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30篇
林业   8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4篇
  143篇
综合类   163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31篇
畜牧兽医   133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污泥生物炭基堆肥对锰污染土壤性质及其修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镇化快速发展迫切要求对日益增加的城市污泥进行有效处理,为此尝试将其通过热解工艺制成生物炭,作为有机肥料添加剂来改善有机肥品质,通过考察污泥生物炭对猪粪堆肥的影响,并在锰污染土中施加肥料栽培白菜,重点探究500℃热解污泥生物炭肥料对土壤物理化学和微生物性质以及白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解能增加污泥生物炭的比表面积和提高p H;生物炭的添加能加快堆肥速度,提高堆肥品质;生物炭肥料在盆栽过程中能有效改善土壤性质(如提高p H和电导率,增加细菌和真菌群落总数,使脱氢酶和脲酶活性增强,提高氨氧化古菌和氨氧化细菌的浓度),增加白菜产量,同时降低重金属锰的有效性,将部分酸溶态锰转化为残渣态。  相似文献   
102.
磷肥对甜玉米籽粒植酸和锌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磷肥对甜玉米籽粒营养特性的影响,利用不同品种的磷肥定位试验以及磷肥梯度水平试验,探讨甜玉米籽粒植酸、磷(P)、锌(Zn)含量及Zn有效性的时间(不同灌浆期)和空间(果穗上、中、下部;籽粒果皮、胚乳和胚)变化及其对外源磷肥的响应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甜玉米籽粒的P和植酸含量随磷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Zn含量及其有效性则呈现下降趋势。磷肥投入对吐丝后16~24 d籽粒的植酸、P和Zn的积累(mg plant–1)的影响最为显著,而对不同灌浆时期Zn有效性均表现出抑制效应。在中磷水平下,果穗不同穗位籽粒植酸(g kg–1)和Zn有效性的差异并不显著。高磷水平显著提高了中、下部果穗植酸的含量,但对不同穗位籽粒Zn含量和Zn有效性均存在抑制效应。对籽粒内不同部位(果皮、胚乳和胚)进行比较,植酸、P以及Zn含量均以胚中含量最高,积累量占比则以胚乳中最高;而Zn有效性以胚中最高。高磷处理可显著提高籽粒内不同部位植酸和磷含量,降低Zn含量及其有效性。综上,合理磷肥施用可促进籽粒Zn积累,而过量磷肥投入会显著增加不同灌浆时期,以及胚乳和胚中的植酸含量和积累量...  相似文献   
103.
为了探讨有机硫化合物在无机汞甲基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泉州市某企业周边的汞污染稻田土壤为试验材料,以还原型谷胱甘肽为有机硫,采用室内土壤模拟试验的方法,研究了3个浓度(0、500、1 000 mg·kg~(-1))的有机硫施加对土壤中汞甲基化及甲基汞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和对照组相比,谷胱甘肽添加显著提高了土壤中铁、锰的溶出以及土壤中可溶性碳的含量。此外,谷胱甘肽施用也显著提高了土壤中甲基汞的产生和甲基汞的溶出,对土壤固相中甲基汞的增加率为87.36%~212.48%,对土壤溶液中甲基汞的增加率为4 380.00%~5 890.30%。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模型表明,土壤中可溶性铁的含量是影响汞甲基化和甲基汞生物有效性的关键因子。研究表明,有机硫促进了汞甲基化,有机硫化合物影响汞甲基化过程不只是有机硫和汞的络合作用,土壤中铁、锰氧化物所起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4.
以湖南省典型双季稻区的土壤-水稻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长期田间连续定位试验,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土壤-水稻系统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4个处理:翻耕+秸秆不还田(CT);翻耕+秸秆还田(CTS);旋耕+秸秆还田(RTS);免耕+秸秆还田(NTS)。结果表明:NTS处理增加了土壤阳离子交换量,降低了粉粒的比例。NTS处理土壤总镉和离子交换态镉含量分别为(0.48±0.01)mg·kg~(-1)和(0.39±0.01)mg·kg~(-1),与CTS和RTS处理均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CT处理。NTS处理早稻和晚稻糙米总镉含量分别高达(0.30±0.04)mg·kg~(-1)和(0.60±0.07)mg·kg~(-1),超过0.20 mg·kg~(-1)的国家食品安全标准(GB 2762—2017),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水稻糙米中总镉含量和土壤总镉、碳酸盐结合态镉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镉含量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耕作强度越弱土壤中镉的生物有效性越高,秸秆还田相对于不还田处理增加了镉的生物有效性。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通过影响土壤镉生物有效性进而影响水稻镉含量,免耕秸秆还田增加了土壤和水稻糙米中的镉,带来了镉超标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05.
