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2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1.
转移因子(transfer factor,TF)是从淋巴细胞中提取的一类低分子肽,具有传递免疫信息、激发免疫细胞活性、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等作用,被誉为T细胞活性的触发剂、细胞免疫增强剂、细胞免疫调节剂及干扰素产生  相似文献   
12.
2002年,陕西省凤县某地购进的牦牛出现不明原因的死亡,在流行病学调查和毒物学分析的基础上,对采集的病料进行病原的分离与鉴定。结果表明,引起牦牛死亡的病原为巴氏杆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重金属离子铬(Ⅵ)对螺旋藻生长及其藻胆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铬(Ⅵ)在一定浓度范围内(<10 mg/L)能够提高螺旋藻藻胆蛋白的含量,对螺旋藻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当铬(Ⅵ)浓度过高(>10 mg/L)时,螺旋藻藻胆蛋白含量下降,螺旋藻的生长受到较强抑制。  相似文献   
14.
试验以体外分离培养的猪血管内皮细胞为材料,研究了细胞的生长曲线、不同基础培养基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及胰岛素在生长液中的适宜含量。结果表明,传代猪血管内皮细胞接种后有ld左右的滞留期,然后细胞进入对数生长期,可持续2d,第5d进入平台期,第8d细胞开始脱落死亡;与MEM相比,M-199更适合于用作培养猪血管内皮细胞的基础培养基;在不用贴附基质和内皮细胞生长因子(ECGF)的条件下,生长液中加入胰岛素,可明显促进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胰岛素的最适用量为8μg/mL。  相似文献   
15.
佐剂是疫苗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佐剂对体液免疫会产生不同的作用.选择合适的佐剂不仅可以增强疫苗的免疫效果,而且可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本试验选用白油佐剂、弗氏佐剂和蜂胶佐剂分别与灭活的新城疫病毒制成疫苗,免疫雏鸡,探讨不同佐剂对鸡体液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鸡抗体水平高,饲养至61日龄均未发生新城疫,其中弗氏佐剂的效果最好,蜂胶佐剂的效果次之,油佐剂的效果最次.  相似文献   
16.
猪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实验研究了猪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并对培养的细胞进行了鉴定。获得了传代培养的猪血管内皮细胞。结果表明:用Ⅰ型胶原酶和胰酶消化分离,均可获得接种量的原代培养物,但Ⅰ型胶原酶消化效果更好;原代或早期传代培养物中有时混入的成纤维细胞可用柠檬酸胰酶有效清除。在不用贴附基质和内皮细胞生长因子(ECGF)的条件下,向生长液中加入胰岛素可成功的培养内皮细胞。该细胞在体外培养时贴壁生长,单层细胞呈“铺路石”状排列,细胞间存在接触抑制;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荧光染色阳性,证明培养的细胞为血管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17.
血管内皮细胞位于循环血液与血管壁内上组织之间,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本文综述了血管内皮细胞分离和培养的方法,并对内皮细胞的鉴定及分离和培养中常见因素进行了介绍,阐明了血管内皮细胞分离和培养方法的完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马立克氏病肿瘤相关的表面抗原是MD肿瘤细胞和MD成淋巴细胞系细胞表面存在的特异性抗原,在此综述了马立克氏病肿瘤相关的表面抗原的细胞分布、分离纯化,理化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马立克氏病肿瘤相关的表面抗原在马立克氏病的肿瘤免疫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用MDVGA株感染1日龄SPF雏鸡,饲养至发病后获得MD肿瘤细胞,采用木瓜蛋白酶消化法从MD肿瘤细胞上提取马立克氏病肿瘤相关的表面抗原,经间接荧光抗体染色和间接ELISA鉴定,证明获得的粗提物中含有马立克氏病肿瘤相关的表面抗原,为进行马立克氏病肿瘤相关的表面抗原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通过显微操作去除体外成熟培养22 ̄23h卵母细胞的细胞核,并通过细胞质内注射法将供体细胞核移入去核卵母细胞内构建重组胚,重组胚经离子霉素(Ionomycin)激活5min后,再在6-DMAP内培养4h,将重组胚转CR1培养液中进行培养,24h和36h检查卵裂率,培养8d后统计囊胚发育率。比较了经血清饥饿和未饥饿牛成纤维细胞、颗粒细胞作为供体细胞构建的重组胚。研究发现:未饥饿组的牛成纤维细胞重组胚囊胚发育率(11.76%)显著高于血清饥饿组重组胚囊胚发育率(3.16%,p<0.05)。未饥饿组颗粒细胞囊胚发育率(14.94%)也显著高于血清饥饿组(7.14%,p<0.05)。经血清饥饿处理的颗粒细胞和成纤维细胞重组胚发育率差异不显著(p>0.05),未饥饿处理组两种细胞的重组胚发育率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用非饥饿处理牛成纤维细胞及颗粒细胞重组胚的发育率较高,牛颗粒细胞更有利于重新程序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