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4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宁南半干旱偏旱区间作模式及其资源利用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宁南国家旱农试区近3年试验和推广的7种间作模式,结合EL-900型自动气象站的纪录,分析了不同间作模式的光、热资源可利用率、光能利用率和土地资源利用率。结果表明,7种间作模式的平均光资源利用率和热量资源利用率分别达82%和85.7%,分别比单作增加18.8%和18.2%;间作的平均光能利用率达0.98%,为单作平均光能利用率的1.4倍;间作的平均土地当量系数达1.66。上述事实充分说明间作能有效地利用当地的光、热资源和土地资源,是发展半干旱偏旱区高效农业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宁南半干旱地区春小麦农田微集水种植技术研究   总被引:35,自引:7,他引:28  
在宁南旱作农业区采用微集水种植方式,可有效地改善土壤供水能力,提高小麦量和水分利用率。经试验,土壤供水能力提高132.3%-181.0%,小麦产量提高55.0%-75.1%,水分利用率水分利用率提高2.04kg(mm.hm^2-3.59kg/(mm.hm^2),达到7.13kg/(mm.hm^2-8.89kg/(mm.hm^2();处理中窄 型增产效果优于宽垄型。该技术是适合于半干旱地区的一种能较  相似文献   
13.
苜蓿冠层温度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红外技术对从国内外引进的31个苜蓿品种分枝期-结荚期冠层温度进行测定,并对其中26个苜蓿品种不同生育期冠层温度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基层型品种间冠层温度存在明显的差异;26个品种可分为3类10个亚类,其中I1亚类各生育期的标准化冠层温度值均为负值,是引种中最理想的苜蓿品种,其次为Ⅱ2亚类,其分枝期-开花期的标准化冠层温度值多数为负值。  相似文献   
14.
不同降水年型施肥对旱地春小麦生产力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不同年型旱地春小麦田区定位试验的对比分析,认为水分供应不足仍是影响旱地作物生产力的主要因子。通过施肥虽可降低土壤水分的无效消耗,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水分利用率,但这一措施在旱年收效甚微。试验表明,水分供应正常年与水分供应严重不足之旱年相比,前者产量、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后者的16.7、2.5和4.8倍,而施氮的边际产量、边际水分利用效率之最大值和边际值〉0的施肥量前者为后者的5倍和1.9倍。  相似文献   
15.
宁南旱地春小麦地膜覆盖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在宁南半干旱偏旱区作物生长期降水仅45.5mm的严重干旱年,旱地春小麦地膜覆盖穴播试验获得了理想的结果,试验结果表明,秋覆膜处理平均单产3130kg/hm^2,水分利用率14.15kg/(mm.hm^2)分别比对照高1063.3kg/hm^2和5.072kg/(mm.hm^2)增幅达51.6%和55.9%扣除成膜成本后净增收543.66元/hm^2,上述单产水平和增产幅度在当地旱地春小麦生产中是罕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气象信息及时高效地以网格化形式精准靶向发布给决策者或普通用户这一实际需求,常州市气象局依托局内数据共享系统,结合常州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平台、常州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联动指挥平台,设计研发了气象灾害防御网格化治理平台。该平台可将预警、预报、重要通知、气象防灾减灾等信息高效精准地发布至网格员使用的PC端或APP端,再由网格员扩散。技术上,气象灾害防御网格化治理平台所使用的数据共享系统引入了Token令牌管理机制,软件设计上采用了B/S数据处理架构,数据库依托Oracle,数据调取采用了Mybatis框架提供API服务。实际使用效果表明,系统灵活高效,基本满足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宁南旱地谷子地膜穴播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根据宁南半干旱偏旱区的田间试验资料,分析了旱地膜穴播谷子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农用,气孔扩散阻力,叶面蒸腾速率,水分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等,试验结果表明:旱地地膜穴播谷子的耗水量虽比ck多0.9%-6.3%,但由于叶面蒸腾速率比ck高71.1%-88.7%,故水分利用率高出1.114kg(mm.hm^2)-1.854kg/(mm.hm^2),单位耗水量的产值多1.09元/(mm.hm^2)-1.54元/  相似文献   
18.
宁南半干旱偏旱区农业综合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以宁南半干旱偏旱区农业综合发展为研究对象,经过5年试验示范,提出了旱作农田微集水种植、秋覆膜春播等旱作有效技术,形成了适于该区域主要作物栽培的专用肥,成功地开发出秸秆微发酵饲喂技术,针对区域生态条件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方案。技术示范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9.
用Bhalme和Mooley提出的旱涝指数计算方法,计算分析了作物生长季(3月-10月)杨陵近70年的旱涝指数。结果表明,作物生长季各月不同等级的干旱出现频率远大于涝等级的出现频率,其中重旱以4月-5月和9月-10月出现频率>5%,中旱以3月-4月,6月和8月出现频率>10%;1930s-1940s和1970s-1990s旱多于涝,中旱-重旱出现频率分别比中涝-重涝高9.9%-12.1%和11.2%-30.0%;1950s-1960s大旱大涝并存,涝略多于旱,中涝-重涝出现频率比中旱-重旱高3.8%-7.5%。旱涝指数在1952年和1976年出现气候突变现象。  相似文献   
20.
不同温度型苜蓿产量和品质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苜蓿干草产量和品质指标的实测值,用非线性函数模拟和分析了冷、暖型苜蓿的干草产量和品质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冷型苜蓿的干草产量和品质指标(除粗脂肪含量外)均优于暖型苜蓿;在快速生长阶段,冷型苜蓿的平均生长速率较暖型苜蓿高40.7%,其累积生长量在03-28以后开始超过暖型苜蓿,盛花期的产草量比暖型苜蓿高出5.3%;冷型苜蓿的粗蛋白含量从分枝期到结荚期均高于暖型苜蓿,盛花期约高出0.8%;冷型苜蓿的粗纤维含量增速较暖型苜蓿慢,盛花期其粗纤维含量较暖型苜蓿低4.3%;冷型苜蓿的粗脂肪含量05-05(初花期)前高于暖型苜蓿,05-05后反而低于暖型苜蓿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