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1篇
  免费   230篇
  国内免费   218篇
林业   49篇
农学   46篇
基础科学   142篇
  1425篇
综合类   489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215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6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农田暴雨径流侵蚀泥沙流失及其对氮磷的富集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利用室内模拟降雨径流试验(降雨强度72mm/h),研究侵蚀泥沙的粒径分布特征及其对氮磷的富集作用。结果表明,侵蚀泥沙的团聚体组成和原来土壤有很大差异,<0.25mm团聚体占侵蚀泥沙重量的81%,而在原土壤中只有16%;>0.25mm的团聚体只有19%,远远低于原土壤中的84%。颗粒态氮磷分别占径流流失氮磷的94%和91%以上,而78%的颗粒态氮和69%的颗粒态磷是通过小于0.25mm团聚体流失的;44%的颗粒态氮和32%的颗粒态磷是通过<0.045mm团聚体流失的。侵蚀泥沙氮磷富集系数随时间而下降,并与侵蚀泥沙累积流失量之间呈显著的对数线性相关。侵蚀泥沙中<0.25mm团聚体,尤其是氮磷含量较高的<0.045mm团聚体的富集是侵蚀泥沙对氮磷富集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2.
80年代黄河流域水利水土保持措施减沙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70、80年代黄河输沙量明显减少,引起了社会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在分析、汇总黄河上、中游30多条主要交流水沙变化及其原因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成果进行调整和补充,提出了80年代黄河三门峡水库以上流域水利、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沙作用研究成果:采用水文法计算结果是,实测年均减沙量为9.049亿t,计算年均减沙量为11.806亿t,其中降雨偏小影响的减沙量为4.078亿t,水利措施的年均减沙量为2.514亿t,水土保持措施年均减沙量为5.214亿t;水保祛计算年均减沙量为11.577亿t,其中水土保持措施的年均减沙量为4.985亿t。  相似文献   
103.
林地开垦后坡沟侵蚀产沙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利用在子午岭林区布设的林地开垦后全梁坡、全沟坡(不接收上万来水)和全坡面径流小区,研究了子午岭林区林地开垦后坡沟侵蚀产沙关系。结果表明,子午岭林区林地开垦后,沟坟接收上方来水来沙的侵蚀产沙量是沟坡不接收上方米水来沙侵蚀产沙量的1.95~3.9倍;全坡面侵蚀产沙在梁坡来水来沙的影响下,侵蚀产沙量增加10%~35%;沟坡侵蚀产沙量占总侵蚀产沙量的53%左右,但其中有20%的侵蚀产沙量是由于粱坡坡面径流下沟造成的,故受人类活动强烈影响的梁坡,实质上造成了68%左右的侵蚀产沙量。  相似文献   
104.
洞庭湖泥沙沉积与土壤侵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洞庭湖是一个吞吐型的过水湖泊,其泥沙沉积量大,1951~1983年累计沉积泥沙约48.07亿t,年平均沉积1.5亿t。泥沙沉积于汛期,多为长江冲积物。严重的泥沙淤积,反映出长江中上游地区土壤侵蚀十分强烈。泥沙沉积灾害发生在湖区,突出表现为洪涝、土壤潜育化和血吸虫感染。侵蚀灾害发生在山丘区,它导致土壤退化和滑坡、泥石流灾害加剧。加强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和中上游防护林工程体系建设,提高人均产值,消除或减轻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可从根本上控制土壤侵蚀和泥沙沉积灾害。  相似文献   
105.
基于双土槽试验研究的黄土坡面侵蚀产沙过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定量分析梁峁坡面各侵蚀带之间侵蚀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及其影响机理,将为坡面侵蚀预报模型的建立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利用供沙土槽和试验土槽双土槽径流小区,研究不同上方汇流含沙量、不同降雨强度和不同地表面条件下的黏黄土陡坡面(15°)上方汇流汇沙,对坡下方侵蚀产沙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方汇流汇沙对坡面侵蚀产沙过程有重要影响,上方来沙不但被径流全部搬运,而且上方来水在试验土槽引起了净侵蚀产沙量,坡面侵蚀现象为侵蚀-搬运过程占主导地位。对于疏松土和紧实土处理,上方汇流引起坡下方的净侵蚀产沙量,分别占试验土槽全部产沙量的31.1%-97.3%和45.1%-89.7%。上方汇流引起坡下方净侵蚀产沙量随降雨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受土壤容重和下垫面细沟侵蚀发展过程的综合影响。土壤容重影响坡面侵蚀的发生和发展,而坡面侵蚀产沙过程与细沟发育过程相对应。  相似文献   
106.
According to the yearly maximum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s (SSC) in the Yellow River and its tributaries, the river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of more than 300, 20–300, and less than 20 kg/m3. The middle Yellow River basin is located in the transitional zone from subhumid to semiarid climates, and covered by a thick loess mantle. Neighboring on the desert areas to the northwest, the surface material of the Loess Plateau exhibits some marked areal differentiation in grain size and forms three zones covered by sandy loess, (typical) loess and clayey loess from northwest to southeast. Controlled by these physico-geographical conditions, the grain size of river-transported sediment shows some particular characteristics; at small water discharge or SSC, the grain size of suspended sediment abruptly decreases to a minimum with increasing water discharge or SSC. At water discharge of more than ca. 40 m3/s or at SSC of more than ca. 40 kg/m3, the grain size increases with water discharge or SSC.During the low-stage season, the relatively clear baseflow may scour the coarse bed materials, so the suspended sediment is relatively coarse. In the rainy season, rainstorm runoff washes out fine loess materials to the river, making suspended sediment fine. During relatively strong rainstorms, there often occur hyperconcentrated flows at SSC of more than 300 kg/m3. The relatively coarse grains could then remain suspended in the mixture of water and fine suspended sediment.  相似文献   
107.
从自然地理背景宏观判析黄河中游粗泥沙集中来源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在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确定粗泥沙集中来源区,从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貌类型、水文气象等因素与产粗泥沙关系的区域差异对粗泥沙集中来源区进行了宏观判析,认为在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范围内,吴旗—志丹—延安—延长一线以北、东胜—准格尔—清水河一线以南、吴旗—榆林—神木—大柳塔一线以东(风沙区以东)至晋西北黄河沿岸的范围是侵蚀最为严重的地区,也是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的宏观待选范围。  相似文献   
108.
考虑水土保持拦沙效益的水库设计输沙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北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严重地制约着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此,人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水土保持治理工作,并取得了明显的拦沙效果。然而,在水利工程设计,特别是无资料流域水库设计输沙量的确定等方面,如何考虑这种拦沙作用,目前尚缺乏成熟的方法。结合水库设计实例,综合分析了相似流域的水库实测泥沙淤积资料及水文站的实测泥沙资料。考虑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拦沙效益对水库设计输沙量的影响,探讨了水库设计输沙量的合理确定途径。  相似文献   
109.
发展沟道人工湿地 改善基岩产沙区生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随着沟道坝系工程建设的开展 ,黄土高原基岩产沙区出现了一些沟道湿地迹象。发展沟道人工湿地对于改善区域农业生态环境、增加生物群落、净化环境和水源等具有重要意义。鉴别和确认湿地的类属有利于湿地的研究、利用、保护和发展。依据我国湿地的定义、界定条件及类型等 ,对黄土高原基岩产沙区沟道治理形成的湿地进行了确认 ,并指出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0.
湟水青海省境内面积 15 3 4 2km2 ,是黄河中上游地区主要产沙区之一 ,年输入黄河泥沙 2 0 40万t。流域径流主要产生于 6~ 9月 ,占年径流总量的 5 3 % ;下游地区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 41 2 % ,年径流量占流域年径流总量的 42 4%。上游地区面积占全流域面积的 5 8 8% ,年输沙量仅占全流域年输沙量的 2 1 6% ;下游地区年输沙量 160 0万t,占流域年输沙总量的 78 4%。流域内灾害性天气频繁 ,水热配置不利于植物生长 ,大面积植被退化 ,人类经济活动频繁等 ,是导致下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