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7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栗子是原产我国,分布很广的木本粮食果树。栗子的种植,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劳动人民选育了许多优良品种,栽培管理技术与贮藏技术不断提高、发展,为现今的栗子种植,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2.
1992年巴西环境与发展大会是全球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生态学发展至今,已不仅仅是研究和揭示生态系统与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它已经成为指导人类行为准则的一门学科.生态学重要规律之一就是要有生物学边界.  相似文献   
13.
板栗干腐病是多种真菌复合侵染引起的。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几种真菌一起侵染板栗,导致发病。这些病菌可分为两类:一类寄生性略强,如茎点菌、小穴壳菌、球壳菌、腐皮壳菌、拟茎点菌、炭疽菌等。它们是“主犯集团菌”,是它们首先发难,造成多种病斑。另一类是腐生性强的。从犯集团菌”,如:交链孢菌、镰刀菌、青霉菌等大肆活动,使病斑迅速扩大、腐烂,在病斑上产生各种霉菌。这样  相似文献   
14.
应用启动子探针载体pECE7,从多粘类芽胞杆菌(Panebacillus polymyxa)菌株M-1基因组克隆到一系列启动子活性片段,通过氯霉素(chloramphenicol chloromycetin,Cm)浓度梯度筛选出Cm抗性较强的3个片段。将这3个具有启动子活性的片段与来自GFP表达载体pGFP78的gfpmut3a基因插入Escherichiacoli-Bacillus穿梭载体pHY300PLY中,获得GFP表达载体pGFP5,pGFP8和pGFP17。通过热激转化E.coliDH5α,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明亮的绿色荧光,表明筛选到的启动子片段具有良好的启动外源基因gfp转录的功能。同时利用此表达载体标记本实验筛选得到的生防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cereus)菌株B905,获得了GFP标记的工程菌Bacillus cereus B905(gfp-5、gfp-8和gfp-17),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转入GFP表达载体pGFP5和pGFP8后,菌体有明亮的绿色荧光,而转入pGFP17的菌体荧光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5.
植物内生细菌是指能定殖在健康植物组织内, 并与寄主植物建立一定和谐关系的一类微生物。诸多研究结果表明,部分植物内生细菌对植物是有益的,因此,目前对植物内生细菌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A47是本实验室从小麦根部分离的一株内生增产细菌。它可以在小麦的根围和根内定殖,但其定殖机理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从该菌的鞭毛蛋白基因入手,克隆该基因并采用插入突变方法获得突变菌株,再比较突变菌株与野生菌株之间的差异,为明确细菌的定殖因子做一些初步探索。由鞭毛蛋白基因的同源序列设计引物,以蜡样芽孢杆菌A47的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获得了两个鞭毛蛋白基因,分别命名为flaA和flaB;选取  相似文献   
16.
在田间的小麦丛矮病非典型病株申常常分离到北方禾谷花叶病毒(NCMV)及玉米粗缩病毒(MRDV)两种病原物。单独用前者接种,仅表现小麦丛矮症,单独用后者接种,仅表现小麦蓝矮症,即植株矮化、暗绿、分蘖减少,叶坚挺。两者混合侵染时,往往表现两者的混合症状,但以何种病毒占优势而倾向于优势病毒的症状。典型丛矮症植株中电镜检出弹状病毒粒体,40—70×270—400nm尺度与日本报导的稍异。典型丛矮病株中不存在玉米粗缩病毒的粒体。小麦丛矮病毒很可能是北方禾谷花叶病毒的一种地方性株系。  相似文献   
17.
近年国际上已对小麦全蚀病的生物防治进行了很多探索,但尚未用于生产,国外所用生防益菌计有瓶霉(Phialophora radicola var.graminicola 和 P.radicola var.radicola),禾谷全蚀病菌(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gramins)低致病力菌  相似文献   
18.
蜡样芽孢杆菌905(Bacillus cereus 905)是从小麦体内分离获得的一株植物有益内生细菌。为从氧自由基毒性角度分析该细菌在植物体内的定殖机制,本研究利用PCR方法得到了B. cereus 905的CuZn-SOD基因全长(sodC)。该基因由537 bp组成,编码179个氨基酸残基。构建表达载体pET-22b-sodC,转化Escherichia coli BL21(DE3),IPTG诱导表达结果表明:该基因表达出的蛋白表现出SOD功能,化学抑制法验证其为CuZn-SOD。  相似文献   
19.
1980年8月24—29日在山东太安召开了第五次全国小麦全蚀病防治研究协作会。会议对小麦全蚀病的病菌来源、防治策略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分析了农作物根病,特别是小麦全蚀病与土壤微生物、栽培管理等因素的关系。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典型的土传根病,其发生发  相似文献   
20.
1986~1989年连续4年,从北京农业大学植物生态工程研究所提供的120个苎麻增产菌株中选出了3个最优菌株,即1986年的69号,1987年的3号、4号,并于1988~1989年在湖南省南县,汉寿,桑植,大庸,龙山等主要麻区进行了50hm2苎麻增产菌69号示范推广,均表现增产显著.1992年我们把上述3个最优菌株和北京农业大学新提供的Y8,Y112个菌株在汉寿,宁乡,沅江等县、市继续进行试验示范,三季麻试验结果,以Y11和69号增产效果最为显著.同年三麻期,我们还将Y11和69号在沅江市进行了14hm2较大面积示范推广,同样地表现增产显著.经增产菌处理后的苎麻原麻的单纤维支数,经1989年和1992年测试结果,均比对照稍有提高,但未达到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