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5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2篇
  39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昝麒麟  赖晓明  朱青  王卫光  李柳阳  刘亚 《土壤》2022,54(5):920-927
研究土壤15N自然丰度(δ15N)空间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深化土壤氮素循环的过程与机理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的研究多聚焦于区域尺度,对全球尺度土壤δ15N时空分异的探索存在不足。本文采用全球812个样点处的土壤δ15N值与土壤含水量、气象和土壤因子数据,构建各因子与土壤δ15N值的相关关系,并结合结构方程模型揭示其空间变化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气象和土壤因子与土壤δ15N值呈显著相关(p<0.01);相较于均值,气象的时间变化特征因子(平均气温日较差和降雨季节变率)与土壤δ15N值和土壤含水量的相关程度更高。土壤因子对土壤δ15N值的总效应最高(-0.41);气象和土壤因子可通过土壤含水量间接影响土壤δ15N值。当排除气象和土壤的影响后,土壤含水量对土壤δ15N值的效应为正。研究对于揭示气象、土壤和水文等因子对氮素循环的影响机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2.
以刚上浮哲罗鱼(Hucho taimen)仔鱼(体质量0.11~0.12g)为研究对象,在实验饲料中添加5个水平的谷氨酰胺二肽(Ala-Gln),各处理饲料中Ala-Gln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组)、0.125%、0.25%、0.50%、0.75%和1.0%,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1000尾仔鱼。实验期间水温7~10℃,溶氧保持高于7.8mg/L,实验共进行8周。结果表明,添加Ala-Gln能够显著提高哲罗鱼仔鱼肠谷氨酰胺(Gln)、谷氨酸含量(P0.05),提高肠脂肪酶活性和Na+,K+-ATPase活性(P0.05),同时,丙二醛(MDA)含量显著(P0.05)或极显著降低(P0.01)。结论认为,饵料中适量添加Ala-Gln可以提高哲罗鱼仔鱼肠道Gln和谷氨酸含量,以及消化酶活性和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63.
以猕猴桃为试材,将毛叶苕子等量翻压并配合不同梯度的化肥减施量进行施肥处理,以不施肥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各处理对猕猴桃叶片性状、果实产量、果实外观的影响规律,以期为贵州省优质猕猴桃园的绿肥利用技术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的猕猴桃叶片最大叶长、叶宽、叶面积显著增长,对叶片质量有促进趋势,绿肥+100%复合肥(G+100%F)处理的比叶面积较CK显著高128.61%,快速生长期的叶片磷含量绿肥+85%复合肥(G+85%F)处理较CK显著高22.76%,平均叶绿素含量G+85%F处理较CK显著高22.08%。叶片氮含量提高了比叶面积,磷、钾含量提高了叶片质量,叶绿素含量与比叶面积、叶面积呈显著正相关。G+85%F处理的猕猴桃产量最大,较CK显著提高25.37%,G+100%F、G处理的单果质量分别较CK显著提高28.6%、32.04%,单果质量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G处理的纵径较CK显著增长11.61%,G+100%F处理的横径较CK显著增长17.38%,横径与纵径之间不显著,但均与单果质量、产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4.
165.
为评估城市扩张对生境质量的影响,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基于2009、2014年和2018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采用CAMarkov和FLUS耦合模型对南京市2025年和2035年土地利用进行多情景预测,并运用InVEST模型评估其生境质量状况。结果表明,2009—2018年,南京市城镇用地呈不断扩张趋势,面积共增加223.65 km2,主要转入来源为耕地和农村居民点。2009、2014年和2018年市域的平均生境质量呈持续下降趋势,分别为0.448 1、0.441 1和0.433 4。4种模拟预测情景中,生境质量均值的排序为生态优先情景>协调发展情景>自然增长情景>经济发展情景,而生境质量等级分布差别较大的区域主要是南京市的北部、南部以及中心城区。具体来说,在自然增长情景下,2025年和2035年南京市生境质量将保持下降趋势,低值区面积占比较2018年分别增加1.40个百分点和2.87个百分点;在经济发展情景下,中心区域、南部及北部生境质量较自然发展情景下进一步下降,到2025年和2035年,低值区面积占比将分别增加2.67个百分点和4.76个百分点;在生态优先情景下,2025年和2035年南京市生境质量高值区面积占比较2018年分别增加0.40个百分点和1.04个百分点;而协调发展情景下,城镇用地规模将得到有序控制,林地的空间分布在原有基础上向外延伸,使得市域生境质量逐步提升,故2025年和2035年南京市生境质量高值区面积占比分别增加0.17个百分点和0.80个百分点。基于此,为进一步减缓南京市生境退化趋势,改善区域生境质量和生态环境条件,应合理控制城镇用地规模,采取适当的生态保护政策,同时有序开展国土空间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