The effect of pH and calcium on copper bioavailability to the springtail Folsomia candida was determined by assessing uptake kinetics upon copper exposure for 15 days in simplified soil solutions. A slight bioaccumulation of copper was observed in all treatments and controls. The effect of exposure concentration and calcium level on copper accumulation was not significant. Although pH and time slightly but significantly affected copper concentrations in the body, copper uptake rate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zero. This suggests that copper uptake in F. candida exposed to sub-lethal copper concentrations in soil pore water is not affected by pH and calcium.  相似文献   
106.
根据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选取重金属Cd含量为二级水平的4类土壤(红壤、 潮土、 土、 黑土)进行土培试验,研究再生水灌溉与小白菜生物量及Cd含量、 土壤有效态Cd含量、 pH、 微生物群落的关系,以及不同类型土壤间的差异性。结果表明, 再生水灌溉在不同类型土壤上对小白菜生物量及Cd含量、 土壤有效态Cd含量、 土壤pH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不同: 1)红壤、 潮土、 土上小白菜生物量增加显著,分别增加9.09%、 16.08%、 9.92%,黑土上增加不显著; 2)小白菜Cd含量在红壤上显著降低,由对照的0.29 mg/kg降低到0.22 mg/kg,在黑土上比对照增加了18.75%,在潮土和土上影响不大; 3)有效态Cd含量在红壤没有变化,但在潮土、 土、 黑土上增加显著; 4) 4类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显著; 5)潮土、 土、 黑土的pH值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07.
利用生物活性污染物剥离技术修复Hg污染的工业土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method to remove bioavailable amounts of heavy metals from a contaminated soil by using plants is defined as bioavailable contaminant stripping (BCS) and could safely be applied if the soil’s long-term ability to replenish the bioavailable pool is known.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ability of three common plant species selected, Brassica juncea, Poa annua, and Helianthus annus, to remove bioavailable amounts of mercury (Hg) from a contaminated industrial soil containing 15.1 mg kg-1 Hg. Trials were carried out under greenhouse conditions using pots (mesocosms). According to 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we modified the BCS remediation approach by adding a new step, in which mercury bioavailability was increased by the addition of a strong mobilizing agent, ammonium thiosulphate, (NH 4 ) 2 S 2 O 3 , to obtain an estimate of the likely long-term bioavailable Hg pool. The modified BCS remediation approach was called enhanced bioavailable contaminant stripping (EBCS). After one growth cycle, nearly all the bioavailable mercury (95.7%) was removed and the metal remaining in the soil was considered inert since it was neither extractable by (NH 4 ) 2 S 2 O 3 nor taken up by plants during a second growth cycle.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EBCS appeared promising since it removed the most dangerous metal forms while substantially shortening the cleanup time.  相似文献   
108.
土壤中镉铅锌单一和复合老化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重金属的形态随时间变化,即老化效应,对评价重金属污染有着重要意义.本实验采用实验室模拟方式人为加入不同浓度的镉铅锌盐溶液,于污染后的第3、7、15、30、90、180、360 d采样,用0.01 mol·L-1CaCl2提取可利用态.单一老化效应的结果表明:Cd、Pb、Zn的有效态浓度在开始的7 d内迅速减小,7~30 d内缓慢减小,而30 d以后浓度趋于稳定,达到动态平衡.Pb的有效态减少相对最为显著.在Zn或Pb存在的条件下,重金属的交互作用产生的复合老化效应表现为Cd的稳态浓度显著高于单一老化效应,并且达到稳态的时间延长.Pb比Zn对有效态Cd含量的增加有着更为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9.
以菜心为研究对象,利用盆栽试验,在受重金属Pb(1000 mg/kg)污染的土壤中,探讨添加不同用量水平的石灰(0、345、690、1380、20703、450 mg/kg)对铅迁移转化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石灰施用量的增加,土壤pH值提高,土壤DTPA交换态的铅含量显著或极显著地减少;菜心根Pb含量和菜心对Pb的吸收总量显著或极显著地降低。  相似文献   
110.
盐酸诺氟沙星在奥尼罗非鱼体内的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静脉注射和混饲口灌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O.niloticus)盐酸诺氟沙星后鱼体血液中该药含量变化,用3P97药动学软件分析药动学参数,计算生物利用度.结果表明,在(25±1)℃水温下,以10 mg/kg剂量对奥尼罗非鱼静脉注射和混饲口灌盐酸诺氟沙星,静脉注射药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