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3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兔精液的液态保存对受胎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2.
小肽营养素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选择中国荷斯坦泌乳牛32头,随机分成4组,A组(对照组)为基础精料日粮组,B、C、D组为基础精料日粮分别添加0.1%、0.3%和0.5%小肽营养素处理组.预试期7 d,正式试验28 d.试验结果表明:添加0.1%、0.3%、0.5%小肽营养素处理组,每头奶牛日平均产奶量比对照组分别增加1.21 kg、1.50 kg、1.43 kg,且差异达极显著(P<0.01);添加小肽营养素后,牛奶中乳蛋白和乳脂率均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有随小肽营养素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的趋势;添加0.1%、0.3%、0.5%小肽营养素处理组,每头奶牛平均日净增效益分别为2.51元、2.85元和2.40元.从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综合考虑,以基础精料中添加0.1%~0.3%小肽营养素为宜.  相似文献   
23.
24.
试验结果表明,用温度稳定在-2—2℃之间,保存天数在1.5—3.5天内的液态精液输精后,其受胎率和产仔数与输鲜精的对照组比较无阴显差异(P>0.05).兔精液的液态保存法操作简便,设备低廉,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5.
用尼龙袋法测定几种牧草在奶牛瘤胃内的降解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尼龙袋法作为评定饲料中营养物质降解率的一种手段已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可和重视,许多学者多用此法测定各种饲料中营养物质的降解率.我国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同时,从国内的相关试验和一些国外报道中可以看出用瘤胃瘘管-尼龙袋法测定日粮的消化率与全收粪法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因此,试验采用瘤胃瘘管-尼龙袋法测定几种牧草的降解率,探讨牧草营养成分在奶牛瘤胃内的降解规律,为牧草品质的评价和牧草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6.
添加高能饲料对乳牛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60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2组,研究保护性脂肪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每天平均泌乳量提高2.75 kg,乳脂率提高7.95%,乳固体物质提高4.12%,对乳蛋白、乳糖影响不显著;对血液成份没有影响,同时添加保护性脂肪能迅速恢复乳牛的身体状况,提高乳牛的发情率及受胎率,减少消化道疾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7.
牛子宫内膜炎是不孕症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牛的不孕症是一个主要的世界性经济问题.美国因奶牛不孕症每年损失2.5亿美元.英国报道不孕牛的发病率约95%为子宫内膜炎.前苏联报道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占34.9%~39.8%.Andriamanga等对几个奶牛群进行了4年的研究,表明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为20%~40%.Barbu等报道,136头产后不孕的牛中有70%为慢性子宫内膜炎.  相似文献   
28.
氯前列烯醇诱导奶牛同期发情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氯前列烯醇对3组84头荷斯坦奶牛进行诱导同期发情,结果表明:用氯前列烯醇诱导奶牛同期发情是成功的;用氯前列烯醇处理2次的奶牛,比用氯前列烯醇处理1次的奶牛,其同期发情率、受胎率明显提高;同时,氯前列烯醇对奶牛持久黄体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9.
旨在研究乳房炎及病原菌组成对中国荷斯坦牛测定日泌乳性能及体细胞数变化的影响.本研究于2009年9月对江苏某奶牛场140头成年中国荷斯坦泌乳牛进行乳房炎检测和DHI测定,同时对隐性乳房炎阳性乳区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并分析了不同乳房炎类型和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组成对测定日泌乳性能和乳中SCC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牛场临床乳房炎、隐性乳房炎和正常奶牛比例分别为10.00%、51.10%和37.90%,其中隐性乳房炎以大肠杆菌和链球菌混合感染最多(19头,占26.00%),其次为链球菌单独感染(17头,占23.30%).由1种细菌单独感染的比例为26头(占36.11%),2种或2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为44头(占61.11%).乳房炎类型对测定日产奶量、乳糖含量、体细胞数和体细胞评分4个指标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临床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奶牛日产奶量和乳糖含量极显著低于正常奶,同时体细胞数和体细胞评分极显著高于正常奶,而临床乳房炎奶和隐性乳房炎奶在所有检测指标上均无显著差异,但临床乳房炎奶比隐性乳房炎奶体细胞数高出约100万·mL-1.不同病原菌组成类型对乳中体细胞数和体细胞评分有极显著影响(P<0.01),而对其它性状无显著影响(P>0.05).混合感染奶牛测定日产奶量极显著低于单独感染奶牛(P<0.01),同时乳中体细胞数显著高于单独感染奶牛(P<0.01).乳房炎类型对乳中SCC的变化趋势有显著影响(P<0.01),正常奶牛维持较低SCC的能力较强,隐性乳房炎奶牛在下一泌乳月体细胞增加的可能性较大.不同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组成类型对乳中SCC的变化无显著影响.奶牛生产中隐性乳房炎发病率高,危害性也最大,不同病原菌混合感染引起的隐性乳房炎对测定日产奶量和乳中体细胞数影响最大.该结果为奶牛场采取合理措施,降低隐性乳房炎发生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0.
旨在研究奶牛隐性乳房炎导致产奶量下降和乳成分的变化.使用气相色谱仪测定57头荷斯坦奶牛(其中32头患隐性乳房炎)乳中脂肪酸组分,比较正常乳和隐性乳房炎乳中脂肪酸的组分.结果表明:共检出21种脂肪酸,隐性乳房炎乳中棕榈油酸(C16:1)的含量高于正常乳,其他20种脂肪酸均低于正常乳,其中有9种显著低于正常乳(P<0.05),2种极显著低于正常乳(P<0.01);隐性乳房炎降低了牛奶中脂肪酸的总含量及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隐性乳房炎乳中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百分比高于正常乳,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百分比则低于正常乳.结果提示,隐性乳房炎影响奶牛脂肪酸合成过程,改变了脂肪酸的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