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21篇
  8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42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根系理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荷兰212为材料,叶面喷施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比较根体积、根鲜重、根干重的变化,根系活力,根系中多酚氧化酶、淀粉酶和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研究了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根系理化特性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TA-6)对根系理化特性的影响较大,它可以有效地调控根系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在喷药后24 d时,与对照相比,降低了根系的鲜重、体积、干重以及根系活力和淀粉酶活性。SOD模拟物(SODM)可以提高喷药24 d后的根系体积。氯化胆碱(Cc)对根系的形态指标略有影响,对根系活力、淀粉酶以及抗坏血酸氧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2.
为了探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产量形成过程以及产量的影响,筛选出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氯化胆碱(简称Cc)、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简称DTA-6)和SOD模拟物(简称SODM)进行了对比试验,得出结论DTA-6在生育期过程中能促进马铃薯块茎的鲜重积累,从而较CK处理提高了产量,提高的幅度为9.65%;而SOD...  相似文献   
103.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垦农4号为材料,通过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SOD模拟物(SODM)、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TA-6)、氯化胆碱(Cc),研究其对大豆生育中后期功能叶片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调节剂喷施后5~20d,SODM、DTA-6、Cc处理提高了Chla、Chlb及Chl(a+b)含量,降低了喷施调节剂初期Chla/Chlb比值,其中SODM调控效果最佳。SODM、DTA-6提高了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SODM、DTA-6、Cc处理在多数测定时期内均提高了叶片SOD和POD活性,其中DTA-6对SOD活性的调控作用最强,SODM次之;SODM对POD活性调控效果最佳,DTA-6次之。同时,DTA-6和SODM提高了叶片CAT活性,减缓了MDA含量的升高,而Cc对上述多项指标的调控作用均不明显。综合分析表明,叶面喷施DTA-6和SODM,调节了大豆生育后期功能叶片的生理代谢水平,有效延缓了大豆植株的衰老进程,提高了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104.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浸种对大豆幼苗子叶碳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砂培条件下,以清水浸种为对照(CK),以不同浓度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DTA-6)和烯效唑(S-3307)浸种为处理,研究不同浓度的DTA-6和S-3307对苗期大豆子叶内可溶性糖、淀粉、蔗糖及还原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和对照的可溶性糖含量均呈升高-下降-升高的变化趋势,出苗后第6天DTA-6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低于S-3307处理和CK;淀粉含量呈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在出苗后第8天降到最低点,出苗后第10~12天子叶淀粉含量又有所增加,出苗后第12天DTA-6处理的淀粉含量低于CK和S-3307处理;子叶蔗糖的含量大致呈升高-降低-升高的趋势,S-3307处理的蔗糖含量普遍高于DTA-6处理;子叶还原糖含量在取样时间内出现了几次波动,其中苗后第8天左右减少到较低值,DTA-6普遍提高了还原糖含量,S-3307(S0.2除外)降低了取样后期的还原糖含量.综合分析表明:适宜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浸种能够调控子叶的碳代谢,利于幼苗的健壮生长,2类调节剂中分别以D50和S0.2的调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5.
以干旱敏感品种SN14和耐旱品种HN64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方法,于大豆三叶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烯效唑(S3307),研究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调节剂对大豆幼苗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及复水条件下,S3307处理的两品种株高均小于CK,显著增加了两品种的茎粗、根长和根干重,增强了植株抗旱能力。在轻度(60%~70%)、中度(50%~60%)和重度(35%~50%)干旱胁迫条件下,SN14-S3307和HN64-S3307处理的叶片相对电导率分别比SN14-CK和HN64-CK减少51.10%、31.13%、46.03%和49.00%、12.00%、42.00%;SN14-S3307和HN64-S3307处理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分别比SN14-CK和HN64-CK增加8.96%、4.74%、7.87%和15.23%、14.01%、7.00%;SN14-S3307和HN64-S3307处理叶绿素含量分别比SN14-CK和HN64-CK增加5.22%、4.66%、2.24%和8.00%、7.59%、3.61%。综上所述,三叶期喷施烯效唑能够提高大豆苗期的抗旱能力,起到壮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6.
试验以玉米德美亚1号、郑单958及龙单49为研究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5个不同播种深度对玉米出苗情况、幼苗活力、胚芽鞘特性及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供试玉米品种,播种深度为4 cm时,出苗最好,玉米幼苗活力最高。伴随播种深度的增加,胚芽鞘特性改良效果更加显著。生产实践中,在最佳播深情况下,胚芽鞘特性未能得到完全发挥,需要通过使用其他化学或物理方法来改善胚芽鞘建成,增强其保护幼苗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7.
