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4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7篇
  18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选取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一个主要的气候驱动因子—干旱作为系统的一个扰动,首先分析了对于干旱恢复力研究的现状,其次选择一种定量化的方法,选取甘肃省榆中县的三个典型乡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计算了三个乡镇的332户农户的干旱恢复力水平。结果显示,自然经济条件较好的中部川区的恢复力水平最高,南部山区的恢复力其次,最低的是北山的干旱区域。进一步对干旱恢复力指数(DRI)的结果与所选取的各变量进行皮尔森相关分析,得出DRI与农户的文化程度、劳动力数和有效灌溉面积三个变量的相关性最高,即这三个变量最能够影响农户的干旱恢复力。  相似文献   
112.
通过调查云南农业大学自育的恢复系南34和分别从上海、辽宁引进的恢复系沪R 378、C418与9个滇Ⅰ型不育系杂交共27个杂种F1的育性,以比较三个恢复系对滇Ⅰ型不育系的恢复力.结果表明:恢复系南34对滇Ⅰ型不育系恢复力强.可在生产上广泛应用;沪R378和C418对滇Ⅰ型不育系具有一定的恢复能力,在生产上可有选择的使用,组配的杂种F1应进行生态适应性和抗性鉴定后,才能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13.
棉花保留营养枝的效应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棉花栽培以精耕细作著称于世,去除叶枝则是精耕细作的重要技术内容。此文简述了保留营养枝对棉花生长发育、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认为留叶枝能增大棉花的“源”与“库”,促进根系与棉株的生长,壮大营养体,提高前中期的叶面积系数,对克服抗虫棉苗期生长慢等问题意义重大。在适当的栽培管理措施下,保留利用营养枝有利于促进棉花生产。近年来,作为棉花简化栽培技术之一的留叶枝栽培研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4.
分析树木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有利于准确预测未来森林的动态变化。天山北坡中山带广泛分布着以雪岭云杉(Picea schrenkiana)为单优树种的温带针叶林,本研究采集该处高海拔雪岭云杉树芯样本,用树木年轮学方法探究雪岭云杉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及干旱事件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1960—2020年,雪岭云杉树轮宽度指数呈极显著上升趋势,未出现生长衰退现象,表明近期雪岭云杉生长状况良好。(2)雪岭云杉树轮宽度主要与当年6—8月气温,4月降水及除当年7月外的各月scPDSI显著正相关;滑动相关显示,雪岭云杉树轮宽度与气候因子的关系不稳定,1991年后,云杉对气候因子的正响应进一步加强。(3)雪岭云杉径向生长变化百分率在1879—1880年低于-25%,表明其在1879—1885年发生了生长衰退;随干旱频率和强度的增加,雪岭云杉应对干旱事件的抵抗力和恢复力下降,当云杉长时间处于水分较充足的环境而遭受突发干旱事件时,会导致其抵抗力严重下降,易发生生长衰退。综上所述,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升温在近期仍有利于该区域高海拔雪岭云杉径向生长,但升温过程中伴随着干旱频率和强度的增加,将使雪岭云杉的抵...  相似文献   
115.
为揭示“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农户生计策略选择与生计恢复力间的关系,以该区209份农户调研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模型对农户生计恢复力进行测度,从而分析不同生计策略类型农户生计恢复力水平状况和结构差异。结果表明:三峡田园综合体农户生计策略类型主要为农业主导型(P1)、纯务工型(P2)、务工主导型(P3)、个体经营型(P4)、补贴依赖型(P5)和多样化经营型(P6);各类农户生计恢复力值自高到低依次为:P1(0.306)>P6(0.273)>P4(0.193)>P3(0.185)>P2(0.157)>P5(0.119);从维度层看,P1自组织能力最高,P6各维度水平较优且均衡,P3、P4生计恢复力结构吻合度较高,P5各维度水平最低。因此,重点关注生计恢复力低水平农户及加强当地基层自组织建设,对提升该地区农户生计恢复力整体水平及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6.
