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8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81篇
林业   144篇
农学   91篇
基础科学   126篇
  75篇
综合类   532篇
农作物   63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305篇
园艺   89篇
植物保护   7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1.
农药有效利用率与喷雾技术优化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提高农药的有效利用率是植保工作者非常关心的问题。本文阐述了农药有效利用率的广义和狭义涵义,并分析了农药使用中存在的药剂浪费、有效利用率低的问题。根据喷雾技术中的“剂量传递”过程,分析了农药有效利用率的狭义涵义,在春季果园和作物苗期,常规喷雾法的农药有效利用率只有20%~30%;在夏秋季果园和作物中后期,随着作物叶面积系数(LAI)的增加,农药的有效利用率可达到50%~60%。论文分析了造成农药有效利用率低的原因,提出喷雾技术的优化措施:(1)大田喷雾时采用机动喷杆喷雾替代背负式手动常规喷雾,可以改善雾滴沉积分布的均匀性;(2)添加喷雾助剂可以提高药液在靶标表面的润湿性;(3)优化雾滴粒径,采用细雾滴替代粗雾滴可以提高雾滴的中靶率;(4)降低施药液量可以减少药液流失;(5)加装挡板可以减少雾滴飘失等。通过以上技术的优化,可以大幅度提高农药的有效利用率,达到减量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2.
1984—1986两年间共鉴定34个小麦品种(系)对小麦赤霉病的抗性,结果表明:(1)供试各品种(系)间抗性有明显差异,但无免疫类型,抗病品种也较少,(2)综合评定结果表明:郑引一号、7023、花培28抗病性较强,占8.8%;偃师九号,宛7107等14个品种(系)抗性中等,占41.2%;百泉3039、百农3217、宝丰7228等17个品种(系)属于感病类型,占50.0%,(3)在研究品种抗性与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时发现:品种抗感性与籽粒颜色、株高、花药残留率、开花历期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与小穗密度无关。  相似文献   
113.
耕作方式对滨海盐渍土有机碳含量及团聚体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探明不同耕作措施对滨海盐渍土耕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团聚体特征的影响,本研究在江苏省东台市滨海滩涂农田区开展田间试验,选择玉米-大麦的旱-旱轮作方式,采用传统翻耕、深翻、少耕和免耕4种耕作方式,分别对耕层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土壤体积质量(容重)、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和稳定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传统翻耕相比,免耕措施利于促进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免耕能使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18%~32%;少、免耕措施能使0~10 cm土层0.25 mm团聚体增加10%~31%,并且能显著增加0~20 cm土层土壤平均重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值;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表现为,除0.25~0.5 mm团聚体外,在5 mm至0.5~1 mm粒径之间,粒径愈小,有机碳含量愈高。  相似文献   
114.
通过在苏北滩涂地区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不施肥、施农家肥、商品有机肥、无机肥)对滩涂地区围垦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施肥处理均能明显增加0~3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密度,施农家肥增加幅度最高,增加值分别为0.66 g kg-1和0.07 kg m-2。试验地区水稳性团聚体以5 mm和0.25~0.5 mm为主,含量分别为37%~57%和13%~20%;随着土层深度增加,5 mm团聚体含量降低,0.25~0.5 mm团聚体则增加;农家肥能显著增加5 mm团聚体含量,同时降低0.25~5 mm团聚体含量。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表现为,除0.25~0.5 mm团聚体外,5 mm至0.5~1 mm团聚体之间,粒径越小,有机碳含量越高,其中0.5~1 mm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最高,为6.83 g kg-1;与其他处理相比,农家肥的施用能明显增加各粒级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试验地区土壤有机碳含量与5 mm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0.25~5 mm团聚体负相关(p0.01或p0.05)。  相似文献   
115.
