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5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2篇
  4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4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研究全氟辛酸铵盐(PFOA)对土壤呼吸强度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探究其对土壤的生态毒性。【方法】以采自不同地区的黄褐土、风沙土、土娄土、红壤为供试土样,采用室内模拟试验,在土壤中添加0,50,100,150,200,300,400 mg/kg PFOA,研究土壤呼吸强度和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和芽孢杆菌)数量的变化。【结果】加入PFOA后,土壤呼吸强度有所减弱,但随PFOA含量的增加,土壤呼吸强度的变化规律并不明显;高含量PFOA会抑制土壤细菌数量;土壤芽孢杆菌和真菌受PFOA的影响不明显;PFOA对土壤放线菌数量有一定抑制作用,在供试土样中,除红壤外,PFOA含量与土壤放线菌数量间呈线性负相关,且其相关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结论】放线菌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土壤PFOA污染的程度,土壤PFOA轻度和中度污染的临界质量浓度值分别为34和171 mg/kg。  相似文献   
122.
为寻找缙云黄芩扦插繁殖最佳条件,为缙云黄芩快速繁殖提供技术保障,改善其濒危现状,采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随机试验,研究枝条年龄、枝条木质化程度、基质、激素种类、激素质量浓度和处理时间对缙云黄芩扦插生根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缙云黄芩进行野外回归试验.正交试验结果发现,扦插的最佳组合为200 mg/L IBA处理插穗2h.在基质试验中,生根效果最佳的处理为蒸馏水;其次为蛭石与珍珠岩比例为1∶1处理,其在平均根长、最长根长和生根指数上效果最好,河沙处理在生根率方面最好.2年生枝条生根效果优于当年生枝条.半木质化程度的枝条是扦插的最佳选择,其生根效果最好,硬枝次之,软枝最弱.野外回归试验结果表明,大棚组和野外组插穗均能存活和生长,大棚组缙云黄芩插穗在成活率、平均出芽数和最多出芽数方面均优于野外组.  相似文献   
123.
为探究华北地下水超采区冬小麦进一步减灌节水的有效栽培措施,2013—2016年,以石麦15为试材,进行只灌底墒水、生育期不灌溉的贮墒旱作模式(W0)与现行春季灌2水的节水灌溉模式(W2)比较试验,研究2种栽培模式对冬小麦耗水特征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W0与W2相比,3年平均产量降低16.6%,主要是因为穗数和穗粒数减少,库容降低,但千粒重明显增加;2)W0全生育期耗水强度较低,主要是拔节后耗水强度逐渐降低,其总耗水量比W2减少52mm;3)与W2相比,W0提高了土壤水分利用率,开花前较多地利用0~100cm土层的土壤贮水,成熟时耗水深度达到200cm,增加了对土壤深层贮水利用,麦收后多腾出土壤水分库容99mm,有利于接纳夏季降雨,减少汛期雨水损失;4)W0在减少灌溉用水150mm的条件下,获得6 600kg/hm~2以上产量,其水分利用效率与W2无显著差异,达到1.8kg/m~3以上。研究认为,在华北地下水超采区推广贮墒旱作模式,并与节水灌溉模式合理轮作,能大幅度减少灌溉用水并实现适度丰产和水分高效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4.
不同化控剂对藜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降低藜麦倒伏率的有效农艺措施。本研究对比5种不同化控剂(多效唑、金得乐、矮壮素、缩节胺和乙烯利)和打顶措施对藜麦植株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正常田间栽培的藜麦对照(CK)相比,喷施多效唑和矮壮素能够有效降低植株株高,提高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2)喷施矮壮素和打顶措施能增加藜麦单株叶面积,分别较CK高18.2%和9.7%,缩节胺处理抑制植株叶面积的增长,较CK处理降低12.1%。化控处理能够明显提高叶片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其中矮壮素效果最佳;3)打顶能显著促进一级分枝数的增加,但侧枝折断率较高,喷施矮壮素显著降低一级分枝数和侧枝折断率;喷施化控剂能促进植株茎秆增粗,且金得乐和缩节胺处理茎秆增粗效果优于其他处理;4)化控处理显著增加单株籽粒重和产量,以矮壮素处理下产量最高,较对照高114.7%;喷施矮壮素、多效唑和打顶措施能显著提高藜麦千粒重。因此,喷施矮壮素能够显著控制株高,降低侧枝折断率,促进植株生长,提高叶片光合性能和产量,可作为藜麦高产栽培适宜的化控抗倒伏措施应用。  相似文献   
125.
