卵供体布尔山羊13只.在放入阴道栓的第8~10 d,连续3d递减量肌肉注射FSH(澳大利亚)320 mg.9只供体羊发情、配种、采胚(有效率69.23%).平均采胚数18.11±5.18枚,其中可用胚平均数15.44±6.31枚(可用胚率85.28%).将139枚7日龄可用胚移植受体关中奶山羊89只,妊娠50只,妊娠率56.18%.其中鲜胚移植妊娠率61.11%(44/72),冻胚移植妊娠率41.67%(5/12),二分割胚移妊娠率20%(1/5).50只妊娠受体羊共产羔68只,每只供体羊平均获羔羊7.56只.供体羊采胚后,平均39.9 d发情,配种,全部妊娠产羔,产羔率200%.胚胎移植羔羊性别、初生重、发病率和布尔山羊自繁羔羊无显著差异,P>O.05.本次布尔山羊移植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技术成熟,可推广应用,逐步产业化.  相似文献   
27.
长期施用不同肥料对栗褐土有机磷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艳菊  王改兰  张海鹏  赵旭  熊静  黄学芳 《土壤》2013,45(3):426-429
采用Bowman-Cole提出的土壤有机磷分级体系对长期定位试验耕层土壤有机磷的形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除单施氮肥处理(N)外,各处理磷的有效率与对照相比均有所增加,高量有机肥与氮磷肥配合施用处理(M2NP)增加最多,增加了5.59%;氮磷肥合施(NP)、单施低量有机肥(M1)、低量有机肥与氮肥配合施用(M1N)、低量有机肥与氮磷肥配合施用(M1NP)、高量有机肥与氮肥配合施用(M2N)和M2NP处理有机磷总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92.7%、133.8%、133.9%、191.3%、172.1%和201.5%,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除N处理外,各处理有机磷组分中以活性有机磷增加地最为明显,较对照增加了205.1% ~ 420.5%,其中以M2NP增加最为显著增加了420.5%;中活性有机磷与中稳性有机磷是栗褐土有机磷的主体,约占有机磷总量的70%;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表明,活性有机磷、中稳性有机磷对速效磷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28.
根据64个样点的测定数据,应用经典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了褐土容重和含水量的空间变异性,并给出了不同置信水平和不同精度要求下两者的合理取样数目。在此基础上,应用半方差分析方法,进一步讨论了容重和含水量的空间变异结构和半方差函数模型。结果表明,容重和含水量的空间变异都是有结构的,容重的相关域为13m,含水量的相关域为10m。两者的半方差函数均可用球函数模型拟合。  相似文献   
29.
山羊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发病原因 子宫内膜炎多因人工授精时的消毒不严,不遵守操作规程,精液被污染;正常分娩时的助产或难产手术时的感染,无名流产,胎衣不下,子宫颈炎或子宫弛缓等疾病引起;有时公羊本交也可使母畜传染.子宫内膜炎是母畜不孕中最常见原因,直接影响到母羊的繁殖进度,影响畜牧生产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30.
长期施肥对栗褐土有机碳含量及其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作为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在耕地生产力和作物产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25年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为依托,分析了不同施肥处理对栗褐土有机碳含量及其组分的影响,为调控农田土壤肥力及栗褐土有机碳库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田间试验开始于1988年,设置8个施肥处理为不施肥(CK);单施氮肥(N);氮磷肥合施(NP);单施低量有机肥(M1);低量有机肥与氮肥合施(M1N);低量有机肥与氮磷肥合施(M1NP);高量有机肥与氮肥合施(M2N);高量有机肥与氮磷肥合施(M2NP)。于第25年玉米播种前,采集以上处理的耕层(0—20 cm)土壤样品。借助有机碳物理分组方法和化学分析方法,测定了土壤总有机碳和有机碳各组分的含量。【结果】长期施用不同肥料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栗褐土总有机碳、游离态颗粒有机碳以及闭蓄态颗粒有机碳含量,其中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尤其是高量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的作用更加明显。与不施肥相比,高量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M2N、M2NP)总有机碳含量增加了121.1%、166.8%,游离态颗粒有机碳增加了239.2%、359.2%,闭蓄态颗粒有机碳增加了288.4%、289.9%。单施氮肥(N)及有机肥与氮磷肥配施(M1NP、M2NP)可显著提高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含量,增幅分别为27.8%、34.8%、33.3%。不施肥条件下,栗褐土有机碳中颗粒有机碳与矿物结合态有机碳所占的比例相当,长期施肥提高了颗粒有机碳特别是闭蓄态颗粒有机碳的比例,降低矿物结合态有机碳所占的比例,闭蓄态颗粒有机碳成为栗褐土有机碳的主要贮存库。相关分析表明,长期施肥条件下栗褐土游离态、闭蓄态颗粒有机碳含量之间及其与总有机碳含量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含量与总有机碳及其他组分的有机碳之间均无明显相关。【结论】化肥、有机肥以及有机肥与化肥配施能够提高栗褐土游离态颗粒有机碳、闭蓄态颗粒有机碳以及总有机碳含量。高量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更有助于栗褐土游离态、闭蓄态颗粒有机碳的积累,有利于土壤养分有效性的提高和有机碳品质的改善。氮肥单施、有机肥与氮磷肥配施则是提高矿物结合态有机碳含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