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0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79篇
林业   270篇
农学   63篇
基础科学   47篇
  521篇
综合类   848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143篇
园艺   73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西南喀斯特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生态脆弱区之一,石漠化严重,旱涝灾害频发。植被恢复是提升脆弱生态系统土壤碳氮固持的有效方式,但该区不同植被恢复方式土壤碳氮动态监测的研究还很缺乏。本研究以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为对象,选取人工林、牧草地、人工林+牧草地、撂荒地自然恢复4种最主要的植被恢复方式为研究对象,以耕地作为对照,对比分析退耕前(2004年)、退耕10年(2014年)和13年后(2017年)土壤碳氮储量动态变化特征。其中2004—2014年研究区未发生极端内涝灾害, 2014—2017年连续发生2次极端内涝灾害事件。研究结果表明,退耕10年后, 4种恢复方式下土壤有机碳(SOC)储量均显著增加,但退耕13年后,除撂荒地SOC持续增加外,其他3种恢复方式下SOC表现出下降趋势。植被恢复后土壤全氮(TN)储量提升相对缓慢,退耕10年仅牧草地显著增加,退耕13年后人工林+牧草和撂荒地TN增加,且撂荒地在退耕后呈持续增加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交换性Ca~(2+)与SOC、TN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与2014年相比, 2017年不同植物恢复方式下土壤交换性Ca~(2+)均显著下降,这可能与研究区2015年和2016年连续内涝灾害有关。以上结果说明,不同恢复方式均能显著提升喀斯特地区土壤碳氮固持,并以自然恢复最佳,其生态系统能有效抵御极端气候灾害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2.
23.
喀斯特地区木本金银花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喀斯特地区木本金银花的栽培技术,包括栽培土质条件、适时定植、土肥水管理、修剪整形、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喀斯特地区的治理沙漠化提供参考,提升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4.
文章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品种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玉米产量、株高等8 个参试杂交品种进行10 个主要性状指标的综合分析和评价,排出各参试品种的优劣,如金辉801、贵农玉188、筑黄5 号、惠玉908、金玉838、卓玉2 号、奥玉005、煌单008,为镇宁区域筛选鉴定和推广玉米新品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5.
基于中国喀斯特地区贵州、云南、四川、重庆、广东、广西、湖南和湖北8省5704户调查数据,运用OProbit模型,探讨数字技术采纳对农户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技术采纳对农户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边际效应为0.1057;考虑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中,社会网络和信息渠道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信息渠道的中介效应更大;东部喀斯特地区、家庭收入高的农户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可能性更大。因此,建议扩大农村数字技术覆盖,拓宽农户社会网络和增加信息渠道,激发中西部地区、家庭收入低农户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26.
根据国家石漠化综合治理草地畜牧业工程的需要,应用营养学、饲料学等学科理论,本文对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白酒糟资源的利用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包括其营养价值、饲用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同时针对白酒糟饲料化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加工技术滞后、理论研究不足、地域条件限制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运用青贮法和微生物发酵等关键技术、强化基础理论研究、构建饲料加工中心等相应解决对策,并指出大力发展以白酒糟为原料的非常规饲料加工业是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发展生态畜牧业的重要举措,也是巩固石漠化治理成果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27.
朱鸣鸣  徐镀涵  陈光燕  李平  成启明  陈超 《草地学报》2021,29(10):2323-2331
为了探究贵州喀斯特区域不同土壤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我们对该地区的林地、人工草地、天然草地、农田、弃耕地5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研究。基于最小数据集对该区域的土壤质量进行评价,构建的最小数据集包括:土壤pH值、容重、全盐、阳离子交换量、全氮、有效铜、有效铁等指标。结果表明:全量数据集和最小数据集获得的土壤质量均表现为林地 > 人工草地 > 天然草地 > 农田 > 弃耕地;人工草地、天然草地、农田、林地的土壤质量等级为二级,位于土壤质量分级中的"较高"水平,弃耕地土壤质量为三级,位于"中等"水平。以上结果表明,人为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开垦降低了土壤的质量。  相似文献   
28.
以贵州喀斯特高原峡谷和盆地两个典型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作为研究区,从石漠化演变轨迹和石漠化年变化率两个方面分析石漠化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00-2013年花江示范区以减弱型为主,并且分布较为集中、成片。红枫湖示范区石漠化以不变型为主,尤其是无石漠化面积不变型占示范区喀斯特面积的42.04%。此外两个示范区都呈现低等级石漠化面积增加,高等级石漠化面积减少的趋势,表明在人为干预下石漠化治理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尤其是花江示范区石漠化治理成果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29.
徐红艳  严志伟 《种子》2007,26(7):101-101,114
盘江7号是黔西南兴农种业公司用自选自交系多苏65(多伊×苏弯)为母本,用自选自交系大551(478×大白玉米)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2002年组配,2003年进行品比,2004、2005年参加贵州省区试,生物产量两年11点次平均单产1 413.3 kg/667m2,较对照增产42.23%;2006年通过贵州省农  相似文献   
30.
毕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地处长江上游,是典型的喀斯特高寒山区。毕节地方裂腹鱼隶属鲤形目,鲤科,裂腹鱼亚科。它的肛门两侧为扩大的鳞片所夹,在狭窄的腹鳍后方形成一条裂隙,故称为毕节地方裂腹鱼。该鱼体被细鳞,地方又称其为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