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4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6篇
  7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50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不同温度下亚洲玉米螟实验种群生命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更有效地防治玉米螟,了解玉米螟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情况尤为重要。在实验室中设置5个恒温(35℃、30℃、25℃、20℃、15℃)环境,相对湿度为75%,研究不同温度对亚洲玉米螟各虫态生长发育的影响,组建玉米螟实验种群生命表。试验结果表明,玉米螟卵的孵化率、幼虫存活率和羽化率在25℃下均为最高,繁殖力也在25℃下达到最大值;在15~30℃温度范围下玉米螟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温度过高会抑制其生长速度;净生殖力(R0)和内禀增长率(rm)分别在36.80~60.14和0.07~0.10之间,且25℃下的这两项指标最高;根据生命表显示,玉米螟种群趋势指数与繁殖天数呈抛物线趋势,在25℃时种群趋势指数达到最大。据此可知,25℃为最适宜玉米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温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挖掘东北半细毛羊的繁殖潜能,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增加养殖者的养殖积极性。[方法]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和牡丹江市,应用绵山羊双羔素(睾酮-3-羧甲基肟·牛血清白蛋白),免疫东北半细毛羊267只。[结果]七台河市试验点试验组产羔率为156.39%,对照组产羔率105.75%,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产羔率50.64%;牡丹江市试验点试验组产羔率122.95%,对照组产羔率104.38%,试验组产羔率比对照组提高18.57%。[结论]东北半细毛羊的繁殖潜力可以通过绵山羊双羔素提高其产羔率的方式得到很大提升。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出杉木种子园最佳的促花方法,为杉木生产提供更多的优良种子,设拉枝法、断顶法、环扎法、环割法4个处理,1个对照,重复4次。结果表明:4种处理方法的球花形成值均明显高于对照值,其中以环扎法最佳,球花形成值高于对照值的1.15倍;环割法、拉枝法及断顶法3个处理值分别高于对照值的0.60、0.36、0.35倍;从雄、雌球花形成分析看,环扎法的雄球花形成值高于对照1.64倍,而雌球花形成值仅高于对照0.65倍;环割法、断顶法的雌球花形成值分别高于对照的0.82、0.71倍。  相似文献   
14.
为总结一种快速区分双委夜蛾[Athetis dissimilis (Hampson)]蛹和成虫雌雄的方法,本试验以双委夜蛾健康蛹和成虫为虫源,使用体视显微镜观察双委夜蛾蛹和成虫外部形态异同。结果表明,双委夜蛾雌蛹腹部末端分节不明显,第10腹节与第9腹节边缘相切后在第8腹节形成一个倒Y状结构,第8腹节腹面上部有一纵裂缝,裂缝两侧平坦,无突起;雄蛹腹部末端分节明显,第9腹节腹面有一纵裂缝,边缘两侧分别有一个瘤状突起。双委夜蛾雌成虫腹部较粗,末端圆筒状,有黄色短毛簇,生殖孔清晰可见;雄成虫腹部较细,末端狭长,有黄色长毛簇。经检验,该鉴定方法正确率达100%,可快速准确鉴定双委夜蛾蛹和成虫的雌雄,对于人工饲养、田间采集、预测预报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放牧和舍饲2种不同的饲养方式对滩羊羔羊瘤胃真菌菌群的影响,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选择体重接近、健康的刚出生放牧滩羊与舍饲滩羊羔羊各12只,放牧组羔羊随放牧哺乳母羊饲养,舍饲组随舍饲哺乳母羊饲养,2月龄时屠宰取瘤胃液,通过内转录间隔区(ITS)rDNA测序技术分析其真菌多样性及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放牧组滩羊瘤胃中真菌多样性极显著高于舍饲组(P<0.01)。舍饲组与放牧组滩羊瘤胃真菌菌群共鉴定出6个门,其中舍饲组6个门,放牧组5个门。放牧组滩羊瘤胃中的新丽鞭毛菌门(Neocallimastigomycota)的相对丰度极显著高于舍饲组(P<0.01);舍饲组的子囊菌门(Ascomycota)的相对丰度极显著高于放牧组(P<0.01)。放牧组滩羊瘤胃液中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和新丽鞭毛菌门,舍饲组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舍饲组与放牧组滩羊瘤胃真菌菌群共鉴定出69个属,其中放牧组55个属,舍饲组56个属。舍饲组的Kazachstania、赤霉菌属(Gibberella)、酵母属(Saccharomyces)的相对丰度均极显著高于放牧组(P<0.01),香蘑属(Lepista)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而放牧组梨囊鞭菌属(Piromyces)、盲肠鞭菌属(Caecomyces)、新丽鞭菌属(Neocallimastix)、未分类新丽鞭菌科(Neocallimastigaceae_NA)、Chalastospora等的相对丰度均极显著高于舍饲组(P<0.01);放牧组未分类毕赤酵母科(Pichiaceae_NA)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舍饲组(P<0.05)。