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4篇
  3篇
综合类   16篇
畜牧兽医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目的 用代数动力学方法,研究海森伯自旋环链的几何相位,以便明确自旋之间的耦合系数如何影响系统的几何相位.方法 选用一个有海森伯相互作用的各向异性的3自旋1/2粒子环链系统,让系统受一个旋转磁场驱动.发现系统的哈密顿量具有su(2)代数结构.通过选择一个合适的规范变换,把这一非自治系统变换成自治系统.求解自治系统的波函数,进而通过原规范变换的逆变换,得到系统在总自旋1/2子空间的精确解.结果 计算了系统在总自旋1/2子空间的几何相位.结论 计算结果表明:第一,偶合常数不影响系统的几何相位;第二,系统的几何相位与在旋转磁场中的单自旋1/2系统的几何相位相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紫苏叶注射液对犬动脉搭桥术后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影响.方法:将20只试验犬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组(1 434 mg/kg,478 mg/kg,159 mg/kg)及对照组,采用同侧自体颈外静脉重建颈总动脉,术后头静脉滴注紫苏叶注射液,持续给药3周,分别于给药前、给药后第1周、第2周和第3周测定血液流变学各项参数.结果:与用药前比较,低、中、高剂量紫苏叶注射液均能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低切(10 s-1)时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红细胞电泳指数(P<0.05,P<0.01);高剂量紫苏叶注射液能显著降低中切(60 s-1)时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P<0.05),但低剂量和中剂量紫苏叶注射液对中切(60 s-1)时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无显著影响(P>0.05);低、中、高剂量紫苏叶注射液对高切(150 s-1)时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无显著影响.结论:紫苏叶注射液能明显改善搭桥术后犬的血液流变学参数,降低血液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西南山地玉米区是我国第三大玉米主产区,但单产比全国低近750 kg/hm2。由于该区特殊的气候条件,玉米以多熟间套种植为主,如何利用多熟种植中各作物的间套优势和茬口特性,寻求提高本区玉米产量的新途径,是农业科技工作者研究的热点。本文在四川的两个玉米主产区,通过四年的田间小区试验,对比研究了西南玉米主要的两种套作模式—玉米/大豆和玉米/甘薯模式下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转运差异及施氮量对其的调控效应,以探讨种植模式和氮肥管理的增产效应。【方法】2008年设置玉米/大豆和玉米/甘薯两个套种田间试验,分析比较两种模式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和转运的差异;2009 2010年在前一年的基础上分带轮作,即玉米分别种在大豆或甘薯茬上,分析套作和轮作效应对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2011年,在前三年的基础上,采用小区套微区的方式,研究两种模式下不同施氮水平(N0、N90、N180、N270、N360)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和转运的调控。【结果】1)在玉米/大豆模式下,玉米干物质积累量从蜡熟期开始显著高于玉米/甘薯模式,茎鞘输出率也显著高于玉米/甘薯模式,最终产量增加2.4%3.2%,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2)分带轮作后,从拔节期开始,玉米/大豆模式下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就显著高于玉米/甘薯模式,到成熟期两套种模式下玉米单株干物质积累两试验点平均相差达26.8 g,茎秆向籽粒的输出率和贡献率也显著高于玉米/甘薯模式,收获指数玉米/大豆模式平均较玉米/甘薯模式提高3.9%,最终玉米/大豆模式下玉米产量较玉米/甘薯模式增幅加大,两年两个试验点分别增加了7.4%和14.4%;3)氮肥对两种模式下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和产量的调控效应显著,玉米/大豆模式下,玉米以施氮180kg/hm2处理,而玉米/甘薯模式下270 kg/hm2处理与同一模式下其他氮素水平相比,增加了光合产物的积累,提高了干物质增长速率,延长了灌浆持续天数,有利于茎鞘和叶片的干物质向籽粒转移,显著提高收获指数,进而提高玉米的增产潜能,玉米/大豆模式下低氮处理(0 180 kg/hm2)对玉米的增产效应比较明显,在高施氮水平(270360 kg/hm2)下两种模式间玉米产量差异不显著。【结论】西南丘陵旱地应选择玉米与大豆套作,采用分带轮作种植方式,既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又可避免大豆的连作障碍;且氮肥管理措施应因种植模式不同而有所差异,在中高等肥力条件下,与大豆套作玉米施氮180 kg/hm2,与甘薯套作施氮应提高至270 kg/hm2。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核转录因子kappaB(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PDTC)对兔肾下腹主动脉瘤(AAA)形成的抑制作用,以及为临床开发和应用相关药物治疗AAA提供理论依据,对15只新西兰大耳兔用0.75mol/L CaCl2溶液浸润肾下腹主动脉制成AAA模型,随机平分为3组,即模型对照组、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PDTC)组、生理盐水组,用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介素6(IL-6)、兔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用游标卡尺测定AAA直径。结果表明:PDTC组每天灌服PDTC20mg/kg体重1mL,4周后AAA瘤体直径较模型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极显著减小(P0.01),与用药前相比无显著性增大;PDTC组循环促炎性因子IL-6、TNF-α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MMP-9含量显著降低(P0.05)。PDTC作为炎性因子枢纽NF-κB的抑制剂能显著抑制炎性反应,从而抑制AAA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将30只雄性健康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三个大黄组给予高脂饲料同时分别用不同药量的大黄醇提液灌胃。于第10周末处死家兔,观察、测量和比较主动脉弓、胸主动脉、腹主动脉和髂动脉分支处血管脂质斑块的病理变化,计算斑块面积占胸主动脉的百分比;光镜下观察心脏冠状血管的病理改变,并计算冠状小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研究大黄醇提液抑制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结果显示:大黄醇提液能一定程度上抑制家兔主动脉及腹主动脉AS形成,减少AS斑块面积,降低动脉分支处AS的发生率,减轻心脏冠状动脉AS的病变。  相似文献   
16.