以基因外重复的回文因子(repetitiveextragenicpalindromic,REP)和肠杆菌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enterobacterialrepetitiveintergenicconsensus,ERIC)的碱基顺序设计出的引物为引物,用PCR(polymerasechainreaction)技术分别扩增了8株快生型大豆根瘤菌(Sinorhizobium)的总DNA,得出了具有菌株特异性的扩增产物电泳图谱,称REP-ERICPCR指纹图谱,将所得图谱进行性状编码后,用计算机数值分类系统进行平均连锁聚类分析,得出这8个菌株的聚类树状图。这一聚类结果与用其它方法聚类结果基本一致,说明REP-ERICPCR是一种鉴别快生型大豆根瘤菌菌株的经济、快速而又可靠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6.
安徽大别山区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安徽大别山区生态环境特点、退耕还林的规模以及可持续经营模式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安徽大别山区是个极其重要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功能区,适度退耕还林有利于保障7大水库和淠史杭灌区发挥长期效益、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库区可适当扩大退耕还林规模,而在非库区,因人口稠密不应追求退耕还林规模;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应注重模式选择和农民增收,实现大别山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7.
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柚皮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该文以总黄酮含量和总黄酮回收率为考察指标,研究了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柚皮黄酮的工艺。结果表明:AB-8型树脂对柚皮总黄酮有较好的吸附分离性能,是分离纯化柚皮黄酮的适宜大孔树脂;AB-8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柚皮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柱体积为160 mL,柚皮提取物上样量为62.5 mg/mL(以湿树脂体积计),先用pH 4的水淋洗,再用30%的乙醇洗脱,洗脱剂用量为2.5~3倍湿树脂体积。AB-8大孔树脂按上述确定的吸附洗脱条件可重复使用3次。柚皮黄酮经上述工艺纯化后总黄酮含量达到39.67%,总黄酮回收率为62.48%。对经AB-8大孔树脂纯化后的柚皮黄酮进行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发现,柚皮黄酮主要为黄酮甙类。  相似文献   
118.
【目的】研究灰霉病拮抗菌K1的发酵条件。【方法】以OD600值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对其发酵培养基、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通过Plackett-Burman实验确定酵母膏、p H、接种量为其最显著的3个因素。经过BoxBehnken实验和响应面实验得到最优发酵条件。【结果】最优发酵培养基为:淀粉1%,酵母膏1.8%,硫酸钾1.5%。最优发酵条件:p H6.8,接种量为2.8%,温度25℃,转速130 r/min,装液量100 m L/250 m L。【结论】K1发酵16 h后的OD600值可达到1.490,远高于优化前0.864,明显提高了K1的生长速率。优化后发酵液抑菌直径为49mm,高于优化前的43 mm。  相似文献   
119.
文章旨在评估亲本印记及显性遗传效应对如皋黄鸡40周龄体重表型方差的影响。收集2009~2011年如皋黄鸡生产记录,包括3 890只鸡的产蛋高峰期体重记录,以贝叶斯算法分析表型方差组分。应用动物模型时考虑加性遗传、母体遗传以及显性遗传效应,对不同日龄体重进行标准化,以DIC值选择最优模型。结果表明,如皋黄鸡40周龄体重性状遗传模型应考虑加性遗传效应和母体遗传效应;如皋黄鸡40周龄遗传力为0.45,母体遗传效应可解释6%表型方差;如皋黄鸡40周龄体重基本不受显性遗传效应影响。遗传分析结果显示40周龄体重属于中等遗传力性状,可以利用母体遗传效应估计育种值进行专门化选育。  相似文献   
120.
不同大豆品种田间结瘤固氮有效性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民  窦新田 《大豆科学》1993,12(4):308-312
利用相关和通径分析对田间种植的40份大豆品种(系)的结瘤固氮性状(结瘤分级,有效瘤数,有效瘤干重,有效结瘤指数,植株干重和植株全氮含量)的研究表明:有效瘤数,有效瘤重和有效结瘤指数可以有效地作为对大豆固氮种质的评价指标,其相对重要性为有效瘤重>有效瘤数>有效结瘤指数。在此基础上并结合籽粒产量因子筛选出2份结瘤固氮及产量较高的种质。研究同时也获得了七份在有效瘤重与有效瘤数或有效瘤重与效结瘤指数上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