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0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3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编码氨单加氧酶基因amoA作为氨氧化细菌的功能基因标志物,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和扩增产物序列分析方法,研究南疆枣树与棉花间作和单作不同栽培模式下土壤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差异以及与土壤理化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枣树与棉花间作改变了土壤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组成,与纯枣林、单作棉田差异显著,相似性低于60%。间作复合系统内冠下区、近冠区及不同层次的土壤中氨氧化细菌群落结构具有水平和垂直方向的空间变异性。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枣树与棉花间作、纯枣林和单作棉田土壤中氨氧化细菌均隶属于β-变形菌纲(β-Proteobacteria)的亚硝化螺菌属(Nitrosospira)和不可培养的氨氧化细菌,以Nitrosospiracluster 3a为优势菌。间作土壤中还有cluster 3b、cluster 1和cluster 4,群落组成较单作丰富。典范对应分析结果显示,有机碳(TOC)、全磷(TP)、速效磷(RP)和硝态氮(NO3-N)含量对不同种植模式下氨氧化细菌的种群结构影响显著(P<0.05)。枣树与棉花间作显著提高了土壤氨氧化细菌的多样性,Shannon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均高于纯枣林和单作棉田。土壤全磷、铵态氮、硝态氮、pH值和土壤含水量是显著影响多样性指数的关键理化因子(P<0.05)。  相似文献   
22.
对新疆乌鲁木齐和昌吉地区的窖藏马铃薯进行了菌物病害初步调查,并分离和鉴定其病原菌,经鉴定共确定马铃薯贮藏期菌物病害6种、病原菌10种:干腐病(Fusarium sp.)、黑痣病(Rhizoctonia solani)、晚疫病(Phytophthora infestans)、黄萎病(Verticilliumdahliae)、早疫病(Alternaria solani)和皮斑病(Polyscytalumpus Gtulans).其中,马铃薯干腐病菌有5种:锐顶镰孢(Fusariumacuminaturn)、黄色镰孢(F.culmorum )、茄病镰孢(F.solani)、半裸镰孢(F. semitectum )、接骨木镰刀菌(F. sambucinum ).  相似文献   
23.
【目的】 评估MEAM1烟粉虱隐种[Bemisia tabaci (Gennadius)]对3种新烟碱类杀虫剂的交互抗性风险,预测交互抗性发展速率,为科学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群体汰选法获得抗性品系,采用数量遗传学的域性状分析法估算交互抗性现实遗传力( h2) ,并预测不同选择压下交互抗性发展速率。【结果】 在50%~70%药剂选择压力下,MEAM1烟粉虱隐种连续汰选9代后,吡虫啉抗性汰选品系对噻虫嗪和啶虫脒交互抗性倍数分别上升了8.72和19.21倍,分别达到低等和中等交互抗性水平,平均交互现实遗传力h2分别为0.198 1和0.285 4;啶虫脒抗性汰选品系对吡虫啉和噻虫嗪交互抗性倍数分别上升了10.08和9.83倍,表现出中等和低等交互抗性水平,平均交互现实遗传力h2分别为0.242 3和0.128 1;噻虫嗪抗性汰选品系对吡虫啉和啶虫脒交互抗性倍数分别上升了3.12和3.11倍,均处于敏感性下降阶段,平均交互现实遗传力h2分别为0.142 1和0.068 0。【结论】 吡虫啉抗性汰选品系对噻虫嗪的交互抗性风险小于对啶虫脒的交互抗性风险;啶虫脒抗性汰选品系对噻虫嗪的交互抗性风险小于对吡虫啉的交互抗性风险;噻虫嗪抗性汰选品系对啶虫脒的交互抗性风险小于对吡虫啉的交互抗性风险。  相似文献   
24.
库尔勒香梨腐烂病拮抗菌的筛选及其防效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筛选对梨腐烂病菌具有抑菌活性的拮抗细菌,明确其防病效果,为香梨树腐烂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依据。从各种原料的果蔬酵素液和香梨枝条组织中分离细菌,采用平板对峙培养初筛和细菌发酵液复筛,测定分离菌株对香梨腐烂病菌(Valsa ceratosperma)的抑菌活性,从中筛选抑菌作用显著的拮抗菌株,通过离体枝条法测定其防病效果。筛选出对V. ceratosperma具有抑菌活性的12个细菌菌株,抑菌率为54.72%~86.43%。离体枝条法测定结果表明,分离自酵素液的拮抗细菌XG-FX22和G-FX12菌株的保护性防效分别达到了77.71%和65.29%,治疗性防效分别达到了66.71%和66.14%,防病效果显著高于其他菌株。通过形态学及16S rDNA序列分析,将G-FX12和XG-FX22菌株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研究结果为香梨腐烂病生防资源的发掘和病害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25.
蔡军  马德英  郁帆  羌松 《植物保护》2020,46(3):220-225
新疆是我国鹰嘴豆主要生产地,然而随着鹰嘴豆种植面积的扩大,集约化种植模式的发展以及广泛从国内外引种,鹰嘴豆壳二孢疫病(Ascochyta blight)开始发生。由于该病害在新疆发生历史较短,相关的研究还甚少。本研究对新疆鹰嘴豆壳二孢疫病病菌Ascochyta rabiei的交配型、致病力及对3种杀菌剂敏感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A.rabiei的交配型MAT1-1和MAT1-2在新疆木垒地区的分离频率明显偏离1∶1,以MAT1-2为优势种群,但其致病力与MAT1-1无显著差异,而MAT1-1对30%醚菌酯EC的敏感性显著低于MAT1-2。  相似文献   
26.