为了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寒地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以寒地水稻‘空育131’为材料,叶面喷施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查叶龄及茎蘖动态变化,研究水稻抽穗后物质生产、转运和输出变化,比较农艺性状、产量构成、产量及品质变化的差异。结果表明:与CK相比,叶面喷施ND调节剂明显加速了水稻叶龄进程,增加了水稻分蘖茎数、穗长以及抽穗至乳熟阶段水稻茎鞘物质的输出率和转运率,显著提高了水稻抽穗期的光合势和净同化率,提高了水稻籽粒千粒重、穗粒数以及单株产量,进而提高了水稻产量,实现产量增幅7.04%,BaDao调节剂次之;另一方面,叶面喷施ND和BaDao提高了稻谷糙米率和精米率,以ND表现最佳。而喷施PY显著降低植株高度和节间长度,抑制了水稻株高和节间长度的正常生长,明显降低了稻米的垩白率、垩白大小和垩白度,其次是BaDao调节剂。以上试验研究表明,叶面喷施ND和BaDao调节剂,可提高寒地水稻籽粒产量,改善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叶片和籽粒碳水化合物代谢及产量的影响,进一步从源库理论的角度挖掘调节剂增产的作用机理,为调节剂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于2013年和2014年在大田栽培条件下进行。以合丰50和垦丰16为材料,在始花期(R1期)叶面喷施60 mg·L~(-1)促进型调节剂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TA-6)和50 mg·L~(-1)延缓型调节剂烯效唑(S3307),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喷施调节剂后30 d开始第一次取样,以后每隔5 d取样一次,共取样5次。测定叶片和籽粒中蔗糖、淀粉、果糖含量及叶片中转化酶、蔗糖磷酸合酶(SPS)和蔗糖合酶(SS)活性。大豆成熟期测产。【结果】籽粒建成初期(喷施调节剂后30—35 d),S3307和DTA-6的叶片蔗糖、果糖和淀粉含量呈下降趋势;籽粒蔗糖、果糖和淀粉含量呈上升趋势,说明更多的碳水化合物用于籽粒的建成。籽粒建成中期(喷施调节剂后35—45 d),S3307的叶片蔗糖、果糖和淀粉含量一直呈上升趋势;S3307和DTA-6的籽粒蔗糖和果糖含量普遍高于CK,为籽粒灌浆提供了充分的物质保障。籽粒建成后期(喷施调节剂后50 d),S3307和DTA-6的叶片蔗糖含量达到最大,且与CK差异显著,S3307的叶片淀粉含量高于CK,DTA-6的叶片果糖含量高于CK;S3307和DTA-6显著提高了籽粒中蔗糖含量,S3307同时提高了2个品种籽粒果糖含量,而DTA-6降低了合丰50籽粒果糖含量;S3307和DTA-6提高了合丰50籽粒淀粉含量,降低了垦丰16籽粒淀粉含量,说明调节剂对不同的大豆品种调控效果存在差异。调节剂增加叶片蔗糖含量的同时,S3307和DTA-6提高了叶片SPS和SS活性;在多数测定时期内,显著降低了叶片转化酶活性。S3307和DTA-6协调了源库系统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动态平衡。与清水对照(H-CK和K-CK)相比,调节剂处理H-S、H-D和K-S、K-D两年平均增产为20.07%、14.57%和10.54%、10.95%,增产极显著。相关分析得出,叶片蔗糖含量与叶片SPS、SS活性和淀粉含量呈正相关(0.893**、0.888**和0.981**),与叶片转化酶活性和果糖含量呈负相关(-0.872和-0.862);同时与籽粒蔗糖、果糖和淀粉含量成正相关(0.918**、0.832和0.810)。由此可知,蔗糖是碳水化合物代谢的中心枢纽。【结论】S3307和DTA-6通过提高源端叶片SPS和SS活性,降低叶片转化酶活性,调控了不同大豆品种源库碳水化合物的生理代谢,显著提高了大豆产量,其中S3307的作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9.
探讨鼓粒期叶施烯效唑对绿豆叶片、根系和茎杆糖分积累与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为绿豆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在2013和2014年连续2年大田栽培条件下,以‘小明绿’为试验材料,鼓粒期叶施不同浓度烯效唑(15、30、60 mg/L),对照喷施等量清水,研究其对绿豆各器官糖分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绿豆鼓粒期后,3种浓度烯效唑处理均呈不同程度提高了植株叶绿素、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与对照相比,烯效唑处理下绿豆糖分含量增加显著,且生育后期仍能维持相对较高的糖分积累。可得出结论:鼓粒期叶面喷施烯效唑可调控绿豆植株不同器官光合特性与糖分积累,最终提高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110.
化控种衣剂在低温胁迫下对大豆幼苗内源激素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盆栽大豆为试验材料,以新型化控种衣剂为处理,以常规种衣剂为对照,在4℃低温条件下研究了两种种衣剂对大豆幼苗根系和叶片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处理和对照在根系和叶片中各种内源激素的变化趋势一致:化控种衣剂处理的IAA(生长素)和CTKs(细胞分裂素)含量比对照高,GAs(赤霉素)和ABA(脱落酸)含量比对照低。化控种衣剂显著影响了大豆内源激素系统的变化过程,提高了大豆幼苗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