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水产渔业   33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臭氧对细菌具有较强杀灭或抑制作用,根据这一原理,本试验对患病鱼生活的水体直接充臭氧,以达到治疗鱼病的目的。经过对斑点叉尾鱼回腐烂病、鲤鱼赤皮病的治疗试验,收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1.1.1斑点叉尾鱼回腐烂病鱼采自蓟县水产技术推广站试验池,体长18~28厘米,尾鳍、胸鳍腐烂,鳍条骨外露,体表部分溃烂;光学显微镜检查病灶,有大量杆状细菌(+++)。1.1.2鲤鱼赤皮病病鱼采自东丽区赤土镇北渔堡村个体户鱼池,体长14~20厘米,具有典型鲤鱼赤皮病症状;光学显微镜检查病灶处,有大量细菌(+++)。1.1.3细菌病池水采自东丽区山…  相似文献   
22.
随着水产养殖集约化程度地不断提高,鱼类传染性疾病暴发所带来的损失愈发严重,鱼类病害已成为制约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其中寄生虫病发生较为频繁,同时由于原发寄生虫所造成继发感染其它的疾病也给水产养殖业造成了损失.当前,传统的化学药物防治鱼类疾病带来了病原体抗药性增加和药物残留等新问题,这与今天我们所倡导的绿色养殖、生态养殖的观点是不相适宜的,所以我们只有了解和掌握水产养殖动物、寄生虫及环境的相互关系,才能从根本上提出有效的防治方法.本文从寄生虫对寄主造成的损伤方式、寄主对寄生虫的作用、寄生虫与各种环境因子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能对水产养殖中的寄生虫防治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3.
斑石鲷含肉率与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的营养价值与鲜美程度,采用营养测试方法对体质量为(272.11±33.89)g的斑石鲷含肉率和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斑石鲷的含肉率为66.06%±0.93%;肌肉(鲜样)中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灰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0.50%、20.20%、7.80%、1.30%;肌肉蛋白质中共检测出18种氨基酸,占干样品总量的65.17%,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8种)总量为27.15%(干样,下同),占氨基酸总量的41.65%,必需氨基酸组成与FAO/WHO要求一致;斑石鲷的必需氨基酸指数为82.98,限制性氨基酸为色氨酸、胱氨酸,4种鲜味氨基酸总质量分数为38.49%;肌肉中脂肪酸含量丰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28.41%,其中EPA、DHA含量分别为5.59%和13.60%,常量及微量元素含量丰富。研究表明,斑石鲷肌肉中含有丰富的EPA、DHA和矿物元素,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24.
银鼓鱼病原菌(海豚链球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患病濒死的银鼓鱼(Selenotoca multifasciata)肾脏组织中分离到Yg1菌株,用该菌株对健康银鼓鱼进行人工感染,可使其致病,发病症状与自然病鱼症状一致,再分离菌株的各种特性与原分离菌株相同。通过ATB系统和菌体常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反应指标测定以及16SrRNA测序分析等综合鉴定,Yg1菌株为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药敏试验结果表明,Yg1菌株对恩诺沙星、土霉素、罗红霉素、强力霉素、四环素、左氟沙星等抗生素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25.
大鳞副泥鳅群体线粒体DNA D-loop序列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大鳞副泥鳅野生资源状况,利用线粒体DNA D-loop序列,对天津5个大鳞副泥鳅自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及种群历史动态进行分析。5个群体72个个体的D-loop基因序列全长912~914bp,其中多态性位点30个,共检测到22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813和0.0015,呈现高单倍型多样性和低核苷酸多样性的模式。5个群体间的遗传分化指数为-0.0205~0.0795,总的遗传分化指数为0.0712,属中等程度的遗传分化。单倍型网络进化图和单倍型系统发育树均未显示出明显的地理分布格局,中性检验和核苷酸不配对分布分析均表明,大鳞副泥鳅经历过种群扩张,扩张事件发生在第四纪更新世晚期。研究结果表明,应加强5个湿地大鳞副泥鳅群体的保护,适时开展大鳞副泥鳅良种选育工作,减少对大鳞副泥鳅野生资源的破坏。  相似文献   
26.
