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篇
  9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出口金针菇工厂化再生法袋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再生法、三区制的工厂化袋栽出口白色金针菇的工艺技术及包装保鲜方法。其工艺要点为:在18℃—20℃的培养室发菌;12℃—15℃的催蕾室诱导原基和菇蕾再生;6℃—8℃的发育室进行驯化,抑蕾和发育。  相似文献   
122.
鲜切果品保鲜技术及其生物学原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鲜切加工过程使果实组织严重受伤,造成生理紊乱、切面变色、组织变软和腐败微生物侵染,因此,鲜切果品的快速变质、货架寿命短是阻碍其商品化的最大障碍。本文针对鲜切果品的生理和生化变化特点,总结出果品鲜切加工的关键生物技术,目的是为鲜切果品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3.
青钩栲(Castanopsis kawakamii Hay)是我国亚热带珍贵用材树种,实生苗造林成活率低,一般只有30%左右,造林初期生长缓慢,其主要原因是青钩栲苗木主根虽然发达,但侧根细少,加之春季造林先抽梢后生根,供给不足。所以抑制主根,促进侧根生长,增加须根、菌根,即增加苗根活力就成为提高苗木质量的关键。 抑制主根生长、促进侧根生长,在实践中普遍采用床上切断主根、苗木移植换床等方法;近来也有人把发芽种子切除胚根尖端后播种育苗。1978年以来我们对青钩栲育苗也采用了以上办法,但均未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4.
病害是造成烟草减产和品质降低的主要因素,而利用生物技术提高烟草抗病性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其中包括利用与植物抗病性密切相关的关键因子如病程相关基因非表达子(non-expressor of pathogenesis-related genes1,NPR1)。本研究利用源于海岛棉的Gb NPR1基因,表皮特异性启动子CUT1和组成型启动子35S构建两个植物表达载体35S-Gb NPR1和CUT1-Gb NPR1,经农杆菌介导法分别转化烟草。T0代及T1代转化植株PCR检测证明,目的基因已整合到核基因组中。T1代植株RT-PCR分析表明,Gb NPR1基因在转录水平得以表达。bar试纸条检测为阳性,证明和Gb NPR1连锁的草甘膦基因能够正常转录和翻译表达。将阳性植株进行烟草病菌赤星病、炭疽病和低头黑病等三种病害的病原菌离体接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转CUT1-Gb NPR1载体的转基因烟草虽然较转35S-Gb NPR1载体的烟草对三种病菌的抗性稍低,但较野生型烟草相比具有较高抗性。转Gb NPR1基因的烟草能提高对低头黑病和炭疽病的抗性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25.
Bt基因转化玉米培育抗玉米螟自交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基因枪法将苏云金杆菌(简称Bt)的杀虫毒蛋白基因(CryIA)导入东北春玉米自交系铁7922的幼胚中,诱导愈伤组织.抗虫基因的表达载体是pBI121,包含Bt杀虫毒蛋白基因和新霉素磷酸转移酶(NPTⅡ)基因,筛选标记bar由CaMV 35S启动子驱动.通过对后代植株的除草剂草丁膦(PPT)筛选、分子鉴定和ELISA法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玉米基因组中并可以稳定遗传.对转基因株系进行田间接玉米螟虫卵,调查不同生长时期的危害指数,最终筛选出一批抗玉米螟自交系.  相似文献   
126.
文章详细论述了GPS定位仪在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各方面应用的设想,指出了传统定位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探讨了新型GPS定位仪在清查工作中定位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7.
