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4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0篇
  21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0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52 毫秒
151.
152.
【目的】基于 SSR 分子标记对 12 份非洲菊种质进行亲缘关系分析及部分种质杂交 F1 后代真假杂种鉴定,以期为非洲菊种质资源鉴评及创新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收集 12 个非洲菊种质资源,提取其基因组 DNA 后,利用 50 对 SSR 引物进行 PCR 扩增,通过检测相关多态性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和指纹图谱构建,以及部分品种杂交 F1 后代鉴定。【结果】18 对引物在 12 份非洲菊材料中共扩增出 74 个多态性等位变异片段,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多态性等位变异片段 4.1 个。利用 74 个等位位点,构建了 12 份非洲菊种质资源的系统进化树,UPGMA 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当遗传系数为 0.75 时,可将受测的 12 份种质分为 5 组,Ⅰ组为‘云南红’‘大088’‘情人’,Ⅱ组为‘粉佳人’‘粉球’‘真爱’和‘福娃’,Ⅲ组为‘绣色’‘淑女’和‘黄球’, Ⅳ组和Ⅴ组均只包含 1 个品种,分别是‘紫水晶’和‘深圳 5 号’。筛选出 GHSSR-1、GHSSR-18、GHSSR-20和 GHSSR-21 等 4 对引物,可完全区分 12 份种质;其中,后 3 对引物鉴定出兼具双亲特异位点的单株分别是Gh-5、Gh-4 和 Gh-1,单独 1 对引物的鉴定率为 33%。且受检的 3 个单株均为真杂种,真杂种率为 100%。【结论】成功构建 12 份非洲菊品种的指纹图谱,综合 3 对多态性较好的引物鉴定出 3 株非洲菊杂交 F1 后代实生苗为真杂种,为非洲菊资源鉴评和创新利用提供可靠的 SSR 标记引物。  相似文献   
153.
[目的]研究增温和氮沉降对中亚热带森林土壤氮矿化和氧化亚氮(N2O)排放的影响,以期深入认识全球变化背景下中亚热带森林土壤氮循环过程。[方法]选取经过野外增温和氮添加处理的中亚热带杉木人工林土壤,将野外非增温处理和增温处理的土壤置于不同温度(20、25℃)培养箱中,同时对野外氮添加处理的土壤继续添加不同梯度的氮素(0.1、0.2 g·kg-1,以干土计),进行为期28 d的室内培养,研究增温和氮添加对土壤氮矿化和N2O排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增温和氮添加及二者交互处理增加了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和矿质氮含量,且氮添加水平越高增加越明显,增温处理增加不显著。与对照相比,培养28 d后增温处理的土壤净铵化速率、净硝化速率和净氮矿化速率变化不显著,低氮、增温+低氮显著增加土壤净硝化速率,而高氮、增温+高氮显著降低土壤净氮矿化速率。与对照相比,增温和氮添加及二者交互处理总体降低土壤N2O排放速率,土壤N2O累积排放量也显著降低(P<0.05),其中,单独增温、低氮、高氮、增温...  相似文献   
154.
为推动乡村旅游绿色高质量发展,需从生态文明视角出发研究各种发展问题。通过深入研究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现状、主要问题、影响因素,以及理性剖析乡村旅游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确认未来的发展规划与逻辑理路,即以旅游开发生态化、生态建设旅游化为逻辑起点,提出始终遵循与配合政府主导战略、乡村生态旅游的保护性和规范化开发、乡村旅游产品的绿色化开发与营销、动态完善与升级乡村旅游配套设施、绿色文化系统与乡村旅游发展系统有机结合等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举措。  相似文献   
155.
席颖青  李晓  刘小飞 《土壤》2023,55(1):196-204
为探讨氮添加对亚热带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选择福建三明森林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38年生杉木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N0(0 mg/kg)、N10(100 mg/kg)、N25(250 mg/kg) 3个氮添加水平,并进行117 d的培养。结果表明:(1)氮添加后,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在培养开始(0 d)即达到最大值,在培养前期(0~57 d)这一段时间内N0、N10和N25处理的有机碳矿化速率平均值显著下降了44%、45%、47%,而在整个培养期间3个处理有机碳平均矿化速率分别为9.97、9.27、8.89 mg/(kg·d);(2)有机碳矿化累积量随培养时间延长显著增加,随氮添加增加显著降低,与N0处理相比,培养117 d后N10、N25处理有机碳矿化累积量平均值分别降低了3.4%、7.4%;(3)微生物生物量对氮添加响应并不显著,但真菌/细菌比随氮添加增加而增大。总体上,氮添加主要是通过改变土壤有机碳和氮抑制了土壤有机碳矿化。因此,氮添加后土壤中碳、氮养分含量的变化是有机碳矿化变化的主要原因,而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则不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