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57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西江肇庆江段鱼类早期资源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2006年5~7月对西江肇庆江段鱼苗的时空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月17日及6月1日前后该江段有苗汛发生,鱼苗密度平均值为0.83尾/m3,最大值为7.9尾/m3;鱼苗密度昼夜分布有显著性差异(n=26,P<0.01),夜间的密度比白天的高;鱼苗的种类在昼夜分布上也有明显差异,四大家鱼鱼苗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夜间;鱼苗的分布具空间差异性,近岸的鱼苗密度高于江中央的。  相似文献   
102.
103.
棉根蚜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棉根蚜(Smynthurodesbetae Westwood)别名菜豆根蚜、甜菜根蚜。同翅目,瘿绵蚜科。棉根蚜是一种危害多种植物根部的害虫。近几年,随着耕作制度的改变,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棉根蚜在开封地区部分棉田发生危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2004年、2005年,开封市尉氏县邢庄乡、水坡镇、通许县邸阁、玉皇庙等乡镇中度发生。据调查,2004年平均田块发生率18%,一般发生田块虫株率5-9%,每株蚜量30-50头;  相似文献   
104.
一、产地环境条件 1、产地环境条件:符合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5010)要求.  相似文献   
105.
池养珠江斑鳠人工繁殖和胚胎发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在养殖池塘中培育珠江斑鳠Mystus guttatus亲鱼和人工繁殖的主要方法进行了总结,并提出:斑鳠雌、雄亲鱼的外观特征可作为鉴别其性成熟度的依据;对斑鳠雌鱼进行人工催产时宜分2次注射(间隔时间为24h),第1针注射PG(鲤)+LRH-A+DOM,第2针注射LRH-A+DOM+HCG。对斑鳠进行人工授精后,在水温27.5℃的条件下,受精卵约经17h30m in进入原肠期,胚胎孵化时间约为55h。  相似文献   
106.
8种随机引物扩增鳜鱼病毒核酸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感染鳜鱼病毒(Siniperca chuatsi virus)的鳜鱼中分离病毒,提纯核酸作模板,用8种带酶切位点的引物,进行病毒酸随机扩增,探讨了在多聚酶链反应(RCR)过程中,引物长度,Mg^2 浓度和生温度对获得扩增带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7.
郁江中游金陵江段鱼类早期资源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2013年3—9月在郁江金陵江段开展了漂流性鱼卵、仔稚鱼补充群体定点调查监测。结果显示共有鱼卵、仔稚鱼21种(类),隶属4目8科。优势种为鲳(Hemiculter leucisculus)(22.2%)、鳅虎鱼(Gobiidae)(15.0%)、逕属(Hemibarbus)(14.4%)、银逗(Squalidus argentatus)(7.2%)和银鲴(Xenocypris argentea)(5.5%)。每年流经金陵断面的卵苗总量平均为1.29×108尾,以产黏性卵和沉性卵鱼类仔稚鱼为主,产漂流性卵鱼类仔稚鱼占卵苗总量的22.3%,未采集到四大家鱼鱼卵和仔稚鱼。卵苗发生在5—8月,以6月为盛期,月平均卵苗密度达0.041 4 ind·m–3。鱼卵密度、仔稚鱼总密度与径流量之间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n=270),径流量与鲳、银逗、逕属仔稚鱼密度之间也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n=270)。与历史资料对比,郁江鱼类产卵场功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四大家鱼产卵场基本消失,仅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鲮(Cirrhinus molitorella)、银逗等小型产漂流卵鱼类还能成功补充,但资源量较小。径流量的年际波动是影响郁江中游早期资源补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8.
纪录了新疆瓜类作物由真菌Alternaria侵染所致的两类叶斑型的病害.一类鉴定为系由A.cucumerina(Ell.et Hv.)Elliott侵染引起的黑轮斑病,另一类鉴定为系由A.cucurbitae Letendre et Roum侵染引起的褐轮斑病.将两类叶斑病感染的症状及其致病原均分别进行了详细地描述、区分并给予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9.
西江鱼类群落多样性及其演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2005-2008年对珠江下游西江江段6个采样点进行鱼类多样性调查,共采集鱼类96种,隶属于13目29科75属,辐斑虫纹东方鲀(Takifugu vermicularis)、南方波鱼(Rasbora steineri)、西江鲇(Silurus gilberti)等8种为西江新记录鱼类。西江鱼类群落多度大于1%的种类有17种,前5位依次是鲮(Cirrhina molitorella)、(Hmiculter leucisxulus)、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广东鲂(Megalobrama hoffmanni)、子陵吻虾虎鱼(Rhinogobius giurinus);多度小于0.1的有28种。西江鱼类群落以定居性、杂食性种类为主;与历史比较杂食性、定居性鱼类种类所占百分比上升,肉食性、洄游性、半洄游性鱼类所占比例下降。聚类分析发现西江鱼类群落可以分为3个类群,即:上游类群、中游类群和下游河口类群;物种组成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江段鱼类群落有明显的差异,相同生境类型江段的鱼类物种相似性较高;上游的物种多样性明显高于下游。通过个体生态学指数(autecology index)分析,西江鱼类群落底层生活、口下位、喜急流生活、肉食性种类受影响程度大,而口端位、杂食性、喜缓流的种类演变成优势种群。航道整治、大规模无序挖沙、河口水体污染、过度捕捞等因素是影响西江鱼类群落变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0.
为了解水温对珠江中下游鳜属(Siniperca)鱼类早期资源补充的影响,20072012年对珠江下游肇庆高要江段的鳜属仔鱼进行了连续采样调查。结果显示:20072012年的925次抽样中,鳜属仔鱼自每年4月开始出现,11月结束,平均持续(156±45)d,以59月为盛期。鳜属仔鱼首次出现的水温范围为19.3~25.8℃,最适宜水温为25.3~28.9℃。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对鳜属仔鱼与水温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月平均密度与当月平均水温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采用积温推算方法推算出鳜性腺进入快速发育的关键水温为15℃,其繁殖的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分别为(3 797.78±759.58)℃·d和(1 085.78±380.02)℃·d。有效积温与鳜属仔鱼总量、月平均密度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了水温及有效积温的波动是影响珠江中下游鳜属鱼类早期资源补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