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4篇
水产渔业   4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斑鳠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单一或混合使用 PG、 LRH A2和 HCG的方法,对池塘人工养殖 7年的斑鳠亲鱼进行 8批 19组人工催产,收集鱼卵 151 990粒,催产率达 100%;采用人工受精的方式获得受精卵 106 450粒,受精率 58.2%~ 82.5%,平均值达 70%;使用小型孵化环道池、孵化网片及玻璃培养缸共 12个,孵出全长 1.2~ 1.5 cm鱼苗33 808尾,孵化率 8.2%~ 58.1%,平均值为 31.8%。取得了斑鳠全人工繁殖的成功,填补了国内在这方面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22.
23.
斑鳠(Mystus guttatus)俗称芝麻(鱼甘)、白须(鱼甘)、(鱼甘)鱼,隶属鲇形目(Silurifomes)、鲿科(Bagridae)、鳠属(Mystus),常见个体为4kg~5kg,较大个体为5kg~10kg,最大个体达16kg以上。斑鳠为珠江水系名贵经济鱼类,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近年来由于在江河上捕捉斑鳠的渔农民越来越多,导致江河野生斑鳠的资源日趋枯竭,因此,开展斑鳠养殖技术研究,对其资源保护与增殖有着重要的意  相似文献   
24.
对黄红罗非鱼(T.hornorum♀×T.mossambica♂)和蓝罗非鱼(T.aurea)进行初期生长阶段的饲养试验。两种鱼都以400尾/ms水的密度放入养鱼槽,每天投喂含35%粗蛋白的鲶饵料。经128天饲养起水收获,每立方水体平均产蓝罗非鱼100公斤,黄红罗非鱼为76公斤,  相似文献   
25.
三角鲤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收购天然鱼种进行驯化养殖入手,经3年池塘人工培育获三角鲤亲鱼1676尾,亲鱼培育成活率达96.1%,性腺普遍发育成熟;先后进行了10批600组三角鲤亲鱼的人工繁殖试验,孵化鱼苗680.9万尾,培育成2.5cm以上规格的鱼种631.7万尾;通过设计实施生态刺激诱导产卵、敏感催产药物筛选、催产药物剂量控制、受精与孵化、胚胎发育研究、鱼苗不同培育方式的效果比较等一系列专项研究,摸索总结出一套效果稳定、可靠的三角鲤人工繁殖技术。研究达到的各项技术指标分别为:催产率平均达82.3%;产卵受精率平均达85.5%;孵化率平均85.6%;苗种培育成活率平均92.8%。  相似文献   
26.
从患暴发性败血症的六须鲶Silurus soldatovi身上分离到致病菌株(FY-024),用常规细菌培养方法对其观察,并进行生理生化特性测试。结果表明,该致病菌均符合鲶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ictaluri特征。为了进一步确认该致病菌的分类地位,对其进行了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遗传距离距阵及系统发育树分析,共扩增出1 417 bp基因片段(GenBank登录号为GQ924477)。系统发育结果显示,菌株FY-024与鲶爱德华氏菌的16S rRNA基因同源性达99.6%~99.9%,聚为同一分支,进一步确认致病菌是鲶爱德华氏菌。药敏试验和毒力试验结果显示,菌株FY-024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药物高度敏感,按Reed和Muench氏法计算LD50=1.08×106 cfu/尾。  相似文献   
27.
使用LHRH—A2+DOM+PG混合催产剂对从海南引进经池塘驯化养殖5冬龄的海南长臀鲍进行催产,并用日产80i光学显微镜观察胚胎发育过程。取得平均催产率88.9%,平均受精率82.3%,平均孵化率68.7%的效果。成熟的卵子为圆球形、淡黄色、粘性卵。在水温24.8~27.0℃条件下,其受精卵经细胞期、囊胚期、原肠期、体节出现期、器官出现期和出膜前期等多个发育时期孵化出膜,所需时间为82h 15min。拍摄了胚胎发育照片25幅。  相似文献   
28.
六须鲶南移驯养与人工孵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黑龙江引进的六须鲶成鱼42尾,经池塘越冬强化培育达性腺发育成熟。采用人工催产试验筛选敏感药物(DOM、LHRH-A2、HCG单一或混合)催产的方法,在2008—2010年,先后进行了9批34组的人工繁育试验。收集受精卵205.5万粒,在水温17.5~28.7℃条件下,利用圆形产卵池和育苗池孵化出鱼苗149.6万尾,平均孵化率为72.8%。  相似文献   
29.
六须鲶南移驯养与人工孵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须鲶(Silurus soidatovi),又称怀头鲶,隶属于鲶形目(Siluriformes)、鲶科(Siluridae)、鲶属(Silurus linnaeus)。原产黑龙江水域,是生长速度快、肉质上佳的大型养殖品种。本研究于2007年引进并进行驯养繁育研究,从试验结果看该品种适应广西气候环境条件,养殖生长速度快,比原产地提高60%左右,  相似文献   
30.
巴沙鱼,在分类上属鲇形目(Siluriformes)鲑科(Pangasiidae)鲑鲶属(Pangasius hanflma)鲑鲶(Haniltoa),是湄公河流域中特有的名贵高档经济鱼类。鱼体呈纺锤型、无鳞,口下位,成鱼腹腔内有3块较大的淡黄色油性脂肪。该鱼具有生长快、个体大、食性广、容易饲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