【目的】研究RN型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雌性育性差异,明确RN型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是否存在雌性育性降低的现象,探讨不育系雌性育性与异交率的相关性。【方法】首先在200余份RN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中,依据异交结实率高低,选择有代表性的不育系及保持系6对;然后通过网室内投放蜜蜂传粉对不育系进行异交率鉴定,确定不育系的异交率高低水平;再对6份不育系利用同一父本恢复系进行不去雄人工杂交试验,明确不同异交结实率不育系在接受外来花粉受精结实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最后利用同一恢复系作共同父本,通过去雄、不去雄人工平行杂交方法,研究不育系及对应保持系间杂交成活率差异,对6份不育系及6份对应保持系雌性育性进行分析,同时分析不育系异交率与雌性育性的相关性。【结果】网室异交率鉴定表明,供试6份不育系异交率存在显著差异,最高达49.46%,最低仅15.94%。6份不育系在人工授粉杂交成活率上也存在显著差异,高异交率不育系(JLCMS101A和JLCMS82A)杂交成活率显著高于中、低异交率不育系,中异交率不育系(JLCMS9A和JLCMS47A)杂交成活率显著高于低异交率不育系(JLCMS89A和JLCMS31A)。人工去雄平行杂交成活率,高、中异交率不育系显著高于低异交率不育系;高、中、低异交率保持系间杂交成活率无显著差异;杂交成活率在高、中异交率不育系与对应保持系间无显著差异,而低异交率不育系的杂交成活率显著低于其对应保持系的杂交成活率。人工不去雄平行杂交成活率,高异交率不育系杂交成活率显著高于中、低异交率不育系杂交成活率;高、中、低异交率保持系间杂交成活率无显著差异;高、中异交率不育系的杂交成活率与对应保持系的杂交成活率无显著差异,而低异交率不育系的杂交成活率则显著低于其对应保持系的杂交成活率。【结论】在大豆RN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中,高异交率不育系雌性育性正常,低异交率不育系中存在因雌性育性差而影响正常结实的情况,雌性育性差是造成其异交结实性低的原因之一,不同异交率不育系对应保持系雌性育性均正常;不育系网室异交率与不育系去雄杂交成活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不育系网室异交率与不育系不去雄杂交成活率也呈极显著正相关。去雄和不去雄平行杂交结果均可用于鉴定不育系的雌性育性。  相似文献   
128.
不育系异交结实率在杂交制种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异交率差异显著的两个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材料为研究对象,在盛花期对其成熟花苞进行转录组测序。经比较分析,筛选出1925条差异基因,其中1361条差异基因注释到GO分类的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3大类30个分支中,主要涉及生物过程、催化活性、氧化还原酶活性、氧化还原过程和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864条差异基因注释到KEGG分类的114个代谢通路中,主要包括代谢途径通路、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通路以及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其中包括13个次生代谢通路,主要为苯丙烷类生物合成以及类黄酮生物合成。通过对差异显著、富集基因数目较多的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进行分析,进一步挖掘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中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到影响花色的基因FLS1,推测花色会影响昆虫对花粉的传播,从而影响异交率。本研究期望有助于解析影响大豆异交率的生物合成通路及明确异交率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29.
[目的]建立藜麦二倍体苍白茎藜的组织培养体系。[方法]以二倍体苍白茎藜种子为外植体,先获得无菌幼苗,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脱毒外植体不同激素浓度配比对愈伤组织的诱导、不定芽分化的诱导、生根的诱导及移栽驯化的相关研究。[结果]二倍体苍白茎藜的种子最佳消毒时间为2%次氯酸钠消毒6 min;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 g/L水解酪蛋白+35 mg/L肌醇+690 mg/L脯氨酸+1.0 mg/L 6-BA+1.0 mg/L NAA+1.0 mg/L 2,4-D,诱导率达到86.63%;不定芽分化诱导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2 mg/L NAA+1.0 mg/L 2-IP+1.0 mg/L KT,诱导率为11.67%;MS+2.0 mg/L IBA或MS+0.5 mg/L IBA+0.1 mg/L NAA为最佳生根培养基,生根率均达100%,试管苗经炼苗和移栽驯化后成活。[结论]该研究通过苍白茎藜种子诱导获得再生植株,经炼苗移栽驯化后成活,为二倍体藜麦的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30.
将天然功能性成分壳聚糖应用于白鲢鱼丸制品,通过对鱼丸色泽、质构特性、持水性、TBA值的测定,评价了壳聚糖对于鱼丸热凝胶特性和脂质氧化程度的影响。在添加了1.0%的壳聚糖之后,鱼丸的色泽、质构特性以及持水性都得到一定的改善,鱼丸热凝胶过程会导致鱼肉脂质的氧化,而壳聚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其氧化过程。研究表明,壳聚糖成分能够改善鱼丸制品的热凝胶特性及延缓鱼肉的脂质氧化,在鱼丸制品的生产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