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12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猪渗出性表皮炎又称"油性皮脂漏"、"猪接触传染性脓疮病"及"油猪病"等,是由葡萄球菌引起的哺乳仔猪或早期断乳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浅表脓皮炎.本病发生于世界各国,我国亦有发生本病的报道.  相似文献   
102.
为了有效地治疗兔脑炎原虫病,本研究根据脑炎原虫的生物学特点和对组织损伤的特征选用阿苯达唑进行了治疗试验。将28只3~4月龄隐性感染的獭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进行试验。治疗组按30mg/kg剂量(首次给药量为50mg/kg),每隔12h给药1次,连续用药10d,停药1周为1个治疗期,共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按正常饲养。每1疗程之后,均采血和尿液进行ELISA检测和尿沉渣虫体检查。结果,治疗组的病兔用阿苯达唑治疗3个疗程后,ELISA检测的D值均低于标准值(〈0.044),即抗脑炎原虫血清抗体呈阴性反应,从尿沉渣中也不能检出虫体。而对照组病免的D值则大大高于正常值.从尿沉渣中均易检出虫,并有1只对照兔出现典型的神经症状,剖检后从脑组织中检出脑炎原虫性肉芽肿。经方差分析,2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试验证明,阿苯达唑对兔脑炎原虫有良好治疗作用,用药的时机以脑炎原虫还未进入脑组织时最合适,用药的剂量一定要保持有效的杀虫浓度。  相似文献   
103.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所致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临床以发热、黄疸和贫血为特点。自1950年确定猪的黄疸性贫血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以来,现已遍布世界各地。近年来,本病在我国具有扩大流行的倾向,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4.
对一例发育不良,机体对称性矮小,消瘦,皮肤干燥,神情呆滞,反应不灵活,多尿的京巴犬做了病理形态学检查,剖检见,病变主要位于脑垂体和肾脏,眼观脑垂体肿大,呈现红褐色;肾脏色泽变淡,切面皮质部变薄,病理组织学检查,脑垂体部有两个大囊腔,该囊腔的内面被覆一层柱状上皮,其间夹杂有较多的杯状细胞,囊腔内有许多黏液性分性物,使囊肿呈扩散状,周围的腺细胞因受压迫而萎缩,间质中有较多的淋巴细胞浸润和成纤维细胞增生,腺垂体中有较多的嗜中性白细胞浸润而呈包性炎性反应,肾小球毛细血管丛肿大,肾小管管腔扩张,据病理学变化结合临床症状,本病诊断为犬脑垂体囊肿。  相似文献   
105.
盐酸克伦特罗的残留及检测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本文回顾了盐酸克伦特罗(Clenbuterol,CL)作为生长促进剂在肉食动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残留状况,以及人们食用残留CL的肉品后引起的中毒事件,同时介绍了FDA,WHO及我国政府规定的CL肉品中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和常用检测技术。指出CL在动物体内具有吸收快、分布广,残留性积累和半衰期长等生物学特性。应用以酶免疫分析技术为基础的筛选法和以色谱技术为基因的确证法相 残留检测体系是防止CL非法使用和保障肉品安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6.
2006年2月初,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某小型养猪场的保育猪群中,发生了一种以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经临床剖检、细菌分离和鉴定、动物试验,确诊为李氏杆菌病。1发病情况及临床表现该猪场存栏经产母猪50头,自2004年5月投产以来生产基本正常。2006年2月初,40日龄左右的保育猪群中出现了一种以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共涉及8窝88头仔猪,每窝发病1~2头。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病,初期体温升高,达41℃~42℃,采食减少或停料,共济失调,步样踉跄,后肢无力,肌肉震颤,无目的地转圈;有的病例头颈向后仰,两前肢或四肢张开呈明显的观星状;严重病例侧卧,…  相似文献   
107.
T、B淋巴细胞功能对流行性牛白血病发生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回顾了T、B淋巴细胞功能与牛白血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阐明了感染BLV牛B细胞淋巴瘤细胞除了来源于Bla(CD5^ CD11b^ )细胞,也可来源于B1b(CD5^-CD11b^ )及常规B2(CD5^-CD11b^-)细胞。探讨了T细胞功能对牛白血病的发生发展的影响,指出IL-12表达下降和IL-10表达增加可能导致了B细胞淋巴肉瘤的形成,Ⅰ型和Ⅱ型细胞因子的不平衡引起了BLV的发展。同时讨论了B-T细胞的相互作用在BLV感染时疾病阶段性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8.
检测细胞凋亡的常用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细胞凋亡的主要形态学特征是凋亡小体的形成,过去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实际上,细胞凋亡的发生远远早于典型的形态变化。怎样将病理形态和代谢结合在一起来观察细胞的凋亡,是多年来人们研究的重点。本文将近年来常用于细胞凋亡研究的十种新方法作以简介。这些方法包括碘化丙啶荧光染色法、吖啶橙荧光染色法。吖啶橙活细胞悬液染色法、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法,简易末端标记法、5’末端^32P标记法、荧光原位末端标记技术、酶原位末端标记技术、PI染色的流式细胞分析术和Hoechst-P1染色的流式细胞分析术等。  相似文献   
109.
观察了人工感染流行性腹泻病毒乳猪的空肠上皮内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琥珀酸脱氢酶和5′—核苷酸酶的动态学变化。结果,肠上皮内碱性磷酸酶对病毒侵袭的反应最敏感,染毒18h后,乳猪肠上皮微绒毛排列整,碱性磷酸酶反应明显降低;45h后,断裂脱落的微绒毛内可见到较弱的酶反应;染毒18h后,肠上皮内的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增强。酶反应见于整个溶酶体,溶酶体数量增多、体积变大,多位于细胞的游离缘和扩张的内质网附近,此种内质网中可见到病毒。染毒45h后,肠上皮的溶酶体内可见到亚细胞碎片。染毒13~45h后,肠上皮内线粒体扩张呈不整圆形、内嵴破损,但其外膜的琥珀酸脱氢酶的反应却增强。肠上皮内5′—核苷酸酶的活性以感染18h为高。以上四种肠上皮内酶反应,在感染96h后活性均明显降低或消失。  相似文献   
110.
兔脑炎原虫病肾脏病变的病理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