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24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马铃薯块茎性状对块茎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分析了马铃薯块茎本身对块茎损伤影响显著的关键因素,从而为通过改善栽培条件、品种选育和种质创新等减轻马铃薯块茎损伤提供依据。选用损伤性状差异显著的5个品种(系):Desiree、Russet Burbank、春薯4号、9637—83和TD38—2为试验材料,测定其表皮擦伤(SK)、内部损伤(IB)和损伤变色(BR)性状,同时测定块茎硬度等17个块茎指标,并对数据进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并建立模型。分析可知:不同块茎指标对表皮擦伤和内部损伤的影响作用相似,与对损伤变色的影响作用差别较大。Ca^2+、酪氨酸和绿原酸共同对3种损伤起着较大的正向或负向作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对本研究中多重相关数据的分析结果整体性较强,结论客观合理,回归系数易于解释,从而可为生产和科研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马铃薯晚疫病的重新暴发再次引起世界各国极大关注,特别对马铃薯晚疫病菌的分子遗传学的研究,包括病菌基因组遗传、转录和物理图谱的构建,病菌致病的分子机制以及马铃薯-马铃薯晚疫病菌互作分子机制等。本文就近几十年来对马铃薯晚疫病菌在生物学和病理学,分子遗传学等研究方面作简要综述,并对其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与马铃薯晚疫病菌无毒基因Avr1连锁的AFLP标记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以具有和不具有无毒基因Avr1表现型的马铃薯晚疫病菌株80029 (AVR1) 和88133 (avr1)以及其杂交F1代50个菌株群体为试材,限制性内切酶PstI和HhaI为酶切组合,采用荧光AFLP技术和混合分组分析法(BSA),通过256对引物筛选得到了5个与Avr1连锁的候选AFLP标记并进行了菌株个体验证,遗传分析表明5个标记中有2个标记与Avr1连锁且在F1代中共分离,无交换重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红壤丘陵区三种土壤生土熟化初期的养分和pH变化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取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红壤试验站所布置的生土熟化长期试验。三种不同母质的生土经过5年的熟化后,土壤理化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同土壤和处理的作物产量也有较大的差异。土壤有机质、全氮及全磷等养分是不断增加的,受土壤类型、熟化措施及作物秸秆的归还与否等因素的影响。酸性土壤的pH有下降的趋势。紫色土的pH值则随着熟化的进行逐步下降,向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方向发展。酸性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在熟化过程中是逐步增  相似文献   
15.
混播草地中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简称豆/禾牧草)之间的氮转移在草地农业系统氮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在豆科/禾本科牧草混播系统和豆科/禾谷类作物间作系统存在一种氮素共享的通道,即在间(混)作中,豆科植物固定大气中的氮在满足自身生长需求前提下,还通过各种途径为伴生的禾本科植物提供氮源。在混播草地中氮素转移途径主要分地上和地下两种。地上途径主要是豆科牧草的地上部分经放牧家畜采食后粪便归还土壤,后又被禾本科牧草吸收利用或者地上凋落物在土壤中经微生物分解矿化释放出有效氮被另一种植物吸收利用(反之亦成立)。地下途径相对复杂,可能有以下3种:1)通过植物根际沉积氮转移。2)通过菌根真菌的菌丝传递。3)通过植物根系分泌物中含氮化合物来转移。目前的研究虽然明确了有可能转移的途径,但哪一种途径是主要的方式?在氮素转移的过程中,某一途径会部分的发生,还是好几种途径同时发生,每一个途径的贡献为多少?这仍缺少关键的证据。本研究针对国内外关于豆/禾混播草地中豆科牧草生物固氮、豆/禾牧草间氮转移的研究现状,重点对混播草地中豆/禾牧草之间的氮素转移数量、转移途径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对可能存在的氮素转移机理进行了综述,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下一步通过将豆科植物引入我国农牧业种植结构来实现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研究提供理论资料。  相似文献   
16.
在河北省沽源县以羊草为主的坝上草原,在降水和刈割为控制因素的试验小区,测量了地上干生物量,并利用ACS-430手持式光谱仪采集光谱数据,计算了9种植被指数值。对生物量与植被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以产量为因变量、植被指数为自变量的生物量估测模型。结果表明,各个植被指数与产量的相关性都很好(P〈0.01),说明植被指数对草地覆盖度都很敏感。最后依据曲线模型的决定系数大小,认为归一化红边植被指数NDRE与产量建立的二次模型拟合效果最好(P〈0.01),拟合方程为y=0.024+2.249x-7.136x^2,R^2=0.675。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青枯病抗性鉴定新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传统方法和改进方法(取名为茎枝菌液浸泡法)对马铃薯的青枯病抗性进行了鉴定和评价,其结果是一致的,但茎枝菌液浸泡法更加简便快速、经济有效、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更好,并且在番茄的青枯病抗性鉴定上也得到了验证。该方法对于茄科作物的种质资源抗病性评价和筛选,特别是对于病菌诱导产生抗性的抗(感)病植株的快速鉴定及其幼苗的先期快速筛选具有重要意义,可望成为一种理想的茄科作物室内抗病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具有 6个无毒基因不同表型的马铃薯晚疫病菌构建的 4个混合池进行cDNA AFLP分析 ,得到与 6个与无毒基因相关的差异表达片段 (TDFs) 85条 ,其中与无毒基因Avr1相关的为 2 0条 ,Avr2 2 8条 ,Avr3 Avr10 Avr1116条 ,Avr4 2 1条。差异表达片段大小主要分布在 10 0bp和 30 0bp之间 ,最小片段为 6 0bp ,最大片段 4 40bp。差异表达片段的获得将有利我们下一步克隆全长无毒基因和对晚疫病垂直抗性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为了摸清广西木薯产业发展情况,通过半结构化主题指南和结构化问卷调查,对木薯产业链的增值幅度进行了量化分析,从价值链的增值环节等角度开展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西木薯产业可归结为四种价值链类型,价值链I没有中间环节,降低了工厂生产成本,但易受市场供求波动影响;价值链IV增值多少取决于生猪市场价格;价值链II和III分别解决偏远地区农户木薯销售难和木薯采后贮存难问题,特别是价值链III更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成功模式。  相似文献   
20.
对母本抗PLRV、父本免疫PVX、PVY按Line×tester (12× 3)设计获得的 36个家系 ,通过 1998~ 2 0 0 0年大田暴露试验 ,进行PLRV感染率、平均单栋结薯数量和重量的配合力及遗传分析 ,结果表明 :PLRV感染率的遗传力为 71 6 8% ,特殊配合力负值最高为 - 6 85 ,母本一般配合力负值最高为 - 14 87,父本一般配合负值最高为 - 3 13,选择一般配合力负值较高母本和特殊配合力负值较高的组合是获得高抗PLRV后代的前提 ;单株结薯数量的遗传力为 5 0 4 8% ,组合特殊配合力最高为 2 1,母本一般配合力最高为 2 8,父本一般配合力最高为 0 3,特殊配合力较高的组合在一般配合力高的和差的亲本组合中出现频率较高 ,父本在块茎数量的遗传中起重要作用。单株结薯重量的遗传力为 75 19% ,特殊配合力最高为 0 5 8,母本一般配合力最高为 0 4 2 ,而父本最高为0 33,产量的亲本选配应以一般配合力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