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篇
农学   24篇
  11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01.
转几丁质酶基因烟草酶活性及抗病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荧光定量法对转几丁质酶基因烟草T2植株的几丁质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转基因烟草株系的几丁质酶活性明显高于未转基因烟草,同时发现,pH对转基因烟草中的几丁质酶活性有一定的影响。对转基因烟草接种烟草炭疽病菌进行抗病性鉴定。  相似文献   
102.
杨静静  李亚宁  李星  刘大群 《作物学报》2010,36(12):2028-2034
为了从基因表达水平和抗病生理水平上了解小麦与叶锈菌互作过程中G蛋白的α、β亚基的作用,进一步揭示小麦的抗叶锈病分子机制和信号转导途径,以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TcLr1和叶锈菌05-22-64/05-8-63①为材料,构建了小麦与叶锈菌互作的亲和与非亲和组合,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对小麦G蛋白α、β亚基的基因表达量进行了检测。另外,以清水为对照,检测亲和与非亲和互作组合中,以及G蛋白抑制剂百日咳毒素PTX处理后再接种无毒性菌株的处理中,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以及活性氧产生速率的变化。结果发现,G蛋白的α亚基和β亚基都参与了小麦抗叶锈病的反应,并且可能在信号传递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无毒性叶锈菌可诱导G蛋白基因表达量的升高,而毒性叶锈菌会抑制G蛋白基因的表达。G蛋白α、β亚基在抗病反应信号传递过程中先后次序不同,β亚基基因的表达先于α亚基基因且表达量高于α亚基基因。另外,G蛋白可能通过诱导防卫酶和活性氧产生的增加来提高小麦对叶锈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对产几丁质酶菌株发酵产酶活性工艺进行优化。[方法]将筛选得到的一株产几丁质酶菌株G-254进行驯化培养,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不同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对菌株产酶活的影响响应面试验利用,以菌株发酵所产酶活为响应值,确定最佳的发酵产酶工艺条件。[结果]菌株G-254发酵产几丁质酶最佳发酵条件为:葡萄糖8%,牛肉膏料5%,硫酸镁0.07%,在此条件下获得的几丁质酶活为6.86U。[结论]该研究提高了菌株发酵产几丁质酶酶活,为后续工业化发酵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4.
产几丁质酶烟草内生细菌的筛选及产酶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健康烟草叶片中筛选出一株产几丁质酶活性较高的内生细菌FEC-1,经16SrDNA基因序列和菌株生理生化特征分析,确定该菌株为环状芽孢杆菌。对FEC-1菌株产酶发酵条件研究表明,该几丁质酶是诱导酶,最佳氮、碳源是酵母膏和2g/L单糖或二糖,多糖效果相对较差,最适初始pH为9.0左右,最适温度为30℃左右。在优化条件下,摇瓶培养60h时产酶达123.16U/mL。  相似文献   
105.
为研究捕食线虫性真菌几丁质酶的功能,在国内首次对少孢节丛孢菌XJ-A1几丁质酶AO-801和AO-483基因进行扩增、克隆及测序,并对其编码蛋白信号肽、疏水性与亲水性、高级结构、功能域进行预测和分析。结果显示,2个不同蛋白均具有典型的几丁质酶催化区保守序列SXGGW和DGXDXDWE,属于糖苷水解酶18家族几丁质酶,无信号肽序列,表明这2个蛋白为非分泌型蛋白,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α-螺旋和β-折叠为蛋白的主要结构元件,三级结构中有(α/β)8的圆桶形结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几丁质酶AO-801和AO-483与昆虫病原真菌几丁质酶的亲缘关系更为接近,说明它们所产生的几丁质酶在侵染宿主的过程中发挥着类似的功能,并且不同来源真菌几丁质酶根据分子质量的差异形成3个不同的进化分枝。  相似文献   
106.
