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39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22篇
综合类   77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01.
太湖流域农村黑臭河流表层沉积物中磷形态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太湖流域农村黑臭河流表层沉积物中磷形态的分布特征以及各形态磷之间的相关性,以宜兴市周铁镇掌下浜(北段)为例,沿河流从上游到下游河口共采集了13个表层沉积物样,应用欧洲标准测试委员会框架下发展的SMT分离方法对沉积物中磷形态进行分析,揭示了沉积物中磷形态的分布特征及相关性,并对表层沉积物中磷的生物有效性加以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总磷(TP)含量极高,平均含量为2 598.30 mg·kg-1;无机磷(IP)是各采样点沉积物中磷的主要成分,占TP的72.95%~85.32%;钙磷(Ca-P)是沉积物中主要的无机磷形态,占IP的69.63%~84.03%。TP与Ca-P含量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n=13),钙磷(Ca-P)和铁铝结合态磷(Fe/Al-P)含量分别与有机磷(OP)和无机磷(IP)含量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两两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n=13),TP与Fe/Al-P+OP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n=13)。表层沉积物中高含量的TP除受外源性污染物影响较大外,与逐渐严重的内源磷负荷也有关。  相似文献   
102.
不同育苗方式对当归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同育苗方式开展当归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山地常规育苗缓苗期较冬季温室无土育苗短11 d,成活率高37%;移栽定植后,山地育种苗的长势、株高、叶片数、小叶数、冠茎等指标均高于温室育苗;但山地育苗和温室育苗的抽薹率分别为53.21%、0.42%,其产量分别为2 116.12、1 656.28 kg/hm2,说明温室育苗可以解决当归抽薹的技术难题,但在提高产量方面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3.
对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种群内外水体进行了昼夜连续监测,分析菹草种群内外水质的日变化趋势.结果显示,种群内DO自日出后增加,日落后持续下降,且与水温变化一致,于19:30左右出现1次明显低谷,后略有恢复,后一直降至日出前后;开阔水域DO变化与水温呈现一定相关性,但变化幅度较小;交界处DO含量兼有种群内与开阔水域的变化特点.种群内水体pH值自日出前后升高,日落时达最高值,后开始下降,直至次日出前后;交界处与种群变化趋势一致;开阔水域pH总体变化幅度较小,白天高于夜间,总体DO含量及pH分布:种群区>交界处>开阔水域.种群及交界处TN含量均在日出前后达最高,日出后递减,开阔水域夜间含量较高,日出前后达最高;各点NH+4-N变化规律不显著;种群内水体TP含量夜间较高,日出前后达最高值,日出后递减,日落后递增;开阔水域TP含量夜间较高,白天略低;交界处正午前后达最低值,傍晚达最高值,TN、TP总体分布:种群<交界处<开阔水域.菹草种群存在对水体DO、pH等环境因子均产生重要影响,继而影响水体内源性氮磷的迁移,其中对pH影响较小,其变化未能影响水体氮磷迁移,而DO昼夜变化较大,对水体内源性氮磷的迁移起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4.
在土壤逐渐干旱过程中,连续测定典型湿地植物菖蒲生长发育状况及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短期内(实验第0-3天)土壤水分含量下降(土壤含水率自53.86%下降至42.6%)有利于菖蒲生长,干旱组菖蒲叶片Fv/Fm、Yield、qP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期间土壤平均含水率为53.49±0.6%)(P<0.05),qN则低于对照组;随着土壤进一步干旱(土壤含水率自42.6%下降至18.02%,实验第3-9天),菖蒲叶片qN值则由0迅速上升至0.40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v/Fm值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叶片保持较高的热耗散以维持光合结构PSⅡ保持正常,并能以降低叶片含水率、叶面积(叶片卷曲避光)减少水分蒸腾及降低根系含水率促进水分吸收的方式进行自我保护;随着土壤干旱程度加剧(土壤含水率自18.02%下降至4.5%、实验第9-12天),菖蒲叶片Fv/Fm、yield、qP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qN值降为0,光合结构PSⅡ受到损坏,第11天、12天,叶片含水率分别降至75.79%和68.78%,此时菖蒲也逐步以自小叶片至大叶片的顺序枯萎衰亡,表明在土壤水分快速下降过程中过高的生物量将不利于菖蒲保持水分,而80%左右的叶片含水率是维持菖蒲存活的临界值。  相似文献   
105.
饲料是动物的粮食,也是人类的间接食品,其质量安全与否,关系到动物的健康生长,畜产品质量和人类健康.因此必须加快饲料安全科学的研究,制定相应的策略,加强饲料生产、销售和使用等环节的监管,确保畜产品安全生产的源头.  相似文献   
106.
规定了黄芪覆膜穴孔育苗的术语和定义、苗圃建设、播种、苗圃管理、病虫害防治、种子采制、种苗采挖和包装运输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7.
试验观察了不同规格甘草插穗与扦插基质对甘草扦插苗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枝条中插穗的扦插苗株高、生根率与根长等指标相对其余部位插穗的扦插苗较为优良,长度为2个腋芽的插穗生根率较高,斜口插穗的生根率明显高于平口。有叶的插穗生根率低于无叶的插穗,但差异并不显著。草炭、蛭石、田园土体积比为1 ∶ 7 ∶ 2的基质插穗的生根率最高。建议在甘草种苗扦插繁育中选择带2个腋芽、枝条的中间部位不带叶且斜面切口的插穗。  相似文献   
108.
以当归苗为材料,设计单因素试验,研究了赤霉素浸根对温室当归苗出苗及生长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能有效打破温室当归苗的休眠,并显著促进其出苗进程,对其生长进程有一定影响。当用80 mg/L赤霉素浸根时,纯土苗和基质苗的出苗率分别达到58.79%和43.76%,当归产量分别达到4 267.65 kg/hm2和 4 116.60 kg/hm2。  相似文献   
109.
在盐城自然保护区选取11个典型断面,调查大型底栖动物种类。按照食性类型、摄食方式,结合物种在相关的生态系统过程中的功能,将底栖动物功划分为食碎屑者,食悬浮者/滤食者,切碎者、生物扰动者、次级生产者5个关键功能群,分析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结构及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1个断面共有食碎屑者11种,食悬浮者24种,切碎者26种,生物扰动者26种,次级生产者26种,分别占总物种数的18.0%、39.3%、42.6%、42.6%和42.6%,物种在各功能群中分布比较均匀,在整个苏北潮间带生态系统的尺度上,相关的生态系统功能完整;食悬浮者和切碎者个体数量占据明显优势,在相关生态系统过程中发挥优势作用;中路港断面生物扰动者、次级生产者、食碎屑者、食悬浮者、切碎者物种数分别占所有断面物种数的22.0%、22.0%、20.0%、20.0%、20.3%,个体数分别占各功能群个体总数的60.0%、60.0%、52.2%、31.1%、26.9%,5个功能群的底栖动物个体数量和物种数目均在所有断面中占最大优势,对苏北潮间带生态系统相关功能有更大贡献。竹港断面功能群数、功能群的底栖动物个体数量和物种数目均在所有断面中占最低比例,功能群结构缺失,相关生态系统功能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110.
由农业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和平谷区人民政府等部门共同承办的以“绿色北京绿色奥运绿色果品”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正式启动,平谷区绿色精品大桃采摘节也于当日开幕。此次活动旨在宣传和交流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成效,促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的产销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