不同栽培密度对东昇西洋南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南瓜及其制品作为保健食品在国内外市场广受欢迎,尤其是西洋南瓜更因其独特风味及高营养价值,使市场需求量激增(日本市场每年要从国外进口约7万t),西洋南瓜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经济作物。  相似文献   
126.
为进一步掌握四川省蒲江县生物多样性状况,于2020—2021年,对县域内的维管植物、脊椎动物、植被及生态系统开展本底调查与研究,通过自然保护地、重要生态功能区和MaxEnt预测分析识别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对栖息地质量、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生物多样性的显著特点是:物种多样性较差,重点保护野生物种较匮乏,入侵物种占比较高,生态系统组成较简单,多以人工植被为主。蒲江县土地利用格局以耕地、林地和人造地表占绝对优势,维管植物物种数与林地、人造地表呈正相关,与耕地、水域负相关。生物多样性水平受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影响较大,总体来看,研究区生物多样性极重要区、高度重要区面积分别为4029.72、8973.52 hm2,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95%、15.74%。研究结果可为蒲江县快速城镇化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以及成都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构建、生物多样性调查及监测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7.
128.
黄琴 《农技服务》2023,(6):47-50
为息烽县大豆玉米品种带状复合种植提供参考,通过玉米品种金玉932和4个大豆品种(齐黄34、渝豆11、黔豆11、黔黄5号)进行复合种植试验,比较各大豆品种生育期、植株特性和产量。结果表明:最佳复合套种组合为金玉932-齐黄34,套种复合产值为3 952.59元/667m2,且大豆、玉米综合表现良好。其中,玉米品种金玉932的生育期为138 d,株高256 cm,穗位高94 cm,穗长16 cm,穗粗4.6 cm,穗行数15.2行,行粒数31.5粒,秃尖2.0 cm,百粒重37 g,出籽率为83%,产量为705.82 kg/667m2,高抗小斑病,对大斑病、锈病、茎腐病免疫,虫害率为1%;大豆品种齐黄34产量最高,为185.28 kg/667m2,生育期为121 d,百粒重26.6 g,对花叶病毒病免疫,虫害率为1%;各品种大豆和玉米均无倒伏或倒折现象。  相似文献   
129.
为了评价纳米氧化锌颗粒(ZnO NPs)对17℃猪精子保存质量的影响,本试验在17℃保存猪精子稀释液中添加20,50,100,200 mg/L ZnO NPs,对保存精子质量和功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添加50 mg/L ZnO NPs可以显著提高保存精子的总抗氧化能力(P<0.05),降低保存精子丙二醛含量(P<0.05)。50,100,200 mg/L ZnO NPs处理组精子膜完整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骨架蛋白和膜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上调(P<0.05),100,200 mg/L处理组精子全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上升,且定位于精子鞭毛中段和主段。ZnO NPs添加不影响cAMP/PKA信号通路。推测ZnO NPs可能通过提高抗氧化能力来有效提高猪精子活力,消除过量丙二醛,提高猪精子蛋白磷酸化水平,从而提升膜完整性。  相似文献   
130.
根据差异化的公园服务体系与精细化的人口热力数据,建立多模式的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模型G2SFCA,并结合双变量局部空间分析方法biLISA,研究杭州市城市公园绿地布局的可达性与合理性。结果表明:1)杭州城市公园可达性呈现西高东低的整体空间格局,服务不足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的东南部;2)不同群体的公园可达性因社会经济特征不同而异,基于住房数据的高低房价群体呈现出更加显著的空间分异与错配现象;3)随着地理尺度的变化公园可达性的平均值和可达性标准差均下降,基于网格尺度和热力数据的可达性分析能够更好地反映公园绿地的供需关系。提出区域互动性、设施联通性、群体补偿性、绿地共享性的空间优化对策,以期为城市公园绿地规划的人本主义转向与空间动力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