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9篇
  8篇
综合类   72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8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为探究减氮施肥技术和缓释氮肥在新疆滴灌棉花上的应用效果,选用当地棉花主栽品种新陆早64号,设置不施氮肥(H1)、常规全施尿素(H2,300 kg/hm2)、减氮20%缓释氮肥与尿素配施(H3,240 kg/hm2)3个处理,分别在棉花不同生育期对棉田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无机氮含量进行测定,并在棉花吐絮期测定棉花氮素含量,分析减氮配施缓释氮肥对棉花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棉花各生育时期,减氮20%配施缓释氮肥处理0~20 cm土层团聚体稳定性显著高于常规全施尿素处理(P<0.05),在0~40 cm土层H3与H2处理全氮差异不显著;不施氮肥(H1)处理土壤酶活性在棉花全生育时期均处于较低水平,常规全施尿素H2处理土壤脲酶活性显著高于减氮20%配施缓释氮肥(H3)处理,过氧化氢酶活性均低于H3处理,2个处理间蔗糖酶活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差异不显著;H3处理在40~60 cm土层铵、硝态氮含量较常规全施尿素H2处理减少了棉花生育后期氮素的淋溶损失;H3处理的氮肥利用率为45.75%,高于H2处理(P<0.05),较H2处理提高了7.87百分点;减氮配施缓释氮肥有利于提高棉花产量,减氮20%配施缓释氮肥(H3)处理下棉花皮棉产量较不施氮肥(H1)处理提高了18.26%,且铃质量、籽棉产量、皮棉产量与常规全施尿素(H2)处理差异不显著,可实现减氮不减产。结果表明,减氮20%施氮水平下缓释氮肥与尿素配施(H2)增强了表层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可在棉花全生育期维持较高无机氮含量,减少了氮素淋溶损失,有利于棉花氮肥利用率及产量的提高,可在滴灌棉田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2.
【目的】国内白柿规模化种植正处于起步阶段,有关白柿在广东地区的适应性尚不明确。明确白 柿在广东栽培的物候期、开花结实习性,并总结其栽培技术,可为白柿大规模种植提供指导。【方法】以白柿 品种 W4 为材料,观察该品种植物学特性、物候期、果实生长规律、落果情况及果实品质,并从建园、肥水管理、 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等方面阐述其优质栽培技术。【结果】白柿花期在 1 月下旬至 2 月初,一年 中枝梢生长存在 3 次生长高峰,分别在 4 月、6 月、9 月,11 月至翌年 2 月为缓慢生长期。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 存在 3 次落果高峰,分别在 3 月中旬、4 月中旬以及 5—6 月的采前落果。果实生长符合“单 S 型”生长曲线, 果实近球形或扁球形,平均单果质量 148.93 g,果形指数 0.83,果实入口即化,可食率达 79.7%,可溶性固形物 含量 20.36%,固酸比为 45.83。白柿树体较耐寒,可耐 - 2~ - 4℃低温,高于广东最冷月(1 月份)的平均气温, 可在广东大部分地区栽培种植。【结论】白柿品种 W4 在广州生长势良好、适应性强、单果质量大、风味佳、 品质优,在市场上有较高经济效益,是一种具有种植潜力的新兴果树树种,但在栽培上应注意防治炭疽病和煤 污病。白柿适合在广东地区土质疏松、排灌良好的坡地种植,幼树应进行矮化处理、注意控制树形。  相似文献   
173.
品质元素“钾”是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环境中的钾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轻则致使植株的产量和品质有所下降,重则可能会导致植株的死亡。为了解决土壤缺钾和植物受钾胁迫的问题,归纳了钾营养胁迫概况、钾营养胁迫的形态学特征、钾营养胁迫对植物的影响、钾营养胁迫的生理生化变化以及钾营养胁迫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五个方面内容,从钾、钾营养胁迫、钾营养胁迫的表现症状总结了钾营养胁迫概况。从生长和形态学变化、光合作用、养分吸收、渗透调节和活性氧平衡、产量品质分析了钾营养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得到“植物钾营养胁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理生化和作用机制这两大方面,而对分子水平上的研究相对较少”的结论。强调了钾营养胁迫在分子水平上的相关研究进展,明确了钾营养胁迫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并提出今后探究的侧重点应对植物钾营养胁迫的分子理化性质方面探究、适宜施肥方法和方式的研究(因地制宜、因植物制宜)、施肥工具的研发等三个方面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4.
为研究三江并流区澜沧江干流水、陆生境中的捕食线虫真菌(Nematode-Trapping Fungi NTF)多样性分布差异,在该区域布设9个采样区对NTF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NTF在澜沧江流域不同空间尺度下的水陆分布模式。每个样区设置水、陆对称采样点各5个,每个采样点用5点法采集水、陆样品各1份,共采集90份样品。采用单孢子挑离法获得NTF纯培养,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物种。共获得2属13种76株NTF,其中陆生土壤中检出2属11种49株,水体底泥中检出1属6种27株。结果显示,NTF物种组成在三江并流区澜沧江干流水、陆生境间存在较大差异,具有水陆异质性分布模式,干流陆地上具有比水生环境中更高的物种检出率和物种多样性;此外,与之前对澜沧江支流NTF的水陆分布研究结果相比,NTF在干流上水陆分布差异比支流更大,表明在流域生态系统中,NTF的监测结果同时也能反映不同空间尺度下的环境异质性,以流域为研究单元,以NTF为研究对象,可能更有助于了解微生物的空间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175.
