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3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4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tospovirus(TSWV)是严重危害世界经济作物的一种病毒,寄主范围广泛。我们在研究中发现番茄斑萎病毒能侵染我国大蒜Allium sativum L.。利用摩擦接种法将TSWV接种到健康大蒜上,结果显示:接种14 d后大蒜新生叶片出现褪绿和白色斑点症状。ELISA检测显示大蒜叶片汁液与TSWV的单克隆抗体产生血清学反应,采用TSWV N基因的引物对大蒜叶片总RNA进行RT-PCR,结果扩增出约800 bp的条带,在NCBI上BLAST显示与TSWV YN5576的同源性最高,为98.52%。这些数据表明番茄斑萎病毒系统侵染我国大蒜。  相似文献   
102.
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筛选对辣椒疫霉菌具有抑菌效果的生防菌。结果表明:从功能微生物资源库中选择的25个菌株中,11个菌株对辣椒疫霉菌具有抑制作用,其中菌株PSB-13-2-2,YC-10和KLP-1对辣椒疫霉菌抑制作用明显,抑制率分别为51.85%,50.97%和52.60%。  相似文献   
103.
3%康壮素微颗粒剂对辣椒病毒病的防治效果及增产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3%康壮素微颗粒剂对辣椒病毒现的防治效果及增产作用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3%康壮素微颗粒剂60μg/ml连续施药2次,对辣椒病毒病的防效为63.3%,增产效果为101.2%。  相似文献   
104.
水稻根结线虫病是严重危害水稻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目前尚无成本低且安全有效的防控方法。本研究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评价了直播、移栽和直播前撒施0.2 kg/667 m 210%噻唑膦颗粒剂(GR)3种种植方式下水稻根结线虫病发生及危害情况。结果表明,与直播相比,移栽田移栽后25 d水稻根结线虫的抑制率达到94.26%,根结指数为1.97,与直播前撒施0.2 kg/667 m 210%噻唑膦GR化学药剂处理组无显著差异;移栽后55 d水稻根结线虫的抑制率为58.56%。同时,移栽田移栽后25 d和55 d根结线虫2龄幼虫虫口减退率分别达到77.63%和72.22%。此外,移栽田水稻株高与根长均高于直播处理组及直播前撒施10%噻唑膦GR处理组;产量比直播处理组增加26.34%,直播处理组产量和直播前撒施10%噻唑膦GR处理组没有显著差异。因此,在水稻根结线虫病发生严重的田块采用移栽方式种植,可显著抑制根结线虫的发生为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5.
被农民称为“瘤子病”的蔬菜根结线虫病在湖南省已由零星发病转为普遍发生。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保护地蔬菜栽培面积迅速发展,为蔬菜根结线虫病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更适宜的环境,使得土壤中根结线虫得以积聚增殖。连作温室的黄瓜和番茄受害最为严重,常造成严重减产或绝收,已成为无公害蔬菜生产的重大障碍。在老蔬菜产区,随着连年种植,根结线虫病的发病程度也极为普遍。  相似文献   
106.
辣椒病毒病是辣椒生产中的主要灾害性病害,造成辣椒易落叶、落花、落果。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辣椒病毒病,不断加重,减产幅度达30%~70%,重者绝收,极大地影响了辣椒的生产。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筛选可高效降解啶氧菌酯的微生物资源,并研究其降解特性,为啶氧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农药残留的微生物修复提供新资源.[方法]采用富集培养法分离啶氧菌酯降解菌,以生理生化特征结合16S rRN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鉴定降解菌;利用气相色谱仪(HPLC)测定啶氧菌酯残留量,分析其降解特性;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降解菌降解啶氧菌酯的中间代谢产物,分析降解菌降解啶氧菌酯的代谢途径.[结果]分离获得一株能以啶氧菌酯为唯一碳源的降解菌株(PY3),其生理生化特征结合16S rRN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PY3菌株属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PY3菌株最佳生长条件测定和降解特性分析结果表明,PY3菌株生长和降解啶氧菌酯的最佳条件为pH 6.0、35℃,在最佳降解条件下培养11 d,对50 mg/L啶氧菌酯的降解率可达72.0%.PY3菌株降解啶氧菌酯的途径包括苯环和N杂环间氧桥键断裂后酯化,以及苯环和N杂环开环反应.[结论]沼泽红假单胞菌PY3菌株具有高效降解啶氧菌酯的活性和较广的pH和温度耐受性,且具有应用于农田生态环境中啶氧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农药残留物微生物修复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8.
作者以TSWV YN-1株系为研究材料,克隆了其G N/G C基因,测序后与GenBank中TSWV其他株系GN/GC基因进行比对,结果显示:YN-1 G N/G C基因全长3 408 bp,编码1 135个氨基酸,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可分为4个群,YN-1属于群Ⅱ,与源自西班牙的SPAIN-2株系的G N/G C基因核苷酸相似性最高,达98.88%,氨基酸相似性达98.85%。YN-1株系N基因和G N/G C基因的起源不同,我们推断YN-1可能是一个发生重排(reassortment)的新株系,是不同地理起源的株系在共同传播过程中发生了重排的结果,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9.
建立了甲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4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苎麻和土壤中的多残留分析方法,并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这4种农药在苎麻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样品采用乙腈提取,PSA、GCB分散固相萃取净化,经气相色谱仪-电子捕获检测器(GC-μECD)测定,外标法定量。在0.05、0.5和5 mg/kg添加水平范围内,4种农药在苎麻中平均回收率为86.5%~108.3%,相对标准偏差≤5.4%,最低检测浓度为0.05 mg/kg;在0.002、0.02和0.2 mg/kg添加水平范围内,4种农药在土壤中平均回收率为89.0%~106.7%,相对标准偏差≤5.9%,最低检测浓度为0.002 mg/kg。消解动态试验表明:4种农药在苎麻和土壤中的消解行为符合一级降解动力学方程,苎麻中半衰期在10.6~15.1 d之间,土壤中在11.0~23.2 d之间。最终残留结果表明,在15~112.5 g/hm~2施药水平下,施药1~2次,施药间隔期5 d,收获期距末次施药间隔5、10、15、20 d时,4种农药在苎麻中的残留量在0.281~4.628 mg/kg之间,土壤中残留量在0.002~0.196 mg/kg之间。  相似文献   
110.
将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China virus,TYLCCNV)外壳蛋白基因(coat protein,CP)同源的部分片段双链RNA重组至植物表达载体pBIN19,通过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菌株LBA4404导入本氏烟(Nicotianabenthamiana)。PCR筛选表明,目的片段已整合至转基因植株的基因组DNA中,引起与其同源的基因发生沉默,从而可抑制病毒复制,达到抗该病毒的目的,为防治这类病毒病害提供了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