【目的】探究木荷苗木光合特性与生长速率在控水和补水条件下对热浪频次的响应,为揭示木荷对极端高温事件的适应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亚热带主要阔叶树种木荷苗木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热浪模拟装置模拟自然热浪发生,构建控水和补水与不同热浪频次(无热浪、单次热浪、2次热浪)处理,分析木荷光合特性与生长速率在控水和补水条件下对不同频次热浪胁迫的抗性和恢复能力的差异。【结果】1)补水条件下,单次热浪对木荷光合特性影响较弱,木荷可通过增加蒸腾速率(Tr)降低叶片温度,水分利用效率(WUE)显著降低,净光合速率(Pn)未出现显著变化;2)控水条件下,单次热浪使木荷Pn在热浪阶段显著下降49%,未见Tr和WUE显著变化,但显著减缓热浪后木荷光合特性恢复过程;3) 2次热浪频次下,无论控水还是补水条件,木荷Pn在热浪阶段均显著下降(约46%和32%),虽然热浪后可恢复,但恢复过程受阻;多次热浪的影响存在累加效应,木荷对热浪胁迫的抗性和恢复能力减弱。【结论】控水和补水条件下,木荷光合特性与生长速率对不同频次热浪胁迫的抗性和恢复能力存在差异。补...  相似文献   
117.
针对区域洪水灾害恢复力评价方法较为薄弱及其驱动机制不明的问题,构建自然、经济、社会和技术4个维度的洪水灾害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秃鹰搜索算法改进投影寻踪模型(Projection Pursuit Model Based on Bald Eagle Search Optimization Algorithm,BES-PP)。基于此,利用BES-PP模型对佳木斯市2003-2020年的洪水灾害恢复力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佳木斯市的恢复力水平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2003-2006年)恢复力平稳上升但是水平较低,第二阶段(2007-2013年)恢复力水平出现明显波动,第三阶段(2014-2020年)恢复力快速上升并最终达到较高水平。为分析其驱动机制,利用BES-PP模型对各个指标的权重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经济维和自然维权重分别达到1.211 68和0.932 42,其平均权重分别达到0.302 92和0.310 81,远高于社会维和技术维。表明自然维和经济维的指标对洪水灾害恢复力具有较高程度的影响,应当重视自然及经济因素在规避洪水灾害中的重要作用。为验证BES-PP模型性能,引入了黏菌优化...  相似文献   
118.
[目的] 研究城市土地扩张对黄河下游城市群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并构建科学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以识别生态系统健康状态时空演变特征,为制定有效生态保护策略提供前提条件。 [方法] 以黄河下游城市群为研究区,构建VORS评价模型,以格网为研究单元对2000,2010和2020年黄河下游城市群生态系统健康水平进行动态评价。 [结果] ①2000-2020年,生态系统健康指数平均值从2000年的0.325下降到2020年的0.320,标准差从2000年的0.106上升到2020年的0.112。这表明研究区生态系统健康水平总体上呈现略微降低的趋势,生态系统健康等级高的地区更加健康,而等级低的地区生态系统不断恶化。 ②研究区生态系统健康水平空间异质性显著,各等级空间分布集中,从研究区中部延伸到东北部的大部分区域,生态系统健康程度表现为较差,占比高达约74%,整体生态系统健康水平脆弱。 ③2000,2010和2020年全局莫兰指数分别为0.512,0.522和0.543。这表明研究区生态系统健康分布在整体上具有正向的空间集聚效应,空间依赖性显著。 [结论] 黄河下游城市群生态系统健康水平整体上有所降低,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亟待加强,未来应着重于提高生态系统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19.
为定量评估生态功能单元的社会-生态恢复力,采用多准则评价、相关性分析方法,构建全国尺度的社会-生态恢复力指标体系,探讨了我国各生态功能区的社会-生态恢复力水平。结果表明,国土空间生态系统的社会-生态恢复力水平由自然和社会两方面特征决定,恢复力水平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从全国尺度来看,自然生态恢复力水平指数在0.10~0.56区间内,呈南方高、北方低的格局,受系统慢变量特征影响显著;社会经济恢复力水平指数在0.18~0.93区间内,呈中部及沿海地区高、其他地区低的格局,由系统的社会资本、交叠管理、创新性等特征的差异导致。研究表明,基于恢复力准则构建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有效揭示区域恢复力格局,我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整体区划和工程布局应考虑各生态功能单元社会-生态恢复力的异质性,并根据社会和自然生态恢复力的综合水平制定差异性的修复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