放牧组优势菌属为Kazachstania和梨囊鞭菌属,舍饲组优势菌属为Kazachstania。综上所述,饲养方式对2月龄滩羊瘤胃真菌菌群结构的构建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根际解钾菌对烟草生长及钾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前期从烟草根际筛选的4株烟草特异性解钾菌TK5、TK37、TK57和TK89菌株,考察这些菌株对烟草生长及钾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4株解钾菌对烟草生长及钾素吸收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TK89菌株效果最佳,接种TK89的烟草植株其上部叶鲜重、中部叶鲜重、下部叶鲜重、根系鲜重、上部叶干重、中部叶干重、下部叶干重、根系干重、叶片含钾量及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别较未施菌的烟草植株提高64.99%、27.16%、54.22%、54.70%、67.78%、27.56%、54.20%、50.81%、33.60%和15.79%,各项指标较对照差异均达显著水平,4株解钾菌对烟草根系生长及叶片含钾量均有显著促进作用。解钾菌可促进烟草对土壤钾素营养的吸收,促进烟草生长,提高烟叶含钾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南方黑山羊的繁殖率,增加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方法]应用绵山羊双羔素(睾酮-3-羧甲基肟·牛血清白蛋白),免疫贵州黑山羊80只和云岭黑山羊275只,开展提高黑山羊繁殖率的试验。[结果]贵州黑山羊试验点试验组产羔率为166.15%,对照组产羔率为143.75%,试验组产羔率比对照组提高了22.40%;云岭黑山羊试验点试验组产羔率为150.98%,对照组产羔率为107.35%,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了43.63%。[结论]只要加强南方黑山羊的饲养管理,使用绵山羊双羔素就可以提高繁殖率。  相似文献   
18.
中国超细毛羊(甘肃型)胎儿皮肤毛囊发育及其形态结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究中国超细毛羊(甘肃型)毛囊的组织结构与毛囊形态发生过程,为超细毛羊毛囊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奠定组织学基础。【方法】采用冰冻组织切片技术制作横切、纵切切片,在显微镜下观测照相。【结果】中国超细毛羊(甘肃型)毛囊结构包括连接组织鞘、外根鞘、内根鞘、毛干和毛球部。在胎龄87 d时初级毛囊发生形成毛芽,在初级毛囊基底部可见次级毛囊的囊泡结构。胎龄102 d时次级毛囊开始再分化。到胎龄138 d时,初级毛囊基本发育成熟。胎龄87—147 d,初级毛囊密度随胎龄增长逐渐降低,次级毛囊密度随胎龄增长逐渐升高,在胎龄102—117 d时次级毛囊增长迅速,在胎龄117 d时达到最大值(232.8±12.44)个/mm2,胎龄126 d时次级毛囊/初级毛囊比值达到最大值9.96。【结论】在胎龄84 d时初级毛囊开始发生,胎龄87 d时次级毛囊开始发生,胎龄102 d时在原始次级毛囊颈部隆突部开始再分化出再分化次级毛囊,胎龄108 d时原始次级毛囊大量再分化,胎龄 138 d时大部分初级毛囊和部分次级毛囊发育成熟;次级毛囊再分化是影响毛囊密度的最主要因素,它能有效地增加毛囊密度,提高羊毛细度。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甘肃高山细毛羊的遗传多样性,为地方绵羊品种的选种、选育及保种工作奠定基础,选取位于绵羊第25号染色体上的微卫星标记BMS1714和INRA61,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BMS1714基因座有10个等位基因,PCR扩增片段大小在121~138 bp之间;优势等位基因为138,优势基因型为138/138;多态信息含量(PIC)、有效等位基因数(Ne)、平均杂合度(He)分别为0.714、4.029和0.731。INRA61基因座有11个等位基因,PCR扩增片段大小在279~292 bp之间;优势等位基因为286,优势基因型为286/286;PIC、Ne、He分别为0.776、5.127和0.809。因此,甘肃高山细毛羊超细毛品系微卫星位点BMS1714和INR A61均呈现高度多态,这两个位点可用于甘肃高山细毛羊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调查了山东泰安地区单植和混植桃园中梨小食心虫成虫发生动态及幼虫危害规律.结果表明:单植桃园中,梨小食心虫一年发生5代,具有世代重叠现象;老龄桃园与幼龄桃园折梢率分别为17.87%与14.80%,但差异不显著;老龄桃园中5、6和7月份折梢率分别为7.60%、10.60%和35.40%,幼龄桃园中3个月份折捎率分别为2.20%、9.80%和32.40%,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东、西、南、北4个方位折梢率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老龄桃园17.67%、18.33%、15.67%和20.33%,幼龄桃园12.67%、16.67%、14.33%和18.33%.混植桃园中,梨小食心虫一年发生5代;3个月份折梢率差异显著,分别为5.80%、22.20%和32.00%;不同方位折梢率无显著性差异,4个方位分别为16.00%、22.00%、17.67%和26.33%;6、7月份虫果率分别为33.80%和38.20%,差异不显著;东、西、南、北4个方位虫果率分别为31.00%、43.00%、35.00%和39.00%,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