为研究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ünther)外周血白细胞的影响因素,探索Percoll分离半滑舌鳎外周血白细胞的最佳方法,试验设置了密度梯度为1.015/1.065g/mL、1.020/1.070g/mL、1.025/1.075g/mL、1.030/1.080g/mL、1.035/1.085g/mL的五种分离液,分别于600×g、800×g和1 000×g离心力下进行半滑舌鳎白细胞分离,以所得白细胞密度、白细胞纯度、活细胞率作为评判指标,并对分离的白细胞进行了显微观察、鉴定,比较不同密度梯度分离液、不同离心力的分离效果。结果显示:以1.020/1.070g/mL密度梯度分离液、800×g离心力条件下分离效果最佳,每毫升外周血可分离到白细胞数量平均为(2.485±0.182)×107个,白细胞纯度平均为(97.926±0.679)%,活细胞率平均为(97.037±0.925)%。  相似文献   
27.
2019年7月,天津市某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池塘发生病害,其主要症状为体色微红,空肠空胃,肝胰腺萎缩。为分析病因,通过寄生虫和病毒检测、病原菌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测定等方法对患病南美白对虾及病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患病南美白对虾鳃丝中未发现大量寄生虫;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白斑病毒、虹彩病毒和偷死野田村病毒检测结果为阴性,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和肝肠胞虫检测结果为阳性;肝胰腺中存在大量细菌,对优势菌落进行纯化并命名为DX-201901,根据生理生化特征和法国梅里埃细菌全自动鉴定系统将其鉴定为副溶血弧菌;菌株DX-201901对盐酸四环素、盐酸土霉素、硫酸链霉素和氟苯尼考等4种药物较为敏感,选择氟苯尼考为治疗药物,按25.0 mg/kg虾体重进行拌料投喂,每天投喂1次,连续投喂5 d,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8.
正鲤春病毒血症(SVC)、锦鲤疱疹病毒病(KHVD)是严重危害鲤科鱼类的重要疫病,在农业农村部《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中被分别列为一类和二类动物疫病。在农业农村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提议和支持下,天津成为全国五个无规定疫病苗种场试点省市之一。天津市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选取水产养殖公司开展了乌克兰鳞鲤无SVC、KHVD苗种场建设试点。经过近几年的试点工作,基本建成一座有效隔离、全程监控、管理规范、环境友好的无规定疫  相似文献   
29.
采用K-B纸片扩散法和微量稀释法对从天津地区养殖的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中分离的弧菌进行耐药性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在养殖季节从天津市患病的南美白对虾中共分离出弧菌33株,其中副溶血弧菌15株、溶藻弧菌8株、创伤弧菌7株、霍乱弧菌3株。在天津市南美白对虾以副溶血弧菌污染最为严重,约占总数的45%左右。药敏结果显示分离的33株弧菌对2种及2种以上药物耐药的有27株,约占总数的81.8%,说明天津地区弧菌已经出现了多重耐药的现象;通过对33株弧菌对药物的MIC值测定,33株弧菌对恩诺沙星、氟甲喹和盐酸多西环素比较敏感,对磺胺类药物比较耐药。结果提示应加强对天津地区南美白对虾弧菌病主要病原菌耐药性监控。  相似文献   
30.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是一种水产益生菌,最近也被用作口服疫苗的投递载体。本研究利用前期筛选到的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 columnare)保护性抗原基因lip,与pBE2R载体连接后,以质粒的方式转入枯草芽孢杆菌WB800中,构建了重组菌株WB800 (pBE2R-lip)。聚丙酰胺电泳和免疫印迹实验表明,枯草芽孢杆菌WB800 (pBE2R-lip)能表达lip蛋白,其分子量约为32 kDa。利用枯草芽孢杆菌WB800 (pBE2R-lip)口服免疫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在受免草鱼血清中检测到特异性抗体效价的上升,在人工感染实验中,受免草鱼的免疫保护率为52.4%。本研究表明,利用枯草芽孢杆菌能有效表达柱状黄杆菌的lip基因,以其作为口服疫苗能引起草鱼的免疫应答并提供免疫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