金亚琳  金晶  刘青娥 《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456-10458
[目的]为优化淡紫拟青霉几丁质酶的提取工艺.[方法]以硫酸铵溶液为提取剂,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硫酸铵浓度、透析温度、透析时间和透析液酸碱度的最佳水平,然后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住浸提条件.[结果]淡紫拟青霉几丁质酶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硫酸铵浓度60%、透析温度30 ℃、透析时间2d,透析液pH 6,在该条件下几丁质酶酶活可达0.0534 U.[结论]该结果可以为几丁质酶的进一步开发和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7.
以番茄品种"江蔬14"为材料,研究喷施丁子香酚和接种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对番茄叶片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处理后96 h内,200μg/mL丁子香酚能显著提高番茄叶片的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接种TYLCV后,丁子香酚进一步诱导番茄叶片的酶活升高;接种处理的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均高于对照未接种处理。说明丁子香酚可以通过诱导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升高,从而增强番茄对TYLCV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108.
百日草几丁质酶基因片段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振鲁  张佳诗  隋丽  李启云  王金刚  盛岩  杜茜  汪洋洲 《安徽农业科学》2013,(25):10256-10258,10398
[目的]克隆百日草几丁质酶的基因片段,并对其序列进行分析.[方法]以百日草“梦境”系列为材料,提取其叶片总RNA,并根据其他植物几丁质酶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通过RT-PCR克隆百日草几丁质酶基因片段(ZEchi),并对该基因序列进行分析.[结果]克隆得到的片段长度为227 bp,共编码75个氨基酸残基;核苷酸同源性分析表明,ZEchi与已报道的其他植物几丁质酶基因同源性达70%以上,其中与葡萄的同源性最高,为74%;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该几丁质酶多肽属于18家族几丁质酶,且与已报道的其他植物几丁质酶氨基酸序列具有70%以上的相似性;氨基酸聚类分析表明,该几丁质酶多肽与白车轴草和蒺藜苜蓿的几丁质酶聚类;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由该基因片段编码的多肽为非跨膜蛋白,主要含α螺旋和随机线圈螺旋等二级结构.[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几丁质酶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9.
王利国  李玲  范冬雨 《园艺学报》2005,32(6):1133-1135
 研究了墨兰炭疽菌的侵染过程以及墨兰叶片中几丁质酶和β- 1,3 - 葡聚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 炭疽菌接种12 h后开始产生侵染丝侵入墨兰叶片的气孔腔, 60 h之前炭疽菌菌丝在叶肉细胞的胞间隙蔓延, 从84 h开始, 炭疽菌次生菌丝侵入叶肉细胞内, 部分叶肉细胞解体。几丁质酶、β- 1,3 - 葡聚糖酶活性在接种炭疽菌后缓慢上升, 到84 h达到最大。表明炭疽菌侵入墨兰叶肉细胞的胞间隙和胞质中对几丁质酶和β- 103 - 葡聚糖酶活性高峰的出现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0.
The effect of a novel synthetic signal molecule, acibenzolar-S-methyl (CGA-245704; benzo [1,2,3] thiadiazole-7-carbothioic acid S-methyl ester), in inducing resistance in sugarcane against red rot disease caused by the fungusColletotrichum falcatum Went was studied. Application of CGA-245704 as a soil drench or along with marcotting rooting mixture induced resistance in sugarcane to challenge inoculation withC. falcatum. When the pathogen was inoculated by the plug method, it caused discoloration in the untreated control stalk tissues; however, in the stalk tissues pretreated with acibenzolar-S-methyl, pathogen colonization was considerably reduced. When the pathogen was inoculated by nodal swabbing, its penetration was arrested in the sensitized stalk tissues. An induced systemic resistance effect was found to persist up to 30 days in the pretreated cut canes. Increased phenolic content and accumulation of pathogenesis-related (PR) proteins,viz., chitinase, β-1,3-glucanase and thaumatin-like protein (PR-5), were observed in sugarcane plants treated with acibenzolar-S-methy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