三叶草炭疽菌(Colletotrichum trifolii)是引起苜蓿炭疽病的重要致病菌,发生严重时可导致苜蓿毁灭性危害.采用孢子悬浮液喷雾接种法,以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为指标,对40个苜蓿品种开展抗三叶草炭疽菌的苗期抗性评价.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中,威纳尔、阿尔冈金、巨能2表现高抗,WL363HQ、巨能7、拉迪诺、4030、4010、润布勒、亮牧表现中抗,新牧4号、甘农4号、驯鹿等15个品种表现中感,新疆大叶、甘农6号、甘农9号等15个品种表现高感.抗性品种占供试品种的25%,感病品种占75%,高抗与高感品种间抗性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7.
白星花金龟是一类食谱很广的植食性害虫,近年来在新疆呈暴发性危害,造成较大损失。该文对白星花金龟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概述,对白星花金龟的拉丁名和中文名称进行考证,指出白星花金龟正确的拉丁名,并对白星花金龟的中文名称提出建议,为科研和交流提供了帮助。作者提出该虫可能是新疆以外地区扩散而来的假说,并对白星花金龟在新疆危害的现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28.
不同杀菌剂对防番茄叶霉病木霉菌叶片定殖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2016,(1):116-118
以番茄叶霉病原为靶标,研究番茄叶片上木霉菌的生长变化规律,比较了常见杀菌剂多菌灵、代森锰锌、腐霉利、甲基硫菌灵对木霉菌株的影响。结果表明:木霉在番茄叶片上能持续生长15 d左右,叶片孢子的数量有明显的变化。常用杀菌剂对木霉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甲基硫菌灵处理对木霉生长的影响最大,代森锰锌处理对木霉生长的影响最小。药剂的喷洒先后顺序,对木霉的生长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9.
采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标记的苜蓿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liloti)XGL026菌株接种,研究大田地下滴灌条件下根瘤菌的竞争结瘤性能和对紫花苜蓿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生长4年的1~3茬苜蓿通过地下滴灌滴施接种根瘤菌能显著增加1~3茬苜蓿结瘤数、根瘤重,提高占瘤率(P<0.05)。接种根瘤菌处理较未接菌常规施肥(N+P+K)和仅施磷肥(P)处理,1~3茬苜蓿平均结瘤数分别增加16.4个和21.2个,每株根瘤重增加0.029和0.033 g;在1~3茬苜蓿上的平均占瘤率为49%,最高可达78%。接种根瘤菌能显著增加1~3茬苜蓿的鲜、干草产量,较未接菌对照平均分别提高15.8%和18.9%。粗蛋白含量增加2.16%,NDF和ADF分别降低3.25%和5.00%,明显改善了苜蓿草的品质。接种根瘤菌同时施用氮肥和磷肥(XGL026+N+P)较接种根瘤菌施用磷肥(XGL026+P)处理其接种效果更佳。研究结果证明,与常规施肥P+N+K处理相比,XGL026+N+P不仅具有良好的接种效应,显著增加结瘤能力,而且提高了草产量和提升品质,减少了肥料的施用量。本研究为地下滴灌模式下应用根瘤菌接种,促进苜蓿生产的提质增效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0.
噻唑锌是近期在我国登记为防治梨火疫病的新型杀菌剂。为明确梨火疫病菌Erwinia amylovora对噻唑锌及其他几种杀细菌剂的敏感性现状,本研究选用2016年-2020年从新疆不同地区分离的50个E. amylovora 代表菌株,通过药剂-病原菌共培养结合平板菌落法测定E. amylovora 对噻唑锌的敏感性,比较不同来源菌株的敏感性差异,并分析E. amylovora 对噻唑锌与农用链霉素、噻霉酮和春雷霉素的敏感性差异。结果表明,来自新疆不同地区、不同寄主和不同年份的E. amylovora 菌株对噻唑锌的敏感性差异明显,EC50分布在2.67~38.13 μg/mL, 平均(18.60±6.35) μg/mL。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的杜梨分离菌株H10最敏感,EC50为2.67 μg/mL,巴州轮台县的山楂分离菌株Y126的敏感性最低,EC50为38.13 μg/mL,二者的EC50相差13.28倍。供试E. amylovora 菌株对噻唑锌的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连续的单峰曲线,符合正态分布,将EC50平均值(18.60±6.35)μg/mL确定为新疆梨火疫病菌对噻唑锌的敏感基线,适用于新疆梨火疫病菌对噻唑锌的抗药性检测。供试E. amylovora 菌株对噻唑锌的抗性水平为0.13~2.05 (均值为1.00±0.35),均为敏感菌株,未发现抗药性菌株。相关性分析表明,E. amylovora 对噻唑锌的敏感性与农用链霉素(r=0.138,P=1.56)、噻霉酮(r=0.417,P=0.78)和春雷霉素(r=0.434,P=0.65)的敏感性之间不存在相关性(P>0.05)。本研究结果为后期评估梨火疫病菌对噻唑锌的抗药性风险奠定了基础,为制定梨火疫病的合理用药策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