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14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7篇
  14篇
综合类   132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1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21.
甜菜是我局的主栽作物之一,苗期危害甜菜的主要害虫是跳甲,被害甜菜轻时保苗率下降,子叶皱缩、瘦小,一般较健叶短0.2~0.3cm;重时导致毁种。过去用菊脂类药剂或乙六粉等防治,往往因为防治不及时或其它原因效果不理想。35%呋喃丹种衣剂除含有杀虫剂外,还含有生长素类药物成分,既可以防虫又可以促进甜菜生长发育,1991年我局大面积应用后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块根产量增加8.8%。35%呋喃丹种衣剂主要是应用于种子处理,以培育毒苗,用量为种子重量的2.5%,拌种时,水、药比以7:1稀释,拌种在播种前一天进行,拌好后的种子堆起盖好,晚间可以摊开阴干,播前灌袋。  相似文献   
22.
金秋梨采后的生理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秋梨是日本梨新高 (天の川×今村秋 )的芽变 ,属砂梨系统。现已推广至湘、黔、川、桂等 8省(区 ) ,推广面积已超过 2万hm2 ,年产 6万余t,且产量仍逐年上升。如何延长其贮藏保鲜期已是生产销售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 ,开展其采后生理变化的研究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一些理论基础很有必要。1 材料与方法  金秋梨果实购于湖南省芷江县农业局土肥站果园。选取生长正常的成熟果实随机分成 3组 ,分别置于室温 (18~ 32℃ ,平均温度约 2 5℃ )、2 0和 5℃条件下贮藏。定期取样测定重量变化、呼吸速率以及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转化糖、有机酸…  相似文献   
23.
通过5种不同栽培方式对灵芝活性成分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多糖含量最高的为椰糠栽培,最低为太白山栽培,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椰糠、尖峰岭、野生、果园、太白山;蛋白含量最高的为椰糠栽培,最低的为果园栽培,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椰糠、尖峰岭、野生、太白山、果园;三萜含量最高的为椰糠栽培,最低的为果园栽培,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椰糠、太白山、野生、尖峰岭、果园。由于不同栽培方式的灵芝活性成分的含量差异极显著,这为选择获得较高的某一活性成分的栽培方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4.
黑曲霉变种(A.niger v.Tiegh)CGMCC1182、黑曲霉MA-56(A.niger MA-56)CGMCC2722和黑曲霉XY-1(A.niger XY-1)CGMCC1182分别为α-半乳糖苷酶、β-甘露聚糖酶和木聚糖酶生产菌株。为获得高产α-半乳糖苷酶、β-甘露聚糖酶和木聚糖酶的复合酶制剂,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黑曲霉三种菌株在固态发酵条件下产复合酶制剂的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结果表明,黑曲霉混菌发酵生产复合酶的最适培养基组成为:麸皮∶豆粕为7∶3(m/m),在此基础上(以麸皮和豆粕总量为10 g计算)添加玉米芯1.0 g,魔芋粉0.1 g,葡萄糖0.5 g,(NH4)2SO4 0.2 g,NaNO3 0.1 g,MgSO4 0.1 g,KH2PO4 0.2 g,H2O 11 mL。产酶最适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30℃,固形物与加水比1∶1,α-半乳糖苷酶、β-甘露聚糖酶和木聚糖酶接种比例为5∶6∶6,接种混合孢子悬浮液2.5 mL(以一支菌种斜面加30 mL无菌水为标准),300 mL三角瓶中装量8 g培养基,发酵60 h时,复合酶产量达到最优,α-半乳糖苷酶、β-甘露聚糖酶和木聚糖酶三种酶制剂的活力分别可以达到221、894、10188 IU/g。  相似文献   
25.
