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林业   19篇
  2篇
综合类   2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1.
氮(N)、磷(P)是维系植物生长发育的两种重要的基础营养元素。区域尺度范围的N、P元素化学计量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陆地生态系统的空间尺度格局变化。同时,与植物体内各个器官之间(如根叶之间)的N、P含量密切相关,使其能够快速应对外部环境变化,调节生长速率,使生物体达到最适生长。选取西双版纳、贡嘎山、鼎湖山、武夷山和尤溪5个中国南方地区的木本植物(以乔木为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植物根、叶器官内部以及器官之间的N、P化学计量学特征。结果表明,上述5个地区相同器官的N、P含量变幅较大,造成地区间养分含量的差异可能是由于土壤养分、温度和降水。同一地区植物不同器官的N、P含量都是叶大于根。根或叶内部的N-P、N-N:P以及P-N:P基本呈现等速比例关系,表明在各器官内部N、P含量相互促进的作用明显。根、叶之间的N含量、P含量以及N:P则呈现异速比例关系。说明不同器官之间对某种养分的分配彼此相互影响、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12.
林木抗旱生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林木的表型特征、生理生化特性、抗旱分子生物学与抗旱基因表达3方面对国内外林木抗旱性研究进行综述。当前国内外学者对植物叶茎根的表形特征、渗透调节、光合生理、叶绿素荧光变化、活性氧代谢、植物激素的研究较多, 而对受干旱胁迫下林木的分子生物学与基因表达研究相对较少。最后提出了林木抗旱生理研究的主要评价方法、研究指标、研究方法与内容。随着技术的发展及相关研究的深入, 抗旱分子生物学与抗旱基因等方面的研究将成为林木抗旱生理方面的热点。  相似文献   
13.
生态公益林类型及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分析生态公益林基本属性的基础上,根据其所发挥的主体功能与效益与对我国生态公益林进行类型划分。按照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把效益计量和经济计量结合起来,分别类型确定其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效益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4.
南方集体林区生态公益林经营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南方集体林区生态环境特点及生态公益林经营现状,提出了在集体林区经营生态公益林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江西4刨花楠种源苗木叶片表型性状与生物量分配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实验地调查与统计分析方法对江西4种源刨花楠(Machilus pauhoi)苗木叶片长(LL)、宽(LW)、厚(LT)、重(LH)、叶面积(LA)及比叶面积(SLA)等表型性状与生物量分配进行比较,4种源的种子分别来自江西崇义(CY)、遂川(SC)、泰和(TH)和永新(YX)4县.结果表明:(1)刨花楠不同种源间苗木的LL、LW、LT、LH、LA与SLA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LL大小为TH>SC>YX>CY,LW为CY>TH>SC>YX,LT为SC>YX>TH>CY,LH为TH>CY>SC>YX,LA为TH>CY>SC>YX,SLA为YX>SC>CY>TH.(2)叶片的LL、LW、LH与LA四者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SLA与LL、LW、LH、LA四者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与LT虽呈负相关,但相关不显著(P>0.05).(3)不同种源间苗木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大小为SC>TH>CY>YX;4种源苗木各构件的生物量占总生物量比都为叶>茎>根.(4)不同种源间苗木各相同构件间的相对生物量结构虽存在差异,但相差不显著(P>0.05),其中叶相对生物量大小为TH>SC>YX>CY,茎相对生物量为CY>SC>TH>YX,根相对生物量为YX>CY>TH>SC.(5)不同种源间苗木的根冠比大小为YX>TH>CY>SC,但相差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采用棚内盆栽控水与添氮方法,以1a生刨花楠扦插苗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的氮、水复合处理试验,研究氮、水对刨花楠幼苗光合特性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1)干旱胁迫会显著降低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E)、总生物量和叶重比,增加茎重比,但对胞间CO2浓度、根重比和根冠比影响不显著;(2)低氮添加后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E)均大于对照,而高氮添加反而会抑制幼苗的光合作用;氮添加(低氮和高氮)后幼苗的总生物量均大于对照,但氮添加后对幼苗生物量在不同器官间的分配趋势影响不明显;(3)水分与施氮交互作用对幼苗光合特性和生物量分配均无显著影响。因此,在幼苗生长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其充足的供水。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江西武夷山南方铁杉林主要树种叶片养分含量,阐明不同生活型(落叶树种和常绿树种)树种新鲜叶和凋落叶养分化学计量特征与养分再吸收效率,为揭示南方铁杉林主要树种叶片养分含量及再吸收效率对植物生活型的响应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南方铁杉天然林内主要树种的新鲜叶和凋落叶,测定叶片碳(C)、氮(N)、磷(P)含量,计算其化学计量比和养分再吸收效率,采用标准化主轴回归估计方法对南方铁杉林主要树种新鲜叶与凋落叶中N、P含量的异速生长关系进行研究,分析生活型对叶片N、P含量之间关系的影响。【结果】1)南方铁杉天然混交林中,落叶和常绿两生活型树种间的新鲜叶C含量无显著差异,但落叶树种N和P含量均显著高于常绿树种(P<0.05);但两生活型树种间的凋落叶C、N、P含量均无显著差异。2)新鲜叶C∶N和C∶P均表现为落叶树种显著低于常绿树种(P<0.05),但N∶P在两生活型树种间差异不明显;凋落叶C∶N、N∶P和C∶P均显著大于新鲜叶,但其在两生活型树种间差异不明显。3)常绿树种新鲜叶N与P含量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凋落叶N与P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8.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福建省茶叶产量的动态模式,分析了茶叶产量的历史变动状况,并对2009年-2015年的茶叶产量进行预测。通过对原始数据序列开n次方来改善原始数据序列{x^(0)(k)}的光滑度,依据此数据建立的模型群代替原来单一的模型,极大地提高了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9.
刨花楠不同种源主要光响应指标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刨花楠(Machilus pauhoi)是我国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优良的常绿阔叶乔木树种,其用途广泛,在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湖南、江西等省(区)地均有分布.近年来,随着国际市场对这一树种需求量的增加,该树种资源已日益短缺,供不应求,已为我国东南部相关部门所关注.  相似文献   
20.
刨花楠生物量及其结构动态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为了研究和预估刨花楠这一优良树种的各器官的生物量及其结构变化动态,选用四种模型分别对其树干,枝,叶,皮及地上部分总生物量进行拟合,并对拟合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刨花楠单木树干,树皮及地上部分生物量与胸径及树高两因子密切相关,且以模型2拟合为最优,树枝,树叶生物量则仅与胸径紧密相关,且以模型1拟合为最优;(2)30年的树木,其树干,树皮,树枝和树叶分别约占地上部分总生物量的66%,12%,19%和3%。(3)随着年龄的增大,刨花楠地上部分各器官生物量结构变化的趋势为;树干占地上部分总生物量的比较在30年前表现为增加,其中10年以前增加速度较快,在30年后表现为逐渐减少的趋势;树皮与树枝则一直表现为增加的态势,树叶则一直表现为下降的态势,其中15年以前下降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