为了发展高价值红木交趾黄檀,于2019—2022年福建省平和天马国有林场,对从泰国引进的50个交趾黄檀家系开展家系测定试验。结果表明,4年生交趾黄檀50个家系间林分群体保存率、地径差异极显著,树高、冠幅、风害指数等指标差异显著,平均保存率80.6%~100%,平均地径4.84~6.95 cm,平均树高3.77~5.04 m,平均冠幅1.71~2.25 m,风害指数5.6%~45.1%。用隶属函数法对各家系保存率、地径、树高、冠幅和风害指数等因子进行综合评价,得分最高的是35号家系,综合得分0.79;得分最低的是17号家系,综合得分0.22。按20%入选率进行优质家系选择,初步选出35、22、48、18、10、8、6、9、49、14、11号等11个优质家系,综合得分0.58~0.79,比总体得分平均值(0.47)提高23.4%~68.1%,选出的家系生长表现良好,适应性和抗逆性强,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6.
为探明减氮配施缓释氮肥对棉田土壤酶活性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通过试验研究减氮、配施不同比例缓释氮肥对棉花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无机氮含量、氮肥利用率及棉花产量的影响。试验选用"新陆早64号"棉花品种,设置2种施氮方式,分别为常规全施尿素(T2)和缓释氮肥与尿素不同比例配施(US),配施处理按照施氮量设3个水平,分别为不减氮U0.8S0.2(T3)、U0.6S0.4(T4),减氮20% U0.6S0.2(T5)、U0.4S0.4(T6),减氮40% U0.4S0.2(T7)、U0.2S0.4(T8),不施氮肥(T1)为对照,共8个处理。对棉花不同生育期内土壤的理化性质、酶活性、无机氮含量及成熟期棉花氮素含量和产量进行测定与分析,并计算氮肥利用率。结果表明:与常规全施尿素相比,配施缓释氮肥能显著提高土壤含水量和全氮含量,其中,以缓释氮肥与尿素4∶6配施(T4)处理的土壤含水量最大,较常规全施尿素(T2)在棉花苗期、蕾期、花期、铃期和吐絮期分别提高了14.07%,11.05%,7.58%,6.22%,6.65%;T4处理的土壤全氮在花期显著高于常规全施尿素(T2)处理,达到1.24 g/kg。减氮20%配施缓释氮肥(T5、T6)处理各生育时期的土壤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铵硝态氮含量与常规全施尿素(T2)间无显著差异,减氮20%配施缓释氮肥(T5、T6)处理成熟期土壤脲酶活性与硝态氮含量较不减氮T4处理分别减少了28.20%,26.40%和11.13%,8.32%。此外,减氮20%(T5、T6)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显著高于常规全施尿素(T2)处理,分别为62.09%和62.43%,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与常规全施尿素(T2)间无显著差异。综上,减氮20%配施缓释氮肥(T5、T6)处理与常规全施尿素(T2)处理相比土壤酶活性、无机氮含量及产量差异不显著,氮肥利用率显著高于T2处理,可以确保棉花全生育期的氮素供给,避免[JP]氮素的大量浪费,达到棉花高产及氮肥高效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7.
努比亚山羊选种选育缺乏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一直以来,广大努比亚山羊养殖业主仅凭个人感觉及传统经验进行选种选育,造成羊个体差异大、良莠不齐、遗传不稳定,严重影响行业发展。近年来,广西积极开展努比亚山羊杂交改良与选种选育工作,现已培育出全身纯黑色、基因稳定的优质努比亚黑山羊,并总结出一套关于努比亚黑山羊选种选育的技术参数,供广大养殖业主及同行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8.
为了增强冲击式速冻机内的传热强度和均匀性,本文以冲击式速冻机试验台为依托,提出了一种新型喷嘴结构——圆漏斗喷嘴。在该试验台被试验验证可靠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该试验台流场进行了模拟计算,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从圆漏斗喷嘴出口直径DE、漏斗宽度L3、漏斗高度L1、射流高度L2、喷嘴排数N、喷嘴间隙S和喷嘴到钢带的距离H 7个因素中得到漏斗宽度、射流高度和喷嘴排数3个因素为影响钢带表面努塞尔数的显著性因素,然后利用Box-Behnken设计,建立3个显著性因素与钢带表面平均努塞尔数Nuave和传热均匀指标η2个响应值之间的数学模型,确定喷嘴最佳的结构参数。结果表明,最佳结果参数为漏斗宽度为17 mm、射流高度50 mm、喷嘴排数为3,在此条件下钢带表面Nuave为448.68,传热均匀指标为0.2329,通过数值模拟得到的值与方程预测值总体吻合,因此用Box-Behnken设计优化钢带表面Nuave和传热均匀指标η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79.
拓展稻田综合种养殖品种,充分利用稻田资源,丰富市场供应,为山区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稳步发展提供重要基础。在武夷山稻花鱼养殖示范基地,开展了异育银鲫‘中科3号’和中华圆田螺稻田生态种养殖比对试验和成效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养殖周期139天,“稻+鲫+螺”模式总产量达9937.5 kg/hm2,比“稻+鲫”模式高出7.72%,比“稻+螺”模式低7.67%,总利润分别比“稻+鲫”和“稻+螺”模式高出25.83%和77.91%;其产出投入比、成本利润和销售利润率明显高于“稻+螺”模式。“稻+鲫+螺”生态种养模式有效提高了稻田综合种养成效,但还需要优化水产动物放养的协同比例和管理关键技术,进一步提升稻田多品种混养的比较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