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苹果高效节水技术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灌溉方式对苹果园土壤含水率、生育期耗水量、产量及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于2009年3-12月在北京市昌平区南邵镇营坊村昆利果品基地布设了环绕滴灌、穴贮肥水小管出流、覆膜沟灌3套高效灌溉施肥技术模式,以常规树盘灌溉作为对照。分别在苹果树萌芽期、花后期、幼果膨大期、成熟期和封冻前灌水施肥,依据不同灌溉方式的灌溉效率以及田间土壤实际含水率等因素确定适宜灌水量。结果表明:1)在3种灌溉方式处理中,环绕滴灌、覆膜沟灌0.00~180.00cm土层土壤含水率较高且相对比较稳定,树盘灌溉的土壤含水率变化幅度大。2)在整个生育期内,环绕滴灌、穴贮肥水小管出流、覆膜沟灌处理分别比树盘灌溉减少灌水量58.700%、50.100%和34.400%;果园耗水量较树盘灌溉分别减少33.500%、28.600%和19.600%。3)产量方面,环绕滴灌、穴贮肥水小管出流、覆膜沟灌产量分别比树盘灌溉高6.000%、5.300%和2.900%;环绕滴灌产量达到3034.7kg/667m2;其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且达到9.6kg/m3。总体来看,环绕滴灌、穴贮肥水小管出流和覆膜沟灌是较好的节水技术模式方式,值得在果园灌溉中因地制宜的加以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22.
为了探索日光温室番茄栽培时痕量灌溉管适宜埋深,以欧盾番茄为试材,研究了春季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痕量灌溉管不同埋深对灌溉量、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痕量灌溉管埋深后能够促进植株生长.痕量灌溉管埋深10cm、20cm和30cm与表面覆土对照相比,灌水量分别减少8.8%、12.9%和15.0%;产量分别增加9.8%、12.6%和17.8%;水分生产效率分别提高20.4%、29.3%和38.5%.因此,综合灌溉量、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痕量灌溉管埋深30cm是该试验条件下日光温室春茬番茄较适宜的埋设深度.  相似文献   
23.
为明确京郊日光温室番茄滴灌条件下适宜的灌溉量,以番茄‘欧盾’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滴灌量对其生长、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T1处理产量最高达到113 700 kg/hm2,较对照增产6.5%,果实品质有所提高,水分生产效率提高29.8%;其次是T2处理,较对照增产3.0%,水分生产效率提高54.4%;T3处理较对照产量有所降低。综合产量、品质和水分生产效率等指标,在该试验条件下,单次灌溉24 mm(T1处理)是温室番茄滴灌条件下较适宜的灌溉量。  相似文献   
24.
为探索北方地区设施叶用甘薯适宜种植密度,兼顾采摘难易和效益,在留有采收空间的前提下,设置6个密度(12万、15万、18万、21万、24万和27万株/hm2),研究其对叶用甘薯茎尖性状、采收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12万株/hm2处理相比,15万、18万、21万、24万和27万株/hm2处理下,总采收量分别显著增加14.9%、19.4%、25.7%、20.5%、16.4%,21万株/hm2处理的产量最高;产量的增加源于平均采收茎尖数的增加,其中单次采收茎尖数的增幅在采收前期和中期较大,采收前期茎尖产量的增幅高于后期。随着密度的增加,单个茎尖平均鲜重逐渐降低,主要源于采收茎尖基部茎粗的降低。各处理下叶用甘薯净效益均较12万株/hm2处理增加,以21万株/hm2处理的净效益最高,增幅达30.1%。综合考虑,为兼具采摘和生产功能,在设施留有30 cm采收空间的条件下,种植叶用甘薯推荐21万株/hm2的密度,3行为一生产单元,留出采收空档,参考株行距18 cm×17 cm。  相似文献   
25.
通过对北京地区春玉米生产经营的成本收益等情况进行调研,发现农户生产中面临着规模化水平低、机械化水平低、效益低和种植意愿总体不强等问题。建议通过促进土地规模经营、提高机械化和社会化服务水平等,保护春玉米种植者生产积极性,提高北京地区的春玉米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26.
上海市水稻种植面积约为9.34万hm2,水稻秸秆绝大部分直接还田。为解决大量秸秆还田导致的土地自然发酵能力不足问题,上海桑磊蔬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探索了水稻秸秆综合利用新途径,建立了以水稻打捆机为核心的水稻秸秆饲料化和基料化技术体系,形成以畜禽养殖场/菌类种植基地—合作社—水稻种植农户的双向订单模式的完整产业链。日平均处理秸秆250 t,年平均与上海各相关牧场签订销售订单6 000 t,平均每年可解决667 hm2水稻秸秆的饲料化和基料化利用。该模式是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水稻秸秆高效利用模式,既保护上海大城市郊区环境,合作社也有客观的经济收益,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详细介绍了双向订单模式下水稻秸秆饲料化及基料化利用新模式的系统过程及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27.
发展杂交粳稻对保障中国优质粳米供应和粮食安全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生产上杂交粳稻存在生育期偏迟、产量不稳定、稻米品质和制种产量有待提高等问题,利用水稻高密度基因芯片技术辅助培育了早熟、优质、高产、稳产、抗稻瘟病、易于制种的杂交粳稻新组合‘申优28’。‘申优28’是以BT型粳稻不育系‘申21A’和恢复系‘申恢26-28’配制的粳型三系杂交稻,2018-2019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达到10 588.5 kg/hm2,2019年生产试验达到10 473.0 kg/hm2,比对照‘花优14’分别增产11.6%和4.8%。‘申优28’米质优良,有香味(含香味基因badh2-p-5’UTR),达到国标二级优质米标准,综合抗性好,聚合了Pi2、Pita、Pib、Pi9、Pi54、Pikm、Pit等稻瘟病抗性基因以及Xa21等白叶枯病抗性基因,2020年通过了上海市品种审定。本研究介绍了‘申优28’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以及高产机械化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8.
为了探索北京郊区塑料大棚黄瓜适宜的灌溉方式,以黄瓜中农16为试材,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对春茬塑料大棚黄瓜灌溉水水分分配和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灌溉量相同条件下,与传统灌溉相比,膜上沟灌和膜下沟灌处理深层渗漏量和土壤贮水量增加;耗水量分别降低10.5%和5.9%;产量分别提高8.6%和7.5%,水分生产效率分别提高18.7%和15.4%.塑料灌水带与传统灌溉相比提高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但与膜上沟灌和膜下沟灌相比,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均有所降低.因此,在该试验条件下,膜上沟灌和膜下沟灌是京郊塑料大棚黄瓜适宜的灌溉方式.  相似文献   
29.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