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33篇
综合类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徐莉英  邢光熹 《土壤》1990,22(3):160-163
比较研究表明,在无干扰因素存在的条件下,铜离子选择电极可用于测定土壤或多成分水体系中的Cu2+离子活度。  相似文献   
12.
华中丘陵区红壤分布得很广,成土母质的种类也很多,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成土母质的特性。  相似文献   
13.
微量元素泛指土壤中含量很少的化学元素,一般具有双重意义,既可以包括土壤中所有的含量很低的元素,也可以专指其中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元素。  相似文献   
14.
土壤中的氟:I.土壤中氟的分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莉英  邢光熹 《土壤》1995,27(4):191-194
本文讨论了我国主要类型土壤中氟的含量及其与成土母质的关系,讨论了氟在土壤部面中的分布,迁移图式及其与土壤化学性质和气候条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徐莉英  邢光熹 《土壤》1991,23(5):278-280
土壤化学家们常用Al2O3和活性碳分离和纯化分离了胡敏酸后的酸性腐殖溶液中的富里酸。用活性碳分离腐殖酸溶液中的富里酸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彭福泉,1984)。早在40年代,Forsyth(1947)用活性碳吸附柱,研究了富里酸的分级问题。  相似文献   
16.
冬季豆科固氮植物固氮量的评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15N自然丰度法,以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的红壤为供试土壤,研究了我国华中红壤丘陵地区蚕豆、紫云英等6种冬季绿肥作物的固氮量和固氮能力,并选用扁穗雀麦、燕麦等作为参比植物。试验结果将对该地区三熟制耕作体系中,如何选择具有经济效益的豆科绿肥,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邢光熹  曹亚澄 《土壤》1978,10(6):224-229
1929年Nuade发现了稳定性同位素N15。  相似文献   
18.
种植夏季豆科作物对旱地氧化亚氮排放贡献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就大田条件下种植夏季豆科作物对农田土壤氧化亚氮 (N2 O)排放影响的研究表明 ,以N2 O N的平均排放通量表示 ,花生处理为 2 5 .9μg·m-2 ·h-1,显著高于大豆处理的 2 1.2 μg·m-2 ·h-1,以非豆科作物旱稻处理最低 ,只有 18.4μg·m-2 ·h-1;以N2 O N的季节排放量表示 ,大豆处理显著高于花生 ,二者又都极显著高于旱稻 ,分别为0 .77、0 .70和 0 .5 5kg/ha。结果还表明 ,以N2 O的排放量占施用氮肥的百分比表示 ,大豆、花生和旱稻分别为0 .6 5 %、0 .33%和 0 .13%。豆科作物N2 O的排放量显著高于非豆科作物 ,豆科作物是农田N2 O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不同施氮水平对稻麦轮作农田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利用江苏常熟田问随机区组试验,以密闭箱法采集气样,气相色谱分析N_2O浓度,对稻麦轮作制下不同施氮水平的土壤N_2O排放进行了观测,探讨了不同施氮水平对稻麦轮作农田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N_2O排放量受施氮量的影响,稻季和麦季N_2O排放量都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稻季N_2O排放量最大峰值出现在烤田复水期间,其排放量大小主要受基肥和分蘖肥施用量的影响,并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麦季最大峰值出现在气温同暖的第二次追肥后,排放量的最大峰值也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稻麦轮作土壤N_2O排放以麦季的排放为主,麦季N_2O累积排放量在轮作周期中占三分之二.  相似文献   
20.
从2000年9月到2001年9月,每月两次采样连续监测太湖地区湖、河和井水水体中溶解的N2O浓度、NO-3-N和NH4+-N浓度及水温的变化,研究了湖、河、井水体NO-3-N和NH4+-N浓度对水中溶解N2O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湖、河和井水中溶解的N2O浓度与NO-3-N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也与水温呈正相关,而与NH4+-N浓度无显著相关关系。结果还表明,浅水型水体高浓度NO-3-N和NH4+-N的存在均是N2O产生的源;水体反硝化作用和硝化-反硝化均是水中产生N2O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