[目的]筛选可防治草地贪夜蛾的高效低毒药剂,为田间防控草地贪夜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登记靶标为鳞翅目害虫的化学单剂(15种)、化学复配剂(9种)和生物源农药(4种)3个类型7个种类共28种农药,通过浸虫法和浸叶法研究不同药剂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室内毒杀效果,并测定其中7种室内毒杀效果较好药剂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结果]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19%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240 g/L虫螨腈悬浮剂、10%醚菊酯悬浮剂和50 g/L虱螨脲乳油等6种化学杀虫剂单剂和10%甲维·茚虫威悬浮剂、12%甲维·氟酰胺微乳剂、34%乙多·甲氧虫悬浮剂和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4种复配药剂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均具有较好的杀虫效果,害虫的校正死亡率在80.0%以上;其中,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和10%甲维·茚虫威悬浮剂表现出较好的速效性,2龄幼虫在各处理浓度下24 h内全部死亡,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处理12 h的LC50仅为0.6 mg/L.生物农药中100亿芽孢/g苏云菌可湿性粉剂具有较好的毒杀效果,处理48 h的LC50为1.5 mg/L.[结论]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较好的毒杀效果和速效性,可作为草地贪夜蛾田间应急防治的首选药剂;100亿芽孢/g苏云菌可湿性粉剂可用于有绿色防控需求作物上的草地贪夜蛾防治.在草地贪夜蛾的防治中要注意轮换用药,并综合运用生物、物理和化学防治方法,以获得较好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26.
【目的】以2年生锥栗嫁接苗与实生苗为试材,比较分析2种苗木在叶片生长状况、形态结构及光合特性上的差异,为锥栗的良种苗木繁育提供参考。【方法】本实验主要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法和石蜡切片法。【结果】①嫁接苗与实生苗的净光合速率(P_(max))、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表现量子效率(AQY)及叶绿素(a+b)含量(C_c)等光合指标的差异显著(P0.05),嫁接苗的C_c为(4.35±0.47)mg·dm~(-2)实生苗(2.43±0.48)mg·dm~(-2),P_(max)为(6.77±0.01)μmol·m~(-2 )·s~(-1)实生苗(5.13±0.002)μmol·m~(-2 )·s~(-1)。②叶片的生长指标,嫁接苗的叶面积和叶干物质量较高、比叶面积较低,嫁接苗叶面积为(44.23±5.78)cm~2是实生苗(24.55±4.57 cm~2)的1.80倍。③与实生苗相比,嫁接苗的叶片厚度、主脉厚度、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下表皮气孔密度以及叶脉密度等结构指标均较高。其中,嫁接苗的栅栏组织厚度、主脉厚度及下表皮气孔密度分别高出实生苗35%、38%和50%。【结论】锥栗苗木的光合能力与叶片结构特征关系密切,嫁接苗叶片的生长状况优于实生苗,对光的适应性和光合利用能力强于实生苗。  相似文献   
27.
<正>2013年,吉尔格勒特郭楞蒙古民族乡推广种植了287公顷玉米新品种T2201,采取地膜高压滴灌栽培技术,病虫害少、单穗大、产量高。一、品种特性T2201生育期125~128天,是杂交一代早熟品种,出苗快、整齐,苗期生产健壮,株型紧凑,活秆成熟,轴细,后期脱水快,籽粒黄色,马齿型,千粒重390~410克。高抗茎腐病、抗瘤黑粉病、弯孢菌叶斑病、抗玉米螟,综合性状优良。  相似文献   
28.
随着人们对鲜奶和肉制品的质量要求的提高,畜牧业正在为满足这个需求而努力地改善畜牧养殖技术,但动物养殖对环境产生的污染仍然很严重。国家对环境的质量要求也特别严格,所以发展畜牧业必须将环境污染问题解决好。本文对养殖污染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养殖与环保并重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29.
米曲霉中性蛋白酶钝化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消除大豆饼粕中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抗营养作用,提高大豆蛋白的利用效率,本文主要从中性蛋白酶加重、酶解温度、Na2SO3加量、不同金属离子和酶解时间等方面考察了米曲霉ZW-06所产中性蛋白酶对豆粕中胰蛋白酶抑制剂的钝化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豆粕中添加1∶500(质量比)的蛋白酶就能钝化豆粕中40%的胰蛋白酶抑制剂.温度对蛋白酶钝化胰蛋白酶抑制荆的影响很小,金属离子的加入普遍抑制蛋白酶对胰蛋白酶抑制荆的降解,酶解时间在30 min就能达到最大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30.
在牛类饲养管理过程中,疾病防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特别是随着牛类养殖规模的扩展,牛类疾病发生频率也急剧增加。各种疾病发生,不仅对牛养殖产业经营效益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且对社会区域内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威胁。本文根据牛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疾病类型,对相关疾病的防治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