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513篇
  免费   2355篇
  国内免费   2327篇
林业   16047篇
农学   2883篇
基础科学   2420篇
  7432篇
综合类   32422篇
农作物   2426篇
水产渔业   4231篇
畜牧兽医   10466篇
园艺   6758篇
植物保护   2110篇
  2024年   351篇
  2023年   1375篇
  2022年   1658篇
  2021年   1894篇
  2020年   2184篇
  2019年   2690篇
  2018年   1090篇
  2017年   2088篇
  2016年   2437篇
  2015年   2801篇
  2014年   5161篇
  2013年   5082篇
  2012年   5548篇
  2011年   5788篇
  2010年   5065篇
  2009年   5308篇
  2008年   5575篇
  2007年   4400篇
  2006年   3956篇
  2005年   3720篇
  2004年   2976篇
  2003年   2594篇
  2002年   2150篇
  2001年   1916篇
  2000年   1482篇
  1999年   1054篇
  1998年   958篇
  1997年   799篇
  1996年   816篇
  1995年   762篇
  1994年   734篇
  1993年   542篇
  1992年   497篇
  1991年   487篇
  1990年   492篇
  1989年   397篇
  1988年   100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50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7篇
  1974年   4篇
  1965年   6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南方酸化红壤钾素淋溶对施石灰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究石灰施用的长期和短期效应对酸化红壤钾素的影响,依托始于1990年的国家红壤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长期定位试验,选取化肥氮磷配施(NP)、氮磷钾配施(NPK)、氮磷钾配施+半量秸秆还田(NPKS)及其增加常量石灰(NPL、NPKL、NPKSL)6个处理。室内土柱淋溶试验设置0 L、0.5 L、1 L和1.5 L石灰施用量,监测田间和淋溶后0 ~ 50 cm土层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pH及淋溶液中钾离子(K+)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施用石灰4年后,与NPKS、NPK、NP相比,各处理均增加了相应土层的缓效钾含量;NPKSL和NPL处理分别增加了0 ~ 40 cm和0~10 cm速效钾含量,增幅分别为2.06 % ~ 36.39 %和27.26 %。2)石灰施用量相同,各处理土壤累积K+淋溶量由大到小依次为NPKS处理、NPK处理和NP处理。施用石灰减少了NPKS和NPK处理淋溶液中累积K+含量,降幅为18.10 % ~ 57.70 %,且K+淋溶率也下降。3)施石灰提高了表层土壤pH;土壤中钾素盈余情况下,石灰当季施用量每增加1 000 kg·hm-2,K+淋溶损失率降低11.7%;施用石灰和施肥是显著影响平均淋溶K+量和K+累积淋溶量的主效应。可见,施用石灰的短期和长期效应均能提高表层土壤pH;减少速效钾在剖面的运移,增加剖面下层缓效钾的含量;土壤淋溶K+量、累积K+淋溶量和K+淋溶率均随土壤中速效钾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施用石灰而降低。合理的石灰用量能够有效降低酸化红壤K+淋溶损失风险。  相似文献   
22.
以渭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根据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建立合理的指标体系,结合GIS与RS技术对研究区进行区划,并针对各功能区的主导生态功能或主要生态问题制定相应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重点。结果表明:渭河流域可被划分为7个生态功能区:①防旱抗旱区;②农业种植区;③牧业发展区;④水源涵养区;⑤防风固沙区;⑥植被保护区;⑦土壤侵蚀控制区。本研究为区域有效开发利用资源,合理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3.
【目的/意义】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效应尚未得出一致结论,基于对重庆涪陵的实践分析,探讨通过做好政策保障以提升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效应。【方法/过程】以涪陵区2004-2018年的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相关数据为基础,通过运用多元回归法分析涪陵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效应。【结果/结论】结果显示: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有利于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和非农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利于农民减贫;提高人力资本密集度有利于增强农民的挣得能力。要提升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效应,这就要求:促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提升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效应;提高乡村自治与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动力;完善社会扶贫协作联动机制,为农业劳动力转移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4.
李佳思 《甘肃农业》2020,(2):106-10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流动人口日益增多,生态旅游区的从业人员及旅游者文化背景也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本文对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生态旅游区经营管理问题进行分析,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旅游者、社区及从业人员等利益相关者在运营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5.
谭镜 《乡村科技》2020,(7):10-12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必然要求,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应有之义,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生产活动粗放化、生活方式随意化、基础设施薄弱化、环保意识淡薄化等问题,需要优化乡村绿色环境颜值、延伸乡村生态产业链、构筑乡村生态文化空间,最终让绿色成为乡村振兴的底色。  相似文献   
26.
县域尺度下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尺度的合理确定是景观格局和生态研究过程的关键。研究县域尺度下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并计算景观指数的适宜粒度范围对分析景观格局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  以2017年安徽省宿松县的景观分布图为数据源,从类型和景观水平分析了各个景观指数在20~500 m粒度范围内的粒度效应,并选取适宜的粒度范围;通过拟合函数揭示不同景观格局指数随粒度增大的变化特征;结合景观面积损失精度评价模型确定宿松县景观格局变化的最适宜空间粒度值。  结果  景观指数具有一定的空间粒度效应性,其中大部分景观指数的可预测性强,但景观总面积、平均面积分维数、平均形状指数、Simpson多样性、Simpson均匀度指数对空间粒度响应不敏感;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曲线可分为单调递减、单调递增、无变化、复杂变化4种类型;景观指数的拐点主要集中在70和200 m;在景观水平下景观指数粒度效应曲线拟合后的函数主要为幂函数,且拟合程度高。  结论  宿松县景观格局变化的适宜粒度为100~110 m,最佳粒度为100 m。图3表1参27  相似文献   
27.
生态公益林不仅对国土生态安全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在推动经济建设、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广西生态公益林的建设现状、建设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和对策以及研究展望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广西林业部门已经全国各地的相关单位提供必要的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28.
137Cs-γ辐射剂量0~750 Gy对5个品种大麦种子进行了辐照处理,结果表明,随着辐照剂量增加,不同类型的大麦品种发芽情况出现显著差异,总体呈现随着辐照剂量增加,发芽率下降的趋势。皮大麦品种浙皮9号、浙皮12号、花30的辐照半致死剂量在350 Gy左右,裸大麦品种米麦105、米麦146的辐照半致死剂量在250~350 Gy。辐照剂量对大麦幼苗生长有显著影响,不同品种类型之间差异显著,且裸大麦比普通大麦品种敏感。  相似文献   
29.
王名惠  申强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3):248-250,253
通过问卷调查北京平谷大桃种植户"生态桥"工程项目的参与现状,掌握种植户对生态农业认知及其参与情况,了解影响现阶段"生态桥"工程项目农户满意度的原因,并基于此提出改善状况的对策建议,帮助政府更好地推进"生态桥"工程项目的实施,激励种植户参与"生态桥"工程项目的意愿,进而帮助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加快生态农业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30.
"今年,我重点关注的还是秦岭国家公园建设、黄河流域生态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控、林业和草原科技推广能力提升、毛乌素沙地绿上加绿提质增效、秦巴山区优质水源涵养地高标准保护、建设林业有害生物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种业科技创新‘放管服’改革和‘卡脖子’问题联合攻关、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