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1篇
  32篇
综合类   10篇
园艺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21.
砂姜黑土区黄瓜的合理施肥丁维新,朱其清(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210008)平衡施肥是作物达到优质高产、提高化肥利用率和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依据不同作物种类的需肥特点和不同类型土壤的供肥特性,研制和使用专用肥料,较一般的施肥方式更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22.
经测定豫北地区土壤可给态钴含量(EDTA·HOAC·NA_4OAC为提取剂)0~0.046μg·g ̄(-1),平均0.019μg·g ̄(-1)。供测标本钴含量都低于0.05μg·g ̄(-1),其中低于临界值0.02μg·g ̄(-1)的占57.38%。在该地区施用钴肥约有6%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23.
研究旱作改水旱轮作对砂姜黑土中微量元素含量、有效性和赋存形态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砂姜黑土旱作改水旱轮作后,微量元素的总含量除Mo外,均呈贫化趋且达显著水平;Cu、Fe、Mn和Mo的有效性明显提高,Zn的有效性降低,严重缺Zn可能限制作物产量提高,残留态、晶形铁态和碳酸盐态微量元素含量随旱作改水旱轮时间的延续而降低,有机态和无定形铁态微量元素的含量则不断增加,代换态微量元素含量变化与有效态微量元素相似  相似文献   
24.
丁维新  顾源  庄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294-21296
通过利用江苏省自动站资料,配合雷达回波等多种观测资料,从天气环流形势、物理量场的角度,对2010年7月12日发生在江苏沿江的一次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冷空气渗透入侵造成切变的爆发性增强,是产生强降水的关键因素;低空急流速度突增对暴雨预报有指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25.
淡水养殖系统温室气体CH4和N2O排放量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2016年全球鱼类产量达到1.71亿t,对动物蛋白消费量的贡献率为17%。淡水养殖是鱼类产品的重要来源,贡献率为30%,大量投喂饲料强烈影响着水体CH4和N2O排放。本文综合分析了淡水养殖系统CH4和N2O排放的特征,稻田转变为具有曝气增氧系统的养殖塘降低了CH4排放,而转变为普通(粗放型)养殖塘则显著提高了CH4排放。稻鱼共作改变了稻田系统CH4和N2O排放,促进了深水层(>11.5 cm)稻田CH4和N2O排放,相反却降低了浅水层(<11.5 cm)稻田CH4和N2O排放;整合全球数据,稻鱼共作稻田在不同类型淡水养殖系统中具有较高的CH4和N2O排放系数,降低水层深度是减缓稻鱼共作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途径。与粗放型养殖相比,集约化淡水养殖系统虽然N2O排放系数较高,但是CH4排放量和综合温室效应很低,是淡水养殖发展的方向。全球淡水养殖系统CH4排放量初步估计为6.04 Tg,N2O排放量为36.7 Gg。提升淡水养殖系统集约化水平是提高饲料转化系数、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和削减对水体环境负荷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6.
本文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结果,整理出一种适用于研究土壤、污泥中微量元素存在形态的分级方法。旨在预示土壤中或投入土壤中微量元素对植物的有效性不足或过多,以保护植物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27.
耕作改制对砂姜黑土中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砂姜黑土旱改水对土壤中Mn含量、赋存形态和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砂姜黑土中Mn存在于粘土矿物、晶形氧化铁、无定性氧化铁、氧化锰态、有机物和碳酸盐中比例分别为27.19%~46.26%、10.48%~21.65%、2.76%~12.28%、17.39%~26.53%、10.61%~24.57%和0.16%~8.35%。旱改水实施水旱轮作后砂姜黑土中全Mn含量极显著降低,平均降幅为8.77%,但伴随土壤pH值的趋中性,土壤中Mn由植物有效性较低的晶形铁结合态逐渐向植物有效性较高的氧化锰态、无定形铁态和有机态转化,活化了土壤中的Mn,提高了Mn的有效性和可移动性。  相似文献   
28.
本文用对经和分析方法研究了土壤与泡桐叶中养分含量、相互关系及其在丛枝病发生中的作用。土壤中磷、铜、锌、铁和钾的比值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918**),表明土壤养分含量的多寡对泡桐丛枝病的发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土壤低的磷和高的铜含量以及磷钾、磷铜、磷锌、铜锌、铁铜和铁锰等元素间的拮抗作用,使得泡桐树体内钾和铜的含量过高,磷和锰的含量偏低,树体正常生长所需的磷钾、铜锰、铁锰比遭到破坏,引起代谢紊乱,导致泡桐树的抗病能力下降而患上丛枝病。  相似文献   
29.
为了揭示不同用量生物质炭田间老化后对土壤氨挥发的影响,采用密闭通气法监测了小麦-玉米轮作下土壤氨挥发损失。试验设5个处理:不施肥(Control)、常规施氮(CN)以及常规施氮加3、6、12 t·hm-2生物质炭(NB3、NB6、NB12)。结果表明: 6 t·hm-2和12 t·hm-2生物质炭施用3 a后降低了小麦产量,但对玉米产量无影响;生物质炭显著降低了小麦籽粒氮吸收量,但3 t·hm-2和6 t·hm-2生物质炭增加了玉米籽粒氮吸收量。田间老化生物质炭显著降低了小麦季NH3挥发,相反增加了玉米季NH3挥发,但是6 t·hm-2和12 t·hm-2生物质炭显著降低了年度NH3挥发累积量。6 t·hm-2生物质炭田间老化3 a后显著降低了单位小麦产量NH3排放量,对单位玉米产量NH3排放量无显著影响,总体降低了年度单位产量NH3排放量。研究表明,田间老化3 a后,6 t·hm-2和12 t·hm-2生物质炭处理显著降低了年度NH3挥发量。  相似文献   
30.
应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黄泛平原土壤中锰的生物有效性,土壤中锰的赋存形态和锰肥的增产效果。结果显示,黄泛区土壤中活性锰的含量普遍较,85.80%农田土壤处于缺锰状态。潮土中的锰,40%是以对植物无效的残态和晶形铁结合态存在,仅有0.06%的锰是以植物可直接吸收利用的代换态存在的,还有40%的锰以氧化物形态存在,虽然有效性较高,但需经还原转化。因此本区土壤施用锰肥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