紫苏叶注射液的制备(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bjective] To extract the effective component rosmarinic acid from Folium perillae,study preparation technology and quality control of rosmarinic acid injection and provide test basis for hemorheological drug development and clinic application.[Method]The coarse powder of Folium perillae(40 μm)was lixiviated with hot water and acidized to make aqueous extracts.Rosmarinic acid from the aqueous mixture was extracted with Ethyl Acetate.And Et Ac was evaporated to obtain primary product.The injection was purified by pH adjustment.Concentration of rosmarinic acid in the injection was detect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Contents of tannin,resin and oxalate were eliminated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Pharmacopeia(2005 edition).Stability,irritation,haemolyticus,LD50 and thermogenic substance of this injection were also detected.[Result]The content of rosmarinic acid in Folium perillae injection is 2.81 mg/ml,and the content of LD50 was 406.82 mg/kg.This injection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stipulation of Chinese Pharmacopeia(2005 edition).[Conclusion]The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f this experiment was reasonable.The stable qualities of the prepared injection meet the injection requirement.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紫苏籽提取物对大鼠颈总动脉内膜增生的防治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动物模型组、阿司匹林组和紫苏籽Ⅰ组(0.18 g/kg)、紫苏籽Ⅱ组(0.54 g/kg)和紫苏籽Ⅲ组(1.62 g/kg)。通过建立大鼠颈总动脉内膜增生模型,应用组织学方法研究紫苏籽提取物对大鼠颈总动脉挤压后血管内膜增生的防治效果。[结果]与动物模型组相比,紫苏籽Ⅰ、Ⅱ和Ⅲ组大鼠左侧颈总动脉的完全阻塞发生率明显降低,紫苏籽Ⅲ组大鼠左侧颈总动脉内膜增生明显改善。紫苏籽Ⅲ组血管中膜和内膜面积占有率和管腔面积占有率分别为23.91%和67.50%,与动物模型组差异极显著。[结论]紫苏籽提取物对大鼠颈总动脉内膜增生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石油醚萃取结合pH沉淀法制备大黄游离蒽醌注射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黄极细粉为原料,经酸化和超声波处理,回流提取制备大黄浸膏;采用石油醚萃取大黄游离蒽醌,调节pH值除去杂质得到纯品后制备大黄注射液;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含量;氯化钠明胶法检测鞣质含量;同时根据药典(2005版)规定检查注射液的热源性、刺激性、LD50。结果表明注射液中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大黄素、芦荟大黄、大黄酚含量分别为0.2236、1.7882、0.8342、0.4913、5.4013mg/mL;总蒽醌含量为8.7386mg/mL;LD50为1.2131g;鞣质含量低于0.05mg/L。动物试验表明该方法制备的注射剂符合注射要求。  相似文献   
19.
紫苏籽抗大鼠血管术后再狭窄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紫苏籽对大鼠血管术后再狭窄的防治作用,将正常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动物模型组、阿司匹林组和紫苏籽组(紫苏籽I组0.18 g/kg、紫苏籽Ⅱ组0.54 g/kg、紫苏籽Ⅲ组1.62 g/kg).术后30 d取颈总动脉,观察分析结果表明:紫苏籽I组、紫苏籽Ⅱ组、阿司匹林组和动物模型组血管壁组织结构基本相似,(内膜 中膜)占有率、管腔横切面积占有率均差异不显著(P>O.05);与动物模型组相比,紫苏籽Ⅲ组大鼠左侧颈总动脉再狭窄程度均明显减轻.紫苏籽Ⅲ组(内膜 中膜)占有率和管腔横切面积占有率均差异极显著(P相似文献   
20.
玉米-大豆套作是西南地区玉米的主要种植模式之一,研究该模式下玉米适宜的氮肥运筹方式,对该区玉米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2年田间试验,研究了施90、180、270和360 kg N hm–2及底肥∶拔节肥∶穗肥=5∶0∶5、3∶2∶5、5∶2∶3对玉米–大豆套作模式下玉米产量及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底追比条件下,玉米产量及干物质积累量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施180 kg N hm–2可以显著促进玉米穗粒数、千粒重及有效穗数的增加,提高花前干物质转运量和花后干物质同化量,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和最大增长速率亦达到最大;相同施氮量条件下,不同底追比对玉米产量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表现为:3∶2∶55∶0∶55∶2∶3。氮肥后移(3∶2∶5)可以促进花后干物质积累和向籽粒中转运,增大干物质最大增长速率,改善玉米穗部性状,与传统施肥方式(5∶0∶5)相比,氮肥后移处理2年平均产量提高了4.11%。施氮量及底追比对产量的交互影响显著,2010年以施270 kg N hm–2并按3∶2∶5底追比处理玉米产量最高,与相同底追比条件下施180 kg N hm–2处理差异不显著;2011年玉米产量以施180 kg N hm–2按3∶2∶5底追比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达到7803 kg hm–2。在本试验研究范围内,施180 kg N hm–2及底追比为3∶2∶5的处理是获得玉米–大豆套作模式下玉米高产的最佳氮肥运筹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