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1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278篇
林业   55篇
农学   57篇
基础科学   382篇
  368篇
综合类   731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35篇
畜牧兽医   101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38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201篇
  2022年   225篇
  2021年   172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The goal of this paper is to show how culture – shared norms and values – is challenged and used to facilitate cooperative behavior within the context of farmer field schools (FFS) in central Luzon, Philippines. The success of the FFS is primarily associated with cultural norms that encourage experiential and collective learning and eventually lead to the adoption of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IPM) methods among the farmers.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in central Luzon, the rice granary region of the Philippines, from 1992 to 1995 and again in 1999. Bo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were employ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a keen understanding of Filipino culture and values is essential if FFS is to be successful and if farmers are to successfully learn and practice IPM. Florencia Palis has a PhD in anthropology and is working as a post-doctoral fellow at the Crop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Division (CESD) of the International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in the Philippines. She is also an adjunct faculty member at the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al Systems of Khon Kaen University, Khon Kaen, Thailand.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意义]数字素养是终身学习能力的一部分,开展数字素养教育是满足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然而,中国大学生数字素养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尤其在以数字化方式开展相关教育方面仍缺乏较好的实践案例。[方法/过程]文章以英国开放大学图书馆的“数字化生存”项目为研究对象,介绍项目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路,总结其主要特点:以简短且吸引人的活动为起点;以深刻且渐进式的路径为纵深;以边界且反思型的自评为节点。[结果/结论]英国开放大学图书馆的“数字化生存”项目简单而有效,为中国数字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可行思路:起点较低却富有层次的内容建设;科学合理且循序渐进的设计思路;平易近人且随时反馈的学习体验。  相似文献   
103.
学习策略大致可分为两大类:管理策略与语言学习策略。外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个性、年龄、学习毅力及学习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会影响学习者学习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4.

 

系统介绍了医学文献检索课中开展PBL教学的方案,提出了PBL教学模式的主要优势,并对PBL教学实施中的关键环节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5.
学习型组织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344-6345,6352
介绍学习型组织的起源和概念,以及与组织学习的区别,综述国外学者对学习型组织进行评估的理论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6.
缺陷识别是人造板检测的重要环节,目前大多采用人工检测方法。将一种轻量级的深层神经网络MobileNet与SSD算法结合,使用Inception网络附加到多个特征映射上,构建SSD-MobileNet算法模型用于人造板的缺陷检测,以提高区分不同缺陷的能力。从人造板工厂生产现场获取主要包括粗刨花、水印、砂痕、杂物、胶斑5种缺陷类型的表面缺陷图,制成一个包含3216张人造板表面缺陷图像的数据集。利用该数据集对SSD-MoblieNet模型进行训练、测试,并与其他特征提取网络(ResNet18、VoVNet39、ESPNetV2)的检测精度和检测速度的影响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其检测速度最快达到75帧/s,相对其他特征提取网络的平均精度均值提升2.26%~3.52%。该研究为实现人造板表面实时在线检测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利用2种灌溉处理下不同发育阶段的冬小麦冠层高光谱信息,通过机器学习方法对小麦籽粒产量进行估测精度研究,明确产量最佳估测模型,对于育种工作有着重要应用价值。【方法】以黄淮麦区207个主栽小麦品种为材料,于2018—2019和2019—2020年度连续2个生长季在河南省新乡基地的正常灌溉和节水处理下种植,并调查开花期、灌浆前期和灌浆中期的冠层高光谱数据,分别以6种机器学习方法和集成方法建立光谱指数产量估测模型。【结果】2种灌溉处理下,3个生育期各光谱指数均与产量呈极显著相关(P<0.0001),且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力(0.61-0.85),主要受遗传因素控制。在正常灌溉处理下,与传统机器学习方法表现最佳的模型相比,集成学习方法在3个生育期的平均决定系数(R2) 分别由0.610、0.611和0.640提高至0.649、0.612和0.675,平均均方根误差 (RMSE) 分别降低至0.607、0.612和0.593 t·hm-2;节水处理下,3个生育期的平均R2分别由0.461、0.408和0.452提高至0.467、0.433和0.498,平均RMSE分别降低至0.519、0.559和0.504 t·hm-2。【结论】利用集成方法将不同模型估测结果进行结合,能够有效地提高产量估测精度,2种灌溉处理下均在灌浆中期估测精度最佳,可为冬小麦育种工作中产量估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8.
广东省农业发展优势度综合评价方法及其空间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观评价农业发展优势,并对症施策,有助于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本文从自然地理本底、农业生产环境、农业质量效益、经营组织效益、生态协调能力、产业发展潜力等6个维度构建农业发展优势度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熵权法、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算法等评价并揭示了2019年广东省县域农业发展优势度及其空间特征。结果表明:2019年广东省农业发展综合优势度空间差异明显,珠江三角洲平原区县域的农业优势最突出。6个分项中,自然地理本底、农业生产环境和生态协调能力是主要贡献因素。其中,自然地理本底和经营组织效益均表现为粤西南方向最优;农业生产环境表现为粤东北方向最优;产业发展潜力表现为粤东南方向较优;农业质量效益、生态协调能力与农业综合优势度整体空间分布相似,但农业质量效益不再是农业发展优势度的关键影响因素,粤中南和东北方向的生态协调优势突出。因此,建议结合农业分项与综合优势,未来在珠江三角洲平原区以及粤西南、粤东南和粤东北分别形成现代都市农业区、高效农业区、特色农业区和生态农业区,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09.
李华玉    陈永富  陈巧  王娟    张超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1,36(6):220-229
基于遥感手段的森林类型/树种(组)的精准识别是森林参数提取和计算的前提,是林业遥感领域的研究前沿,可为宏观尺度快速获取森林资源信息提供重要途径。对多源遥感数据在森林树种识别中的应用研究进行总结分析发现,当前基于遥感数据的树种识别已成为林业遥感的研究热点。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和近地低空遥感数据结合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等分类方法进行树种识别已相对成熟。近年来,无人机技术不断发展,以其灵活性强的特点在林业中有较强的应用潜力,在计算机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机器学习领域不断发展成熟背景下,低空遥感数据结合深度学习技术应用于森林树种的精确识别是值得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基于机器学习方法,构建拟南芥基因组DNA复制时间分类器,探究与复制时间相关的表观遗传修饰,为进一步研究DNA复制时间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拟南芥全基因组的DNA复制时间数据和多种DNA表观遗传修饰特征(ChIP-Seq)数据,以及染色质开放状态(DNase-Seq)数据,先通过t-SNE初步对DNA表观遗传修饰特征数据降维来衡量DNA复制早晚的可预测性,并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计算了多种DNA表观遗传特征与DNA复制时间信号两两之间的相关性,再通过构建随机森林、多类别逻辑回归和支持向量机3种分类器对DNA复制时间进行建模分析,以十折交叉验证和ROC曲线下的面积(AUC)为衡量指标,用80%的数据建模,20%的数据对模型效果进行验证。【结果】3种分类器对DNA复制时间都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平均AUC均达0.8以上。DNA复制早期信号与RNA聚合酶Ⅱ结合信号以及染色质开放状态信号等呈正相关,而复制晚期信号则与其呈负相关。其中H3.1、H3.3、H2AW、H4K16ac、H3K36me3、H3K4me3均可能与DNA复制时间存在密切关系。【结论】拟南芥基因组DNA复制时间可以通过表观遗传修饰进行准确预测,其中对DNA复制晚期的预测最为准确;并发现了与DNA复制时间关系密切的组蛋